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應該如何治療?
清除中耳積液,改善中耳通氣引流及病因治療為本病的治療原則。
1. 清除中耳積液,改善中耳通氣引流
(1)鼓膜穿刺抽液:成人用局麻。以針尖斜面較短的7 號針頭,在無菌操作下從鼓膜前下方刺入鼓室,抽吸積液。必要時可重復穿刺,也可於抽液後註入糖皮質激素類藥物。
(2)鼓膜切開術:液體較黏稠,鼓膜穿刺不能吸盡;小兒不合作,局麻下無法做鼓膜穿刺時,應做鼓膜切開術。手術可於局麻(小兒須全麻)下進行。用鼓膜切開術。用鼓膜切開刀在鼓膜前下象限作放射狀或弧形切口,註意勿傷及鼓室內壁黏膜,鼓膜切開後應將鼓室內液體全部吸盡。
(3)鼓室置管術:病情遷延不愈,或反復發作;膠耳;頭部放療後,估計咽鼓管功能短期內難以恢復正常者,發起人應做鼓室置管術,以改善通氣引流,促使咽鼓管恢復功能。通氣管留置時間壹般為6 ~ 8 周,最長可達半年至1 年。咽鼓管功能恢復後取出通氣管,部分患者可自行將通氣管排出於外耳道內。
(4)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暢:可用1% 麻黃堿液或與二丙酸倍氯米松氣霧劑交替滴(噴)鼻,每日3 ~ 4 次。
(5)咽鼓管吹張:可采用捏鼻鼓氣法、波氏球法或導管法。尚可經導管向咽鼓管咽口吹入潑尼松龍,隔日1 次,每次每側1ml,***3 ~ 6 次。
2. 積極治療鼻咽或鼻腔疾病 如腺樣體切除術,鼻中隔矯正術,下鼻甲手術,鼻息肉摘除術等。扁桃腺特別肥大,且與分泌性中耳炎復發有關者,應作扁桃腺摘除術。
3. 抗生素或其他合成抗菌藥 急性期可用如頭孢拉定0.5g,4 次/ 天;氧氟沙星0.1 ~ 0.2g,3 ~ 4 次/ 天;小兒可用氨芐西林50 ~ 150mg/(kg·d),或羥氨芐西林口服,0.15g,3 次/ 天,第3 代頭孢菌素頭孢美特酯0.25 ~ 0.5g/ 次,2 次/ 天,小兒10mg/kg,2 次/ 天,對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等致病菌抗菌作用較強,可用於對其他抗菌藥物不敏感者。
4. 糖皮質激素類藥物 地塞米松或潑尼松等口服,做短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