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黃葉病是什麽原因
小麥黃葉病是由於幹旱缺墑、澆水過多、土壤偏酸、植株缺素、受到凍害等因素所導致。
幹旱缺墑:底墑不足,小麥吸收到的水分無法滿足需求,導致葉片變黃。
澆水過多:出苗後澆水過早,或澆水次數過多,導致麥苗因長期浸水而發黃。
土壤偏酸:當田間土壤偏酸時,小麥會出現根系發黑、吸收水肥的能力下降、植株發黃等癥狀。
壹、小麥黃葉病是什麽原因
1、幹旱缺墑
(1)底墑不足,小麥的根系從土壤中吸收到的水分無法滿足自身所需,導致葉片變黃,嚴重時植株會死亡。
(2)田間表現為植株發黃情況較壹致,分蘗速度慢,新葉短小,根小且細,生長緩慢或停滯。
(3)針對此情況,可搶墑播種,管理上可結合澆水畝施7-8公斤尿素。
2、澆水過多
(1)小麥出苗後澆水過早,或澆水過於頻繁,導致水分滲透過慢,麥苗長期浸泡在水中,此時因受淹而發黃。
(2)土壤長期浸泡在水中形成鹽漬化,不利小麥的正常生長,導致麥苗發黃。
3、土壤偏酸
(1)田間土壤因過量使用化肥而呈現出偏酸性,此時小麥會出現根系發黑、對水肥的吸收能力下降、植株發黃等癥狀。
(2)針對此情況,可畝施生石灰50-70公斤,或草木灰50-100公斤,以中和土壤酸性。
4、小麥缺素
(1)小麥缺少氮、磷、鉀、鈣、鐵、鎂等元素均會導致苗期出現黃葉,尤其是缺氮、缺磷。
(2)缺氮時,植株矮小細弱,分蘗少而弱,幼苗葉片發黃。此時可在返青期畝施尿素5公斤,進入起身拔節期後再畝施尿素12-15公斤。
(3)缺磷時,小麥的次生根和分蘗量減少,葉色暗綠,葉尖發黃,穗小粒少,千粒重下降。此時可畝施二銨10公斤,或過磷酸鈣45-50公斤。
(4)當明確知道小麥缺少哪種元素之後,可通過土施、葉面噴施的方法補充對應元素。
5、受到凍害
(1)持續低溫,光照時間少,小麥苗情整體較弱,受低溫凍害影響表現出黃葉癥狀。
(2)針對此情況,可在寒流來臨前加強管理,噴施葉面肥。
6、密度過大
(1)田間的小麥密度過大,水肥爭奪較激烈,且影響到光合作用,導致苗黃弱苗。
(2)針對此情況需根據當前時節、溫度適量播種。
7、氣候因素
(1)低溫、大風、霜凍等不良天氣造成黃葉。此類情況和天氣變化相關,受害範圍較大,整塊田地表現較為壹致。
(2)癥狀較輕時不用防治,情況嚴重時可追施速效肥料,以促進植株生長。
8、藥害影響
(1)除草劑使用不當,引發藥害,導致小麥發黃。
(2)針對此情況,可噴施調節劑、葉面肥、解毒藥物(或結合灌水增施分蘗肥),以刺激麥苗生長,減輕藥害。
9、稭稈粉碎不徹底
(1)稭稈還田可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但如果還田時稭稈未進行徹底粉碎,且耕層未達到20厘米,則小麥出苗後根系會紮在疏松稭的稈上(根系懸著),難以從土壤中吸收養分,造成麥苗發黃。
(2)針對此情況,可適當澆水,踏實土壤,並增施氮肥,以加快稭稈的腐爛速度,促使幼苗根系充分下紮。
(3)整地時要深耕深翻,將土塊徹底粉碎。每隔3年應深耕1次,深度至少要達到25厘米左右。
10、病蟲害原因
(1)麥蚜、紅蜘蛛、地下害蟲均會導致麥苗發黃。
(2)防治蚜蟲,可噴施5%吡蟲啉1000-1500倍液。
(3)防治紅蜘蛛,可噴施1.8%阿維菌素3000倍液。
(4)防治地下害蟲,可用48%毒死蜱乳油1000-1500倍液(或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淋灌根。
二、小麥黃葉病打藥方法
1、紋枯病、全蝕病、根腐病在發生初期均會表現出黃葉。
2、紋枯病主要危害葉鞘,全蝕病主要危害莖基部和根部,根腐病只發生在根部。這幾種病害均依靠土壤傳播,可用戊唑醇、丙環唑兼治。
3、小麥黃矮病也會表現出黃葉,發病時,病株葉片尖端岀現鮮明的黃色,逐漸向下擴展,呈現與葉脈平行但不受葉脈限制的黃綠相間條紋。
4、防治小麥黃矮病,可在11月上旬用10%吡蟲啉3000倍液(或2.5%氯氟氰菊脂1500倍液)+?天達2116?(糧食專用型)600倍液混合噴霧。
5、早春小麥起身拔節期發生黃矮病的地塊,可用50%菌成粉劑1000倍液+2.5%氯氟氰菊脂1500倍液+?天達2116?600倍液混合噴霧,噴施後可兼治小麥紋枯病、銹病、白粉病、蚜蟲和紅蜘蛛。
6、加強水肥管理,用?天達2116?和?天達裕豐?進行葉面噴霧可明顯提高小麥的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