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體發炎是什麽引起的
病因
病原體通過飛沫、直接接觸等途徑傳入,平時隱藏在扁桃體小窩內,當人體因勞累、受涼或其他原因而致抵抗力減弱時,病原體迅速繁殖而引起發病。炎癥自小窩開始,再遍及整個扁桃體。急性炎癥時,扁桃體實質內充血,有多形核白細胞浸潤,在黏膜表面,可見黃白色斑點。扁桃體明顯腫脹,並可形成多數小膿腫。小窩內由纖維素、脫落上皮和膿細胞等組成的膿性滲出物向小窩口排出,故在扁桃體小窩口可見膿點。慢性炎癥的病理改變明顯,淋巴細胞、網狀細胞增生活躍,扁桃體肥大。小窩黏膜上皮增厚、表面角化過度或形成小潰瘍。角化物、炎性滲出物、脫落上皮細胞、白細胞、細菌等混合形成幹酪樣物的栓子,塞於小窩口。長期炎癥可致扁桃體內小血管閉塞,淋巴組織變性,逐漸為結締組織代替,此後扁桃體日益縮小,最後導致扁桃體纖維化。小窩口因瘢痕而狹窄,其內容物難以排除,常成為病竈。
2臨床表現
癥狀輕重不壹。由病毒引起者,局部及全身癥狀皆較輕,扁桃體充血,表面無滲出物。由細菌所致者癥狀較重,起病較急,可有惡寒及高熱,體溫可達39~40℃。幼兒可因高熱而抽搐。咽痛明顯,吞咽時尤重,甚至可放射到耳部。病程約7天左右。
扁桃體炎可以分為急性扁桃體炎、慢性扁桃體炎,急性扁桃體炎又可分為急性卡他性扁桃體炎和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扁桃體炎的典型癥狀也分為:
1.急性卡他性扁桃體炎
病變較輕,炎癥僅限於表面黏膜,隱窩內及扁桃體實質無明顯炎癥改變。可有咽痛,低熱,疲勞,食欲欠佳等,局部表現咽痛,見扁桃體及舌腭弓、咽腭弓充血、水腫,扁桃體不明顯腫大,表面無明顯滲出物。
2.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
炎癥從扁桃體隱窩開始,很快進入扁桃體實質,因此扁桃體明顯腫大,隱窩內充滿脫落上皮、膿細胞、細菌等滲出物,嚴重時化膿。發病很急,全身癥狀重,發熱,畏寒,食欲不振,體溫可升至38℃~40℃,局部表現咽痛明顯,甚至飲食、語言困難,咽痛可向耳部放射,有時感到轉頭不便,下頜角淋巴結腫大。幼兒高熱可引起嘔吐,抽搐,昏睡。
3.慢性扁桃體炎
局部多無明顯自覺癥狀,時有咽幹、異物感、發癢等,常有急性發作史。兒童扁桃體過度肥大可影響呼吸和吞咽。若腺樣體也大時,則致鼻堵、打鼾。因小窩內細菌及毒素吸收,可致頭痛、乏力及低熱等。
3檢查
可行血常規檢查和尿液檢查。
4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和相關檢查,不難得出診斷。
5並發癥
不僅由於炎癥蔓延可引起鄰近器官的感染,如中耳炎,鼻竇炎,喉、氣管、支氣管炎等,更重要的是為人體常見的感染病竈之壹,與急性腎炎、風濕性關節炎、風濕熱、心臟病、長期低熱等疾患關系密切。如何診斷為病竈扁桃體炎,尚缺乏特異性檢查方法。
6治療
1.藥物治療
(1)急性扁桃體炎 有傳染性,應適當隔離。因本病多為鏈球菌感染,身應用抗菌素及磺胺類藥物,療效較好。抗生素首選青黴素,青黴素過敏者可選用紅黴素、林可黴素等。高熱頭痛及全身酸痛者可選用阿司匹林等解熱鎮痛劑。經2—3日治療後如病情無好轉,則應考慮是否病毒或其他細菌感染,改用抗病毒藥、敏感抗生京或磺胺類藥物,可酌情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如潑尼松、地塞米松等。此外,應註意休息、通大便、多飲水、冷流食,並給適量退熱止痛藥、漱口藥水等,多數患者可在1周左右恢復。
(2)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 用朵貝爾氏液含漱。兩側下頜角部位熱敷或超短波透熱理療有消炎作用。
(3)慢性扁桃體炎 可采用中藥治療。
2.手術治療
慢性扁桃體炎無肯定有效的保守療法,但中藥、扁桃體局部用藥、冷凍、理療等皆有人試用。也可進行扁桃體切除術。過去,為防止扁桃體病竈引起嚴重並發病,扁桃體切除術甚為普遍。近年由於認識到扁桃體具有免疫功能,對切除扁桃體是否有益發生爭議。故手術已較前有所減少。對手術適應證、手術效果及切除扁桃體是否會影響機體免疫功能等也存在不同見解。據近年研究,扁桃體參與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可以產生合成各種免疫球蛋白的B淋巴細胞。
有人認為切除扁桃體可以影響局部免疫功能,但對全身免疫功能無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