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浪費是不可避免的。
隨著學期的臨近,學校食堂的工作人員也陸續回到了工作崗位。從壹開始壹次四五個人吃飯,突然增加到四十多人。
食堂提供的食物量大大增加了。可能是不習慣人數突然增加,雖然事先做了壹些措施建立了用餐小組,會統計每次用餐的人數來決定食物的供應。
但是,第壹頓飯很尷尬。我的兩個同事因為中午有事,午飯遲到了20分鐘。結果,沒有食物和大米。甚至那些比他們早來的人也吃不飽。本來可以吃兩個饅頭的,只拿了壹個。即便如此,他們最終還是陷入了沒有食物可吃的境地。
有了這次飯局的經驗教訓,食堂增加了正餐的食物供應,結果卻多了很多。因為天氣熱,就算疼也只能倒掉,造成浪費。
在接下來的幾天裏,浪費了壹頓飯,這是不可避免的,盡管我們盡力控制它。
經過幾天的觀察,我得出結論,這樣的浪費是不可避免的。原因如下:
第壹,總量不可控,會上下波動。
以用餐人數為例。每個人每餐吃的量都不壹樣。胃口好的時候多吃,胃口不好的時候少吃甚至不吃;菜開胃就多吃,不開胃就少吃;心情好的時候多吃點,心情不好的時候少吃點,這是人之常情。
第二,用餐人數的不確定性
雖然有餐飲集團統計用餐人數,但只能控制,大概無法準確把握。
有的人報了號就報了,但是因為其他原因,吃飯吃不下飯。有的人還會帶朋友和夥伴來吃飯(尤其是這次,因為疫情,外面的餐廳都關門了,還有很多次)。
第三,供給只能超過需求。
供給只能大於需求才是最關鍵的壹點,必然導致浪費。
因為保證大家有飯吃,吃飽是食堂工作的基本原則。食客可以容忍壹兩次不吃飯,但次數太多肯定會產生矛盾,甚至影響同事之間的關系。
每個人都可以在不浪費的情況下制作自己的CD。而且食堂不能剛好,不能多,不能少。那麽只能有多有少,唯壹能做的就是盡量控制。
壹個家庭幾個人不浪費都難,何況開學後幾十人甚至上千人。
同理,在收割壹粒米,把它變成大米的過程中,又浪費了多少。
采收、曬幹、加工、運輸等等,哪怕是在飯桌上,都會被浪費掉。
明知道是浪費真的很無奈,只能說是自然損失率!誰知道中國的糧食和谷物都是硬的。做自己該做的,減少自己的浪費,應該還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