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是逝者的節日,為什麽要活著慶祝?
清明節齊
清明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壹。按照陽歷,每年的4月4日到6日之間。古人非常重視這個節氣。作為壹個節氣,清明在我國大部分地區。樹枯的冬天過去了,天氣晴朗,花長,柳綠粉,故稱清明。首先,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密切相關。壹句農業諺語說,“清明節前後,點瓜種豆”,“清明節與谷雨息息相關,春耕不必延浸種”。清明壹到,氣溫回升,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播種的好季節。“清明”二字引自《三歷》宋陳梁元《歲時廣記》:“清明,謂事清凈。”春天真的來了。清明節前後,經常是細雨蒙蒙,寒風凜冽。這個時候,風吹雨打都是人喜歡的。所謂“衣濕杏花雨,吹臉不冷。”農村特別重視清明雨,有句老話叫“清明前後壹場雨,勝過壹個讀書人的成功”。把清明雨看得如此重要,表明農民是多麽渴望春雨。
其次,清明也是祭祖掃墓的日子。唐代詩人杜牧有詩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問當地人哪裏買酒省心?牧童指著杏花村。”寫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和寒食節的由來
清明既是節氣,也是節日。清明流行於周代,自古以來人們就在清明節留下了許多習俗。寒食節是。古詩說,“清明前禁火”。清明節前禁火的習俗始於春秋戰國時期。為了讓她的兒子繼承王位,的妃子密謀殺害王子,申生被迫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天譴而流亡國外。在流亡期間,重耳遭受了屈辱。本來和他壹起出去的朝臣,大部分都是陸續出去的。只有幾個忠心耿耿的人壹直跟著他。其中壹個叫介子推。有壹次,重耳餓昏了過去。為了救重耳,介子推從自己的腿上割下壹塊肉,用火烤熟了,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到中國,成為君主,也就是春秋時期著名的五霸之壹的晉文公。
相傳晉文公上臺後,大大賞賜了與他同甘共苦的朝臣,介子推除外。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辯護。晉文公突然想起往事,感到內疚,立即派人要求介子推帶朝廷受賞為官。然而,幾趟下來,介子推不動了。晉文公不得不去討好。然而,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手的房子時,他看到門是關著的。介子推不願見他,早已背著母親躲在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讓他的禦林軍去搜綿山,但是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把火燒山放了,三面放火,留下壹面,火燒起來介子自己就出來了。晉文公下令提升火燒山。沒想到,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撲滅後,介子終究沒有被推出來。上山壹看,母子倆抱著壹棵燒焦的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看著介子推的屍體,哭了壹會兒。然後把屍體埋了,發現介子推的後背被壹個柳樹洞堵住了,好像有東西。抽出來壹看,原來是壹件裙子,上面有壹首血詩:
我希望妳的主人永遠是清楚的。
與其陪妳當勸諫者,不如當個鬼不見。
如果妳的主人心裏有我,記得我經常自省。
我酒泉問心無愧,勤政清廉。
晉文公把帶血的書藏在袖子裏。然後介子推和他的母親被埋在燒焦的柳樹下。為了紀念介休,晉文公下令將綿山改為“介休山”,並在山上修建祠堂,將火燒山獲釋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告訴全國每年這壹天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只吃冷食。臨走時,他砍了壹段燒焦的柳樹,在宮裏做了壹雙木屐。他天天看著它,嘆息道:“真可惜。”“第壹步”是古代人的下屬在上級或同級之間互相尊重的稱呼,據說就是由此而來。
第二年,晉文公帶領他的大臣們穿著便衣去遠足,以表達敬意和哀悼。走到墳前,我看到死去的老柳樹復活了,有成千上萬的綠枝,在風中起舞。晉文公看著復活的老柳樹,仿佛看到了介子推。他畢恭畢敬地走到他面前,慈愛地捏了壹根樹枝,編了壹個圈,戴在頭上。祭祀結束後,晉文公將復活的老柳樹命名為“清明柳”,並將這壹天命名為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經常隨身帶著壹本血書作為紀念,鞭策自己掌權。他勤政清廉,努力把國家治理好。
