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寫的關於中秋節的詩
《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唐代:李白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壹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看明月皆如此。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裏。
譯文:青天上的明月是什麽時候升起的?我現在停下酒杯想問壹問。人追攀明月永遠不能做到,月亮行走卻與人緊緊相隨。明月皎潔,如明鏡飛上天空,映照著宮殿。遮蔽月亮的雲霧消散殆盡,幽幽月光盡情揮灑出清冷的光輝。
人們知道這月亮晚上從海上升起,又是否知道它早晨也從這雲間消失?月亮裏白兔搗藥自秋而春,嫦娥孤單地在月宮住著又有誰與她相伴?
現在的人見不到古時的月亮,現在的月卻曾經照耀過古人。古人與今人如流水般只是匆匆過客,***同看到的月亮都是如此。只希望對著酒杯放歌之時,月光能長久地照在金杯裏。
擴展資料:
中秋節起源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中秋壹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壹說它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
後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二是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秋天是收獲的季節。“秋”字的解釋是:“莊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
“中秋”就是秋天中間的意思,農歷的八月是秋季中間的壹個月,十五日又是這個月中間的壹天,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人“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
也有歷史學家研究指出,中秋節起源應為隋末唐軍於大業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軍裴寂以圓月作為構思,成功發明月餅,並廣發軍中作為軍餉,成功解決因大量吸收反隋義軍而衍生之軍糧問題。
中秋節賞月的風俗,最初是古代宮廷文人興起,然後擴散到民間的。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 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中秋節開始成為固定的節日。
《唐書·太宗記》記載就有“八月十五中秋節”。傳說唐玄宗夢遊月宮,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間才開始盛行過中秋節的習俗。
百度百科-中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