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歲錢的來歷
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壹歲。壓歲錢有很好的寓意,通常認為保佑平安。
壓歲錢,又名壓祟錢。壓歲錢是漢族的傳統年俗,壹般在新年倒計時由長輩將錢裝在紅包內給晚輩。
傳說很早以前,有種叫“祟”的小妖怪,除夕深夜出來,喜歡用手摸睡得正香的孩子頭,孩子往往被嚇得哭起來。到了第二日,不是頭疼發高熱,就是變成呆子,弄得民間有孩子的人家不敢睡覺,燈點到日亮,叫做“守祟”。
有戶人家夫婦倆,五十多歲才生了壹個寶貝兒子,八仙路過此地,算到這家孩子有難。八仙於是變成八枚銅錢,守在孩子身邊。孩子入睡後,夫婦倆用紅紙把銅錢壹包,放在孩子枕頭旁邊,並吹滅燈上了床。
半夜,“祟”出來,剛伸手去摸孩子的頭,枕頭邊就發出壹道道閃閃金光,嚇得“祟”慌忙逃命而去。次日老夫妻把用紅紙包銅錢的事,告訴了左鄰右舍。以後家家效仿,逐漸就演變為“壓歲錢”。
壓歲錢的寓意
傳統的年俗給壓歲錢是希望能鎮惡驅邪。因為古時候的人們認為孩子最容易受到鬼祟的侵襲,所以要用壓歲錢來幫助壓祟,“歲”與“祟”諧音,希望得到壓歲錢的孩子能平平安安的度過壹年。
自從壓歲錢變成了真正的貨幣之後,壓歲錢的意義也發生了改變。壓歲錢“避邪去魔”的功能逐漸結束,而其新擔負的“壹本萬利”、“財源茂盛”、“步步高升”等“勵誌”作用應運而生。
壓歲錢有兩種,壹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另壹種也是最為常見的,即由長輩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
到了近代則演變為紅紙包壹百文銅錢賜給晚輩,寓意“長命百歲”。對已成年的晚輩紅紙包裏則放壹枚銀元,寓意“壹本萬利”。貨幣改為紙幣後,長輩們喜歡到銀行兌換票面號碼相連的新鈔票給孩子,祝願孩子“連連高升”。
壓歲錢應該給多少
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人給的壓歲錢也逐漸提高了,也有的長輩由於過於溺愛晚輩,也會將壓歲錢提高,甚至有人將壓歲錢當作人情,認為給太少則拿不出手,因此會準備大的'壓歲錢紅包。
其實,壓歲錢給多少應該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以及地方的經濟狀況,壹般來說,給親戚朋友的孩子的話,幾十元到壹百元左右都可以了。但有的家庭經濟水平較高,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範圍來給。
壓歲錢代表的應該是壹種美好的祝福,而現在祝福和感恩的本質已經逐漸淡化,不應該讓孩子以拿到“更多壓歲錢”來作為目標,而應該讓他們學會理財、認識壓歲錢的美好寓意。
關於壓歲錢的傳說
1、壓歲錢傳說壹
傳說古時候每到年三十的時候就有野獸趁著大人睡覺的時候把家裏的孩子叼走吃了,所以很多地方都有年三十晚上不睡覺的習俗,但是有壹次壹個母親把壹枚銅錢裝 在紅色的袋子裏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結果發現野獸就不敢靠近孩子了,所以從此以後每到年三十大人都會給孩子或者晚輩壓歲錢。那個“歲”據說就是野獸的名稱——紅包的由來。
2、壓歲錢傳說二
另有壹說源於古代“壓驚”。說是太古時有壹種兇獸叫“年”,隔365日後之夜,就要出來傷害人畜、莊稼。孩子子害怕,大人則以燃炮竹驅趕“年”,用食品安 慰孩子,即為“壓驚”。年久日深,便演變為以貨幣代食物,至宋便有“壓驚錢”。據史載,王韶子南下,因被壞人背走,於途中驚呼,才被皇車所救,宋神宗即賜了他“壓驚金犀錢”。以後才發展為“壓歲錢”。
習俗意義
壓歲錢,年節習俗之壹,是由長輩派發給晚輩的,年晚飯後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壹歲。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過年給壓歲錢,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和晚輩對長輩的尊敬,是壹項整合家庭倫理關系的民俗活動。壓歲錢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驅鬼,保佑平安。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鎮惡驅邪,因為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
“壓歲錢”的感情成分、感恩意識和祝福意識逐漸淡化,很多人將壓歲錢的多寡當做壹種相互攀比的工具。不是對孩子的深情祝福,而是不良的物質教化和銅臭熏染,這應該及時糾正的。
隨著紅包越來越厚,壓歲錢已成了不少家庭的負擔。壓歲錢更多的是壹種祝福,包含著特殊的心意,應回歸壓歲錢的本質。很多孩子也將“拿到更多壓歲錢”當做重要目標,沒有感恩和感謝意識。
壓歲錢有兩種,壹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壹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 圖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