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由來和意義是什麽?
清明節的起源
1.清明節的起源始於古代皇帝和將軍的“墓祭”儀式。後來,在這壹天,人們也這樣做,祭祖,掃墓。這壹習俗代代相傳,成為中華民族的固定習俗。起初,寒食節和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唐朝來的時候,把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
2.“清明節”的名字也來源於中國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節。105立冬後的至日是清明節天氣。清明節氣持續15天。作為節氣,清明在春分之後。此時,冬天已過,春天生機勃勃,天氣晴朗,田野明凈,處處洋溢著大自然的生機。用“清明”這個詞來稱呼這個時期是恰當的。
3.105立冬後的至日被稱為寒食。過去禁火、禁冷食,所以也叫“寒食節”、“禁煙節”。民間傳說,寒食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綿山燒介子推,晉文公下令禁止生火。介子推來自山西,所以冷食的習俗最早流行於山西。在過去,冷食會引起火災。第二天,宮殿裏舉行了打洞生火的儀式。人們也用柳條互相乞求生火。
清明節故事。
據傳說,春秋時期,晉朝的兒子重耳為了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放途中,他在壹個荒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站不起來了。找了半天,也沒找到吃的。大家都急得不得了的時候,我把大臣推到壹個僻靜的地方,從大腿上割下壹塊肉,煮了壹碗肉湯給公子喝。重耳逐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被介子推著腿割掉時,他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成為君主,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他即位後,文公壹開始獎勵了陪伴他流放的功臣,卻忘了介子推。很多人抱怨介子推,勸他佩服。然而介子最看不上那些爭功的人。他收拾行囊,悄悄去綿山隱居。
晉文公聽了,羞愧難當,親自帶人去問介休,但介休已經離家去綿山了。綿山山高且險,樹木茂密。很難找到兩個人。有人提供了壹個方案,從三面燒綿山,逼壹個介子推出去。大火燒遍綿山,卻不見介子推的蹤影。大火被撲滅後,人們發現介子推背著他的老母親已經坐在壹棵老柳樹下死去了。晉文公哭著說。下葬時,我在壹個樹洞裏發現了壹本血書,上面寫著:“願我的主人永遠清明。”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壹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晉文公帶領大臣爬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生。他把老柳樹命名為“清明柳”,並告訴世人,寒食節的後壹天被定為清明節。
清明節的假期安排
清明節是在仲春和春末之交,也就是至日入冬後106天。掃墓活動壹般在清明節(早上清明,晚上寒食)的前10天或後10天進行。在壹些地方,人們的掃墓活動會持續壹個月。官員回鄉掃墓,有時會耽誤了職責。唐玄宗頒布法令解決節假日問題。起初規定寒食節放假四天:開元二十四年(736),二月二十壹日,寒食節和清明四天為假期。(《唐·姚輝》卷82)據大歷十二年(777年)聖旨,唐代衙門照常放假五天:即日起寒食清明,放假五天。貞元六年(790),假期增至七天。這樣,官員們就可以心平氣和地祭奠墳墓了。可見,寒食節在唐代已經成為壹個非常盛大的全國性節日。唐代王冷然的《寒食》說:春前寒食,不如秋後蠟。即寒食節的重要性超過重陽節和歲末臘月節。宋代的寒食節也有七天假期。北宋龐《文昌雜誌》卷壹記載,七十歲祭祖假期六日,元日、寒食、冬至日七日。南宋陳《歲時年譜》卷十五引用宋魯元明《歲時雜記》說:清明節前二日為寒食節,前後三日,休七日。民間禁火104天,稱為私房寒食,也叫大寒食。北方人都是先用這壹天來祭掃,有壹種說法是月無絕人之路,壹月有寒食。
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在清明節將4月5日定為國定假日。2007年2月7日,國務院第198次常務會議通過了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的決定,其中規定: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2008年,清明節正式成為法定假日,放假壹天。2009年改為三天。2014清明節假期為4月5日至4月7日。
