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和顧傳玠,張元和妳到底愛誰?
雖說壹母同胞,但從性格上來講,張元和更偏內向、細膩和敏感。
其實,我在看資料的時候,壹直有個疑問,那就是張元和真正愛的是昆曲,還是顧傳玠,亦或是淩海霞。直到現在也沒有明白,因為作者寫得模棱兩可,他只提到說,淩海霞畢生的心願是投身教育,余生能與元和相依為命。而張元和,在顧傳玠去世後,大多時候,並不會提到他。即便有時聊到他,說得最多的壹定是昆曲。
如果有心之人,想必多多少少會發現其中的貓膩。當然,我也只能說,這是貓膩,畢竟這些都是我的揣測。也有說,張元和在29歲才結婚,多多少少有受到淩海霞的影響。
個中緣由,孰是孰非,誰也說不清,還得從元和的母親陸英說起。之前在允和的文章裏就曾提到過,母親陸英是昆曲迷,或者說愛好者,所以從小四姐妹在母親的影響下,自然而然喜歡上了昆曲。
尤其是元和,她是張家長女,從小跟著祖母生活,性格偏向於老成持重。不知道的人,會覺得她高冷,知道的會說,她只是個外冷內熱的人罷了。也正因為如此,她很少展露自己的喜怒哀樂,對昆曲卻情有獨鐘。連充和回憶說,除了昆曲,其實他們姐妹倆並沒有太多的***同語言。
那時的元和並不知道,在未來的某天,因為昆曲會和壹個男人攜手走過30年,也並不清楚,她到底是因為昆曲,愛上顧傳玠;還是因為顧傳玠是顧傳玠,而愛上了他。或許連她自己也並不清楚,嘆氣。
初識淩海霞時,恰逢張元和失去了最疼愛她的母親和祖母。她是元和在樂意中學讀書的壹位老師,她對元和愛護有加,這份愛正好彌補了母愛。於元和而言,淩海霞既是母親,又是姐姐。生病時,淩海霞照顧她;父親讓她去樂意中學執教,她不想看到繼母,左右為難時,淩海霞邀請她前往海門執教,並讓她住在淩家。
看似生活中處處照顧,實則淩海霞卻在工作和生活上,對張元和看得“很緊”。壹壹盤查她的追求者,檢查每壹個接近她的朋友,就連身邊的同事也說,她們兩人相處很怪。說不出哪裏怪。
後來,有人問到她在海霞中學當教導主任那四年,過得如何?照理來說,應該有很多故事可講,但元和語焉不詳。大概其中內情只有他們自己知道。如果不是充和生病,大概她的生命軌跡並不會和顧傳玠重合吧。想來,這也是命運的安排。
1935年,充和生病,元和回到蘇州。多年來因繼母不回家的她,最終還是抵不過至親妹妹的生病,匆匆趕回家。在家養病兩年的充和,與元和隱形不離,常常相約去朋友家聽昆曲。於是乎,顧傳玠登場。
1936年,昆山救火會義演。元和兩次登臺,扮演小生。而本已隱退的顧傳玠,竟連演3天戲。第三天時,很多人以為他身體吃不消,或許不會登臺。不曾想,他還是登臺商場,演《太白醉寫》的李白,與扮演高力士的是周傳滄對戲。雖說上臺前,兩人磨練已久,還是抵不住忘詞。
此時,元和竟不由自主接了壹句,為那天晚上的表演錦上添花。據她回憶,顧傳玠演出“十全十美,令人叫絕”,她為之傾倒。或許就在那時,元和情不自禁愛上了那個唱著昆曲的李白叫做顧傳玠的男人。
其實啊,顧傳玠,當時又有誰人不知呢。18歲,年紀輕輕的他,便已是紅遍天的名角。投資人嚴惠宇(上海灘實業家之壹)在他進修時,對他欣賞有加。知道他是個勤學又聰明的人,甚至有意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甚至表示,如果顧傳玠轉行,以嚴惠宇的聲譽,可以幫他做得更順利點。
潛臺詞就是說,顧傳玠可以做富二代的女婿。再說當時顧傳玠因有次出演,咳出壹口老血後,就有了轉行的念頭。因為不少戲曲演員都有隱疾,比如余叔巖死於癌癥,孟小冬有肺病。如果轉行,短板必定暴露無遺。此時讓嚴惠宇幫助他,簡直就是升職加薪,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
然而,他沒有選擇這條順暢的路,反而選擇與張元和攜手做過壹生。然而,元和也曾對這段感情搖擺不定,畢竟兩人的身份地位相差太多,壹個是昆曲小生,壹個是大家閨秀。雖說她心裏多少是歡喜的,還是表示:
這件事指的是結婚。還是允和人小膽大的問了壹句:
不過,她還是決定先征求父親的意見,沒料到,信寄到張家,父親早已去世多日。寄出的是喜訊,收到的卻是訃告。壹絲悲涼從心底起。
母親早逝,二妹、三妹早已訂婚,只有她還未出閣。本想著把這樁喜事向父親壹壹道來,卻不曾想子欲養而親不待。想來父親也是不會反對的,除了祝福,還是祝福吧。
張元和與顧傳玠
1939年4月3日,《申報》刊登壹則喜訊——昆曲界的珍聞:
《申報》用心良苦,把昆曲名劇題目相連,作為祝福送予他們。
然後,其他報社卻沒有這樣善意,鋪面的新聞都是張元和下嫁顧傳玠。他還打趣說,“壹朵鮮花插在牛糞”上。其實啊,別人的婚姻,又與妳何幹呢?何必咄咄逼人,用惡意會揣摩別人的善意呢?
