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的結構和功能分區_人腦結構和功能詳解(2)
小腦位於大腦半球後面,覆蓋腦橋和延髓,橫跨中腦和延髓之間。它是從早期胚胎的菱形腦分化出來的,是大腦六個組成部分中僅次於腦的第二大結構。
外形
中間狹窄的部分稱為小腦蚓部,兩側腫脹的部分稱為小腦半球,小腦下方的小腦蚓部兩側突出的部分稱為小腦扁桃體。
內部結構
1,皮質
2.髓質(髓質):頂核、中間核(系留核、球狀核)和齒狀核。
小腦腦葉切除術
1.根據形態結構和演化可分為:絮狀結節葉(原小腦或古小腦)、小腦前葉(舊小腦)和小腦後葉(新小腦)。
2.按功能可分為前庭小腦(古小腦或古小腦)、脊髓小腦(舊小腦)和小腦(新小腦)。
小腦的纖維聯系和功能
1,前庭-小腦:調節肌張力,維持身體平衡。
2、脊髓小腦:控制肌張力和協調性。
3.小腦:影響運動的啟動、計劃和協調,包括決定運動的力度、方向和範圍。
腦幹
腦幹是大腦的壹部分,位於大腦下方,腦幹的延髓與脊髓相連。不規則柱狀。腦幹由延髓、腦橋和中腦組成。
與第3 ~ 12對腦神經相連。腦幹中的白質由腦幹各部分發出的上行和下行傳導束和神經纖維組成。是大腦、小腦、脊髓相互溝通的重要途徑。腦幹中的灰質分散成大小不壹的灰質塊,稱為。神經核?。神經核與接受外周傳入沖動和傳出沖動支配器官活動和上行、下行傳導束的傳導有關。此外,在延髓和腦橋中還有調節心血管運動、呼吸、吞咽、嘔吐等重要生理活動的反射中樞。如果這些中樞受損,會對心跳和血壓造成嚴重障礙,甚至危及生命。
延髓的尾端在枕骨大孔處與脊髓相連,中腦的頭端與間腦相連。延髓和腦橋位於顱底的斜坡上。
腦幹的功能主要是維持個體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體溫、睡眠等重要的生理功能,都與腦幹的功能有關。
通過脊髓傳入大腦的神經沖動是以交叉方式進入的:來自脊髓右側的沖動先傳到腦幹左側,再送到大腦;從脊髓左側來的,送到腦幹右側,再送到大腦。
腦幹結構
腦幹包括以下四個重要結構:
1.髓質髓質生活在大腦的最下部,與脊髓相連;它的主要功能是控制呼吸、心跳和消化。
2.腦橋腦橋位於中腦和延髓之間。腦橋的白質神經纖維通向小腦皮質,小腦皮質可以將神經沖動從小腦的壹個半球傳遞到另壹個半球,從而協調身體兩側的肌肉活動。
3.中腦中腦位於腦橋上方,正好是整個大腦的中點。中腦是視覺和聽覺的反射中樞,瞳孔、眼球、肌肉等壹切活動都由中腦控制。
4.網狀系統網狀系統位於腦幹中央,是由許多錯綜復雜的神經元組成的網狀結構。網狀系統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覺醒、註意力、睡眠等不同層次的意識。
延髓
延髓生活在大腦的最下部,與脊髓相連。它的主要功能是控制呼吸、心跳和消化。
延髓通過枕骨大孔向下連接脊髓。隨著大腦各部分的發育,胚胎期的神經管在大腦各部分形成連續的腦室系統。
延髓是心血管系統的基本中樞,延髓以上的腦幹、小腦和腦中都有與心血管活動有關的神經元。
結構
延髓來自於腦泡中的終腦,是腦幹的最低部分。上界平面的背側是橫過第四腦室底的髓紋,腹側是腦橋橫纖維的最低處。下限是1對脊神經的脊髓上方的平面。延髓腹側中線兩側有長長的凸起稱為錐體,由大腦下行的錐體束組成。延髓和腦橋後部形成第四腦室底,其頂面為小腦。
延髓下部的結構與脊髓非常相似,但上部則截然不同。延髓沒有明顯的分節。延髓內有許多神經核團,可分為三類:ⅸ、ⅹ、ⅺ,大腦的感覺和運動核團,如孤束核、迷走神經背核、疑神經核和舌下神經核,三叉神經脊束核也向下延伸到此處;其次是上下傳導通路上的壹些中繼核,如薄束核、楔束核;另壹類是分布在網狀結構中的細胞核,如巨細胞網狀核、外側網狀核、腹側網狀核等。
脊髓
脊髓是中樞神經系統的壹部分,位於由椎骨組成的椎管內,長圓柱形,全長41-45 cm。上端與腦內延髓相連,下端呈圓椎狀,最後到達第壹腰椎下緣(新生兒與第三腰椎平)。臨床上通常在第3-4或第4-5腰椎之間進行腰椎穿刺或腰麻,因為在此處穿刺不會損傷脊髓。
許多成對的神經(稱為脊神經)分布於全身的皮膚、肌肉和內臟器官。脊髓是外周神經和大腦之間的通路。也是許多簡單反射活動的低級中樞。
灰質
神經細胞體集中在大腦和脊髓的地方叫灰質。灰質中具有相同功能的神經細胞體的集合統稱為神經核。
在脊髓中,灰質內部,白質包圍在灰質外部。
大腦半球覆蓋著灰質,叫做大腦皮層,它的深側是白質,叫做髓質。
小腦灰質在外部,白質在內部。
灰質被稱為皮層。
脊髓灰質按其形態可分為前角、後角、正中角和側角。前角是向腹側突出的厚而短的灰色部分;後角是向後側延伸的細長部分。前角和後角之間的灰質被神經纖維穿透,形成網狀結構。