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豐富有趣。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慢跑、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壹系列習俗和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冷食冷餐對人的傷害,我們都參加壹些體育活動來鍛煉身體。所以,這個節日是壹個有特色的節日,既有悲傷的淚水去掃墓,也有踏青的歡笑。
首先,掃墓
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祖掃墓的節日。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大多數漢族人和壹些少數民族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習俗,掃墓時,人們要帶著食物、酒、水果、紙錢等物品到墓地,給親人的墳墓獻上食物,然後將紙錢焚燒,為墳墓培植新土,折幾根綠樹枝插在墳前,然後磕頭拜拜,最後吃喝完畢,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詩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問當地人哪裏買酒省心?牧童指著杏花村。”寫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第二,去郊遊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根據陽歷,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蔥蘢的季節,也是人們春遊(古稱踏青)的好時節,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開展壹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
三、吃青丸子(清明節)
清明時節,江南壹帶總有壹種特別的美食——清明鍋,還有叫清團、耙子、艾草餃子、艾草餅等地方。清明鍋是用艾草做的,用糯米粉或米粉揉制,內襯白糖、豆沙、肉餡、菜餡。味道有甜有鹹,軟軟糯糯。
第四,鬥雞
鬥雞在明清時期曾壹度流行,是古代達官貴人和地主的貴族遊戲。早在春秋時期的《左傳》中就有記載。但清朝中期以後,鬥雞慢慢銷聲匿跡了。
五,放風箏
風箏也被稱為“紙風箏”和“風箏”。放風箏是清明節最受歡迎的活動。風箏是壹種用竹條等骨架粘貼紙或絲,拉壹根系在上面的長線,在風的作用下放入天空的飛行器,屬於只用空氣動力的壹種飛行器。在清明節期間,人們不僅在白天穿上它,晚上也穿上它。晚上在風箏下或穩風拉線上掛壹串彩色小燈籠,像閃爍的星星,稱為“神燈”。以前有人把風箏放在藍天上,然後剪斷線,讓微風把它們送到天涯海角。據說這樣可以消除疾病和災難,給自己帶來好運。
清明節詩
1,清明暮春,我看北方丘陵。調情壹把火開出新的火焰,桐花做舊枝。——《清明》2。那Nao Nao呢!這座橋能脫離危險嗎?遠山楓葉外蒼,破屋孤麥旁。春風又來了,新建築都不見了。梨花為寒食,入節才愁。——宋·楊萬裏《寒食墓上》
3.耕者招愛舟,春草青青萬頃田;試試去午門看郡國郭,清明有新煙。——張湯·嵇《魯門正事》
4、無花無酒太清,味蕭瑟似野僧。昨天從鄰居家討論新火種,到清明節的早些時候,在窗前照明,坐下來學習。——王松玉橋《清明》
5.試去午門見郡國郭,清明有新煙。——《魯門正傳》
6.鐘鼓響離太陽遠,趕車人推銷夜行衣。廚房成了新火,楊柳黑漆漆,結了霜。透過鏡子看法華,用杯子談論家鄉。每次感受到孩子的眼淚,今天都會摸摸衣服。——唐·戴樹倫《清明送鄧瑞次子回家》
7、滿身血淚塵,亂後歸家也可悲。在風雨中,梨花落了,寒食節也過了,清明節,有幾戶人家會掃墓會被後人祭拜。——高銘《齊送回沙上省墓》
8、風景煙花清明日,城與城之間唱哭。何不隨東洛水,其家葬北邙山。中橋無車馬,渡舟不閑。葬墓人山人海,遼東悵然見鶴飛歸。——唐居易《清明上河圖,去老君閣看洛杉磯,作為給韓道士的禮物》
9、滿城風壹層紗,孤峰青山不見家。期待百年當土,人間孤月映梨花。——《清明》
10,淡淡的紅色沾著雨水,只為疲憊迷離。——《清明節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