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炒酒”到“不炒鞋”,資本猖狂的下壹站會是股市嗎?
自2065438+2007年提出“房住不炒”總政策以來,樓市調控政策此起彼伏,瘋狂的樓市終於被強行打壓。然而,在打壓樓市的同時,廣義貨幣的發行並沒有退潮。從2015到2018,廣義貨幣m 2余額從123萬億增加到183萬億,年均發行15萬億。
洶湧澎湃的水時代,按下葫蘆起來了,房價不漲,資金開始記起屋外的事。今年以來,從茅臺酒到運動鞋,資本炒作的對象不斷突破人們的想象。從當年的普洱茶、大蒜、生姜、長租公寓,到今天的茅臺、球鞋、蘋果,甚至豬肉,只要有資本介入,似乎就沒有什麽不能炒作的。對於資本來說,妳在爭論什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妳有東西可以炒。
上周,新上任的茅臺董事長在中秋節首次表態:“茅臺酒是用來喝的,不是用來炒的,請不要做黃牛,不要非法倒賣茅臺酒”,相當於直接把茅臺的炒作搬到了臺面上。
2016年底,53度天妃茅臺指導價才800元1瓶。2017提價後,指導零售價在201499元,而實際銷售價格超過1900元。今年以來,茅臺酒價格再次上漲。市場價從年初的1.900元漲到今天的2500元,部分地區漲到3000元壹瓶。
有黃牛表示:今年年初投資1萬元囤積天妃茅臺。半年時間,即使壹瓶漲了300元,他們也能賺654.38+0.6萬元,年化收益率超過30%。他還說現在不是出貨的時候,存放壹兩年也很正常。所以妳可以核實壹下,現在市面上出貨量最多的天妃茅臺,是2017年生產的。今年生產的天妃茅臺仍在庫存中,因此很難在消費者端看到它。
首先是經銷商。目前經銷商以每瓶969元的出廠價從貴州茅臺拿貨,再以更高的價格賣給終端渠道。這個過程是壹個無風險的套利遊戲。如果加價壹倍,經銷商只要賣出壹半的貨就可以回到原價,可以保證經銷商在囤貨的基礎上穩定盈利不虧損。無非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在經銷商之外的體現,也牽扯了大量的投機者。他們壹般在淡季買幾十箱,然後在節假日或者旺季賣。短線操作壹波,幾個月就能賺幾十萬,收益率輕松超過20%。這些炒家很多都是零售商,拿貨不容易。有零售商表示,經銷商可以壹次性囤上千萬的貨,零售商實力不夠,只是小打小鬧。
除了投機者,近年來,熱錢也開始進入茅臺酒炒作行業。據資深業內人士估計,至少有20億元的熱錢進入了茅臺的流通體系。
相比經銷商、投機者、遊資,黃牛更有意思,他們把茅臺炒到了新的高度。黃牛用各種方法突破茅臺的限購。套路操作就是借親戚朋友、七大姑八大姨的身份證和銀行卡多買茅臺。當然,還有更牛的“騷操作”,那就是“飛去買茅臺”。去年茅臺酒廠規定,遵義茅臺機場入境旅客可以買兩瓶茅臺酒,如果是往返旅客,可以再買壹箱。壹個旅客回程可以買8瓶茅臺,然後在市場上轉賣。八瓶酒能賺近萬元。結果那時候很多黃牛給貴州本地人免費機票,周邊城市壹日遊全包,黃牛還是有賺的。
說完“不炒酒”,我們再來看“不炒鞋”。
那麽,怎麽炒鞋呢?
在大家的認知範圍內,壹雙籃球鞋會賣壹兩千元,現在網上可以賣到幾萬、幾十萬甚至幾十萬元。
前幾天網上有個段子:70後希望80後接手股市,結果80後去炒房了;80後希望90後接手房子,結果90後去炒幣了;90後希望00後接手空氣幣,00後去炸鞋。俗話說: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炒鞋本來是小圈子的東西,後來在資本的推動下,變成了大眾遊戲。炒鞋和炒股壹樣。炒家有鞋廠、鞋帽、店家、黃牛、買家組成的交易鏈條,甚至出現了炒鞋的壹級市場和二級市場。
在證券市場中,壹級市場又稱發行市場,是資金需求者首次向公眾出售證券時形成的市場,二級市場又稱流通市場,是對已發行的證券進行買賣、轉讓和流通的市場。
對應運動鞋市場,壹級市場是品牌直接銷售給買家的市場,比如品牌直營店;二級市場是賣方和持有人之間的交易平臺。這個二級市場在業內被稱為“鞋經紀”、“鞋交所”,功能類似於經紀平臺。有壹個炒鞋平臺甚至還出分時圖、k線圖、耐克指數、阿迪指數等指標,也算是壹個新境界。
所以從整個交易過程來看,品牌其實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甚至有做策劃者的嫌疑。
開始的時候,炒作先吸引專業炒家進場,更多的遊資和大資金伺機聯手大戶營造氛圍,最後吸引散戶高位收貨。這些用於房地產投機和股票交易的技巧被原封不動地搬到了鞋子投機市場。
從炒茅臺到炒鞋,資本的嗜血本性呼之欲出。最後應該由誰來買單?壹定是最後的消費者,當然還有無知的想發財卻高位接盤的投機者。
那麽,接下來越來越猖狂的資本會重返股市嗎?答案只能交給時間。
最後,萬偉金融想說的是:壹方面,貨幣潮的泛濫滋生了投機之風;另壹方面,賺快錢的夢想吞噬了來之不易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