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九指什麽節日,送羊肉有什麽寓意
伏九指的是冬至這壹節氣,送羊肉是冬至習俗,寓意好彩頭,生活如意。
冬至壹到,便進入數九寒天。中國民間將冬至叫做交九或數九,即從冬至開始,每9天分為壹個“九”,***分9個“九”,數到81天時便“九盡桃花開”。因此冬至就稱為“伏九”。
中國傳統文化中,九為極數,乃最大、最多、最長久的概念。九個九即八十壹更是“最大不過”之數。古代中國人民認為過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壹日,春天便會到來。
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壹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贊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習俗。
人們紛紛在冬至這壹天,吃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壹個好兆頭。現山東滕州壹帶,這天被稱作伏九,節前會給長輩送諸如羊肉等禮品,伏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湯,對個人對長輩對家庭都為圖個好兆頭。
擴展資料:
不同的地區在冬至時節會有不同的習俗。
冬至節,民間還習慣贈鞋,其源甚古主要體現在孩童身上,希望孩子們健康成長。過去主要是手工刺繡。送給男孩子的禮物,帽子多做成虎形、狗形、鞋上刺繡的也是猛獸。送給女孩子的禮物,帽子多做成鳳形,鞋上刺繡多為花鳥。
在我國北方許多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相傳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時看到受凍的百姓,便用羊肉和壹些驅寒藥材以及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壹種叫“驅寒嬌耳湯”的藥物,施舍給百姓吃。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形成了習俗。
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有“亞歲”之稱,“亞歲”即僅亞於“過年”。冬至又被稱為“小年”,是說年關將近,余日不多也。據現有文獻記載,從漢代以來,都要舉行慶賀儀式,高峰時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聽政,民間歇市三天,其熱鬧程度在我國部分地區不亞於過年。
百度百科——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