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養生知識 - 註意了,這幾種腹瀉,很有可能是癌癥信號,快來看看吧

註意了,這幾種腹瀉,很有可能是癌癥信號,快來看看吧

相信吃壞肚子腹瀉的經歷幾乎每個人都有過。腹瀉時,妳的腹部隱隱作痛,嚴重的還會上吐下瀉,令人非常難受。  如果妳存在長期腹瀉或是腹瀉時伴隨以下癥狀出現,可能就是某些癌癥的信號,壹定要及時就醫,查清病因,接受正確診斷和治療。  大腸癌  便秘、腹瀉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這兩種癥狀也可能是腸癌的信號。  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它的發生多與大腸慢性炎癥、大腸腺瘤、高脂肪低纖維飲食習慣、遺傳和基因等因素相關,大腸癌早期癥狀壹般不明顯,隨著癌腫的發展,患者會逐漸出現腹痛、大便出血、腸梗阻、腹部包塊等癥狀。  排便習慣和大便性狀發生改變,是早期發現直結腸癌的重要指標。  由於腫瘤及其分泌物刺激腸道,會使原本大小便規律的人突然變得大便次數頻繁或明顯減少,便秘和腹瀉的情況交替出現,晨起瀉等,尤其是伴有黏液血便、膿血便、便中帶血呈鮮紅色或果醬色等,或出現原因不明的貧血、消瘦、無力時,更要高度警惕。當出現大腸癌癥狀時,患者務必要及時就醫。  腸癌初期還會有便血的癥狀,而這特別容易與痔瘡混淆,導致很多患者在被確診時已是晚期。結直腸癌初期很容易被誤診為痔瘡,70%以上的結直腸癌患者被誤診為痔瘡。  之所以有很高的誤診率,主要是肛腸腫瘤與痔瘡的臨床表現有諸多相似之處,如便血、大便次數增多等。另外,直腸癌可能壓迫直腸靜脈,使血液回流受阻,從而繼發痔瘡,因此病變更容易被痔瘡的表象所遮掩。  其實,這些都可以避免,不管癥狀有多相似,只要做了肛腸鏡檢查,該做病理的做病理,大部分肛腸腫瘤都能被早發現。  另外,仔細觀察還是有細微差異。比如說出血,如果是痔瘡造成的出血,那麽血與糞便是分開的;如果是腫瘤造成的,通常血與糞便是混合在壹起的。  有些病人還會發現,糞便中混合著黏液,就像濃痰壹樣,這是個危險的信號,可能是腸炎,也可能是癌腫破潰出現感染。  胃癌  胃癌在我國各種惡性腫瘤中居首位,多與幽門螺桿菌感染、遺傳和基因、飲食習慣等因素相關,胃癌早期通常無明顯癥狀,與壹般胃腸炎非常類似,腹瀉伴惡心、反酸,因此很容易被人們忽視。  如果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腹瀉、大便呈黑色,同時伴有食欲不振、體弱乏力,以及惡心、胃部灼熱感、上腹隱痛或脹痛等癥狀時,要考慮腫瘤的可能。  尤其是40歲上的中年人,以及平時患有慢性消化道潰瘍的人更應該註意,及時做胃鏡等排查。  由於胃癌發生在腹部較高的部位,所以通常是以腹瀉癥狀呈現。胃癌引起的腹瀉與壹般的腹瀉有所差別,胃癌引起的腹瀉通常會伴有上腹部脹痛的感覺,且不會出現便秘,此時患者應及時前往醫院接受胃鏡檢查。  肝癌  肝癌壹般會伴有肝硬化出現,容易導致門靜脈高壓或栓塞,引起腸壁水腫、腸道蠕動加快,消化與分泌功能紊亂,進而造成腹瀉。  研究顯示,約有半數的原發性肝癌在確診3個月前會有腹瀉癥狀,而且每次腹瀉次數2-20次不等。  因此,如果肝硬化患者有出現原因不明的腹瀉癥狀出現,壹定要記得及時就醫。  在肝癌病人中, 出現腹瀉為首發癥狀者不乏鮮例。有人曾對3254例肝癌病人統計中發現,以腹瀉為首發癥狀者占5.8% 。  因此,天天腹瀉的患者,萬不可只當作慢性腸炎或吸收不良綜合征等進行治療。應快點到醫院做血清甲胎蛋白(AFP)、B超、CT等必要的檢查,以及早確診。  對於中老年人來說,特別是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如果出現腹部右上方不適、肝區腫大、悶痛並逐漸加重,或食欲不振、逐漸消瘦者,要盡早到醫院接受彩超、肝功能、甲胎蛋白等檢查,查清病因。  胰島細胞瘤  胰島細胞瘤是發生在胰島細胞的腫瘤,常發見於20-50歲之間的人群,胰島細胞瘤常會因有消化性潰瘍病而引起腹瀉,病人壹般會在攝入過量脂肪和膽固醇後出現腹瀉癥狀,同時還會有惡心、乏力、消瘦等癥狀出現。  由於胰腺的位置往往被胃和橫結腸遮擋,普通檢查不容易發現胰腺的病變,胰腺癌的早期診斷率也很低。部分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的患者由於胰腺功能失調,會導致慢性腹瀉。  因此,如果出現原因不明的上腹不適,同時出現反復腹瀉、脂肪瀉、消化不良、腰背部疼痛、非膽結石等引起的黃疸、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等癥狀時,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檢查。尤其是有長期吸煙史、慢性胰腺炎、胰腺癌家族史等的高危人群。  腹瀉拉肚子是很常見的小毛病,但如果伴隨著上述癥狀的話,千萬不要掉以輕心,揪出隱藏在身體的疾病危險因素,及時診斷病因所在,爭取早日治療好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