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
端午節吃粽子是人們為了紀念屈原而形成的壹種端午習俗。相傳在戰國時期,屈原在五月初五那天抱石投江,人們為了不讓魚蝦傷害屈原的身體,就用竹筒裝入糯米投入江中,慢慢的,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變成了吃粽子、賽龍舟的風俗。
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
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壹說字靈均,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是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
屈原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是“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家,被譽為“楚辭之祖”。
屈原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以最著名的篇章《離騷》為代表的《楚辭》與《詩經》中的《國風》並稱為“風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