白質
1.在中央部分,由神經元的軸突或長樹突組成。它不含細胞體,只有神經纖維。白質中有各種不同功能的神經束。
脊髓白質在灰質的外圍,分為前索和側索三部分。有上升束、下降束、本征束和各種傳導束。神經通路以縱行神經纖維為主,多為有髓神經纖維和少量無髓神經纖維,神經纖維間有膠質細胞。
2.小腦灰質在外部,白質在內部。在脊髓中,灰質內部,白質包圍在灰質外部。
詳細解釋大腦的結構和功能
第壹步:了解大腦的組成部分。
在妳開始之前,先了解大腦積木。圖1是小鼠大腦中的復雜結構圖。德國圖賓根大學神經生物學家貝恩?Deckner和他的合作者用電子顯微鏡拍攝了神經元細胞的蜘蛛網結構。這些線是由蛋白質組成的,當神經元相互發送信號時,這些線會延伸和收縮。
圖1顯示了小鼠海馬中的神經元。海馬突起是大腦的重要組成部分,負責記憶功能。在這個重要的結構上,人類的大腦和老鼠的大腦是壹樣的。
第二步:明確區分。
在圖1中,神經元的長臂向外延伸,幾乎接觸到其他神經元。這些神經元的臂間距很近,只有20納米,所以妳拼湊大腦的時候壹定要穩。
細胞之間交叉的是突觸,突觸中含有神經遞質分子,負責來回傳遞信息。圖2顯示,小鼠小腦中的運動神經元(綠色部分)正在與紅色部分的神經元進行通信,每個神經元都有壹個突觸。倫敦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研究神經元如何傳遞信息時拍攝了這張照片。
第三步:把他們聯系起來。
現在,這就更復雜了,因為妳必須把這些線拼湊起來,如圖3所示,這涉及到數十億個復雜的腦細胞。圖3是小鼠小腦的神經元網絡圖。亮白斑是小腦的浦肯野細胞,屬於壹種可以協調復雜運動的神經元細胞,細胞的樹突形成外羽狀邊緣。細胞的樹突形成羽毛狀外緣,聚集在中間的軸突深入小腦傳遞信息。
第四步:構建血管。
為了將血液輸送到大腦,妳需要安裝各種直徑和長度的血管。圖4是活體小鼠大腦皮層的毛細血管圖,表面的大血管首先起源於大腦深處,然後分支出許多毛細血管。為了獲得這壹圖像,研究人員將熒光糖分子註入小鼠的血液中,使這裏充滿血液的血管呈現白色。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使用這項技術來測量血管直徑和跟蹤血流。他們發現血流量隨著局部神經元的需求而變化。
第五步:構建膠質細胞。
妳已經連接了所有的神經元,下壹步就是構建神經膠質細胞。大腦中神經膠質細胞的數量是神經元細胞的10倍,而科學家也是近十年才意識到這些細胞的重要性。特別是壹種叫做星形膠質細胞的神經細胞,分布在整個神經系統中,負責供應神經元所需的營養物質。星形膠質細胞也可以通過鈣離子形成自己的遠距離通訊網絡。像神經元壹樣,它們可以接收和釋放神經遞質。與其他哺乳動物相比,人類大腦皮層中的星形膠質細胞數量更大、更復雜,壹些研究人員認為這可以解釋人類為什麽聰明。
第六步:將神經元放回原位。
圖6是妳把所有神經元正確放置到位後,大腦的外觀圖像。這裏視覺皮層下的不同細胞呈現出明亮的粉紅色、黃色和藍色,這取決於它們大腦中的深度(這些顏色是人工的)。但是請不要局限於這種結構。在不斷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大腦是不斷變化的。這是壹個奇妙而適應性強的器官。大腦不斷改造自己,儲存新的記憶,掌握新的經驗。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在觀察活老鼠的活動時拍攝了這張照片。他們每隔幾天觀察壹次,發現這些圖像是不斷變化的,從而獲得了神經元細胞的第壹手信息。
第七步:添加新的單元格。
壹旦妳制造的大腦開始工作,妳必須給它添加新的神經細胞。因為舊的神經細胞不能滿足活動的需要,所以大腦會不斷創造新的神經細胞,即使到了成年。齒狀回(參與空間記憶的區域)和嗅球(與學習有關的重要大腦區域)是產生新神經細胞最活躍的兩個地方。圖7是小鼠嗅球腦區的圖像,綠色部分是成年小鼠新生長的神經細胞。如果沒有新的神經細胞補充,大腦的功能就會減弱。日本京都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老鼠在破壞了新生的神經細胞後,會失去壹些記憶,比如在實驗中無法走出迷宮。
猜妳喜歡:
1.大腦的基本知識大腦的結構
2.揭開大腦的秘密,讓左腦和右腦的功能得到充分發揮。
3.怎樣才能訓練大腦的記憶力?
4.開發青少年智力的方法
5.關於兩種大腦發育
6.鍛煉大腦的習慣
7.促進大腦發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