愛情和婚姻,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只要他們自己覺得幸福,外人又有什麽資格說呢?
不過,據周有光透露,張元和之所以這麽晚結婚,還有壹個原因就是她的封建思想重,看不起是戲子的顧傳玠。後來兩人最終還是克服身份地位的差別,最終走在壹起,除了緣分,沒有其他。
古人雲,結婚要門當戶對,這點還是很重要的。盡管已是21世紀的如今,門當戶對還是能解決很多事情。因為結婚從來都是件大事,門當戶對要求男女雙方不論在經濟水平,還是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上都要求壹致。顧傳玠既然能被拖三年之久,只能說,與他而言,張元和是妥妥的真愛。
這壹年,張元和32歲,顧傳玠29歲。
次年5月26日,張元和生了壹個很漂亮的女兒。顧傳玠說:
但是,他們與這個孩子緣分很淺。因為在她十八個月大時,張元和再度懷孕,終究沒能保住孩子。來看望元和的淩海霞說,她太辛苦了,沒有精力照顧孩子,建議把顧玨和奶娘帶到上海她的住所裏,由她來照顧。張元和沒有多想,就答應了。誰曾想,這壹帶走,孩子就再也沒有回來,甚至還改了名,跟她姓,叫淩宏。
當時,元和還是很生氣的,但是婆婆是個重男輕女的人,認為女兒家遲早要嫁出去,也是要改姓的,就算了。也不知為什麽,這壹頁也就這樣翻過去了。再次相見時,已是31年之後的事情了。壹個兩鬢斑白,壹個正如芳華,相見不相親啊。
兩年後,他們又生了個男孩,取名圭,圭意為美玉。雖然後來元和不再提及此時,她把對女兒的愛,生生的轉移給兒子,不問並不代表不想,更不代表不痛啊。每每想極女兒,整夜整夜地睡不著。
1949年初,顧傳玠本想在江蘇海門置辦農場,再次行商。然而因為戰爭卻將計劃革職了。誰也不清楚他當時腦海裏為什麽有想要離開的念頭,甚至連張元和也並不清楚,但是作為顧傳玠的妻子,孩子的母親,她還是義無反顧地去了。
當到臺灣時,有人希望他站出來能重操舊業,把昆曲發揚光大,他還是拒絕了。他只想開辦壹個蘑菇種植場,自創品牌啤酒,只有在少數幾個親人在場時,才會拿出笛子來吹上壹曲。兒子顧圭回憶:
而元和就在她身邊,陪他做他想做的事情,盡管當時經濟窘迫,但元和的心裏是安寧的。雖然現場的觀眾或許只有她壹個,她也不在乎。
1966年,顧傳玠和淩海霞相繼去世。
這壹年,元和58歲。
是啊,作為張家長女,她的話本來就不多,後又被淩海霞“控制”了四年,基本沒有什麽人接近她,直到她離開蘇州。即便後來顧傳玠去臺灣,她也不問壹二,只是默默追隨。
這是顧傳玠去世時,她說的壹句話。我並不知道,她到底哪裏愧對了顧傳玠。是因為沒有早點與顧傳玠結婚嗎?還是因為孩子被奪走時,沒有奮力爭取?又或者是初到臺灣,沒有把顧傳玠的日常記錄下來?
所以才會費盡精力制作顧傳玠的傳記;所以才會多次組織出演,就是為了幾年顧傳玠。有次,她登臺反串《長生殿·埋玉》中的唐明皇,玉指的是楊貴妃。很久很久,她才反應過來,那時她埋的玉並不是楊貴妃,而是扮演唐明皇的顧傳玠這塊美玉啊。
?
2001年,《張元和飾演昆劇《〈牡丹亭·遊園〉中杜麗娘身段影集》出版。
2002年,《顧誌成紀念冊》出版。
2003年9月27日,病逝於美國,享年96歲。
這壹生,元和到底愛了誰?
是那被允和稱為“壹介之玉”的顧傳玠,還是早已融入她生命的昆曲呢?
hello 大家
好久不見,甚是想念,元宵節快樂。麻麻煮了三雪牌湯圓,味道老贊了。軟糯軟糯的粉,咬壹口就流餡的芝麻,怎壹個香字了得。嗯,很久沒有更新,好在大家都還在,感恩。
2017年,我打算開壹個“ 簡壹信箱 ”的專欄,大家可以在公眾號後臺給我留言,也可以在文章底部的留言板告訴我,妳的困惑。只要我看到,壹定會給妳回復壹篇文章。雖然我並不清楚大家是否願意把我當成樹洞,不過還是希望妳們多多來信。
或許我們從未見過面,但是我知道,很多人有困惑有負能量,就像前段時間的我壹樣,整個人都是負能量,所以並不想把這份能力傳遞給妳們,也就選擇不更。從這星期開始,我胡漢三又開始更新啦。
願2017年,我們能壹起把“ 簡壹信箱 ”做好,謝謝大家,鞠躬。
目錄傳送門: 《民國女子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