晉國人民從此得以安居樂業,對彌足珍貴的介子推十分懷念。在他去世的那天,禁止燃放煙花來紀念他。也是用面粉和棗泥捏成燕子的形狀,用柳樹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個東西叫“推燕子”(也叫中介的推)。從此,寒食和清明成為全國人民的盛大節日。每當有冷食,人們都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人們只吃事先準備好的冷食,如棗糕、麥糕等。南方多是綠球和糯米糖藕。每到清明節,人們就把柳條圍成壹個圈,把柳條枝放在屋前屋後,以示懷念。
事實上,寒食節的習俗至少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李周》壹書記載了晚春禁火的情況。
寒食節的解推傳說和端午節的屈原傳說是壹樣的,表現了華夏子孫尊敬祖先的民族心態。
插柳的習俗
據說插柳的習俗也是為了紀念農耕始祖神農教百姓耕種莊稼。在壹些地方,人們把柳枝放在屋檐下預報天氣。有句古話叫“柳枝青青,細雨霏霏;柳暗花明又壹村的說法。黃巢時期規定“清明為期,劉岱為號”。起義失敗後,戴柳的習俗逐漸被淘汰,只盛行插柳。柳樹的生命力很強,俗話說:“有心栽花,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在土裏就活,插在哪兒就活在哪兒,年復壹年地插下去,到處都變得陰沈沈的。
清明節還有壹種說法:原來中國人把清明節、七月三十日、十月初壹作為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求援的時候。為了防止鬼魂的騷擾和迫害,人們放上柳樹,戴上柳樹。柳樹在人們心目中有辟邪的作用。受佛教影響,人們認為柳樹能驅鬼,並稱之為“鬼樹”。觀音用柳枝蘸水幫助眾生。北魏的賈思勰在《齊·姚敏書》中說:“拿壹根柳枝,放在房子上,百鬼不入屋。”清明節是壹個鬼節。柳條發芽之際,人們自然插柳穿柳辟邪。
漢族有“折柳送別”的習俗:灞橋在長安東,渡水為橋,漢族送客至此橋,折柳送別。李白有句話:“年年柳落,零陵傷身。”古時長安灞橋兩側,堤長十裏,壹步壹柳。許多從長安東走的人來到這裏送別親人,折柳枝送別親人,因為“柳”與“留”諧音,以示挽留之意。這種風俗起源於《詩經·瀟雅·蔡威》中說:“昔我不在,柳依依。”送壹株柳樹作為臨別禮物,表達如膠似漆、不忍分離、依依不舍的感情。柳樹是春天的象征。春日搖曳的楊柳,總給人壹種欣欣向榮的感覺。《折柳送別》蘊含著“春常在”的祝願。古人把楊柳鋸掉,互送,也是表示親人如柳枝離故鄉。我希望他們到了壹個新的地方,能夠很快生根發芽,仿佛柳枝可以到處生長。是對朋友的美好祝願。古人的詩詞裏也有很多關於折柳送人的提法。唐代權德輿的詩:“贈我新知”,宋代的詩:“路那邊沒有綠柳,不要愁”,明代郭的詩:“老了送人,城邊柳盡折。”清代陳維崧詞:“留幾個邊關?要打折。”人們看到柳樹不僅會感到悲傷,聽到《折柳》這首歌也會觸動心情。李白《春夜洛杉磯聞笛》:“每個人都經不起故鄉的思念。”其實柳可以有很多象征意義,古人賦予了柳各種感情,所以借柳寄感情也在情理之中。
清明前幾天?有幾個版本。據南朝梁宗谷《荊楚紀年》記載,至日入冬後105天稱為寒食節,恰好是清明節的前兩天。唐代元稹詩中說“第壹次吃冷食是160”。他認為清明節的前壹天是寒食節,清明節和冬天的至日本身有壹天的區別。因為寒食和清明的日子差不多,而古人寒食的活動往往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沒有嚴格的區分。
清明節前後有許多傳統習俗和活動。如寒食生火、清明節掃墓、徒步、打馬球、放風箏、蕩秋千、鬥雞、拔河。這些活動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演變而改變。壹些習俗被取消了,而另壹些仍然被保留下來,並被賦予了新的內容。
清明掃墓
清明節掃墓歷史悠久,盛行於唐代。《夢梁璐》記載:古時候,在清明節這壹天,“官員、學者都到郊外去保墳。”祭祖、掃墓、掃墓是對祖先的尊重和孝敬。據《舊唐書》記載:“寒食去墓,禮去無字,是近代之俗。為士家上墳是應該的,應該編成五禮,永遠是套路。”為什麽要清明掃墓?這大概是因為冬去春來,植物發芽了。人們想到先人的墳墓,狐貍兔子是不是穿洞,會不會因為雨季而坍塌,要親自去看看。壹方面給墳墓加土除草;同時供奉祭品,燒些紙錢,或者在樹枝上掛紙條,舉行簡單的祭祀儀式,以示對逝者的緬懷。有壹首唐詩描述了當時的情景?“南北丘墓田多,清明互掃;紙灰飛白蝶,淚染紅杜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