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原子核結構棗糕模型的科學家是
湯姆孫(J.J.Thomson)。
棗糕模型是湯姆孫(J.J.Thomson)1898年提出的關於原子結構的壹種假設,因此也叫湯姆孫模型。
認為原子是球體,帶正電的物質均勻地分布於球體內,帶負電的電子壹顆壹顆地鑲嵌在球內各處的壹個個同心環上,第壹個環上可放5個電子,第二個環上可放10個,……原子中正負電荷總量相等。
該模型雖然在後來被盧瑟福的核原子模型所替代,但它是建立原子結構模型的開端。
擴展資料:
湯姆孫的論文發表於哲學雜誌的1904年3月刊,那時候最權威的英國科學期刊。湯姆孫闡明:
原子處於最低能態時,電子在平衡位置不動。當原子被激發到高能態時,電子在平衡位置上作簡諧振動,並發射電磁輻射。
湯姆孫模型在解釋元素的周期性方面取得了壹定的成功,也能定性地解釋原子的光輻射,例如,對於氫原子,根據湯姆孫原子模型,可有壹個遠紫外頻率的光輻射,但不能解釋實驗觀測到的大量不同頻率的氫原子光譜。
雖然湯姆孫模型被1911年原子對α粒子散射的系列實驗否定了,但是,“同心環”和“環上只能安置有限個電子”的思想還是可貴的。
百度百科——湯姆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