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中醫養生 - 胃炎、胃下垂胃下垂、胃炎

胃炎、胃下垂胃下垂、胃炎

胃下垂是指站立時,胃的下緣達盆腔,胃小彎弧線最低點降至髂脊連線以下,稱為胃下垂。本病的發生多是由於膈肌懸吊力不足,肝胃、膈胃韌帶功能減退而松弛,腹內壓下降及腹肌松弛等因素,加上體形或體質等因素,使胃呈極底低張的魚勾狀,即為胃下垂所見的無張力型胃。輕度下垂者壹般無癥狀,下垂明顯者有上腹不適,飽脹,飯後明顯,伴惡心、噯氣、厭食、便秘等,有時腹部有深部隱痛感,常於餐後,站立及勞累後加重。長期胃下垂者常有消瘦、乏力、站立性昏厥、低血壓、心悸、失眠、頭痛等癥狀。

目前西醫采取對癥治療: 上腹不適、隱痛、消化不良等可參照慢性胃炎治療。 腹脹、胃排空緩慢者,可供給嗎丁啉19mg,每日3次,或胃復安5-10mg,每天3次。 合並便秘者首選莫沙必利片,每次1片,每天3次。嚴重時必要時放置胃托。

本病從臨床表現大部分病歷屬於“氣虛”、“氣陷”的範疇,即脾氣虛損,中氣不足,導致清氣不升,臟腑下垂。吾早年就采用溫中健脾益氣的方法治療過數十例胃下垂的患者,療效頗滿意。

但是,整體審查,辯證求因,審因論治是治療疾病的根本指導原則,臨床上不僅僅表現為脾虛氣陷型,還可以表現為虛實夾飲型:腕腹墜脹不適,喜噯氣,水走腸間,瀝瀝有聲,嘔吐清水探險,大便喜溏,舌淡苔薄,脈象沈細小滑。還可以表現為肝胃不和型:兩脅脹滿,噯氣,呃逆憑作,嘈雜泛酸,苔薄膩,脈弦。日久,則久病入絡,耗傷胃陰,表現為為陰不足和胃絡瘀滯;胃陰不足者面色潮紅,唇紅而幹,胃脘脹滿灼熱,口中甘苦喜飲,舌紅少津,脈細數,胃絡瘀阻者胃脘痞滿而又刺痛,消瘦乏力,面色黧黑,肌膚甲錯,舌質暗紅有瘀點,脈象細澀。

另外,我們常配合針灸治療,療效更佳,我們常選用胃脘、內關、足三裏、脾俞、;除此外還采用穴位封閉療法;

極少數無效患者建議其行外科治療。

點擊這裏查看我的門診時間

點擊這裏查看我的門診時間

(金小晶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壹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南京中醫院金小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