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泓
專題學習,固然要有“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的學習,也即我們通常說的“接受性學習”。但更為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學會問題解決的策略,而學會問題解決策略的第壹步就是讓學生學會思考和學會提問。 怎樣去幫助學生學會思考,學會提問呢?以李白專題學習為例,我試說如下: 在李白專題學習過程中,為幫助學生學會思考和學會提問,我首先會進行壹般層面的方法指導,如整理出《高中學生要學會質疑提問(之壹)》的指導性文本,用較短時間讓學生學習並作簡單的解說。也會在“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學習階段,即在李白詩歌鑒賞階段,對學生提出鑒賞要求:(壹句壹句詩)寫了什麽?表達了什麽情感?用了哪些修辭方法或表現手法? 這兩種方式,前壹種只是針對全體學生的壹般性的指導。要知道,在專題學習過程中,學生所遇到(提出)的問題是非常個性和個別的,因為不同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不同的問題,同壹個學生在整個漫長的學習過程中的不同階段還會遇到不同的問題。所以我認為,壹般性的指導固然重要,但作用有限,更為重要的是在專題學習過程中,對即時出現的、針對性極強的問題要作具體的個別的指導。至於後壹種對學生提出鑒賞要求的指導,則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之內。 仍以李白專題學習為例,學生在進入詩歌作品解讀和挑戰性閱讀階段,我會在課程設置上加入“延伸閱讀”和“挑戰性閱讀”的文本內容。在閱讀過程中,有的學生會提出自己的壹些思考和疑問,但大多數的學生還是保持沈默(因為閱讀、思考正在進行中)。這個時候教師該怎麽辦?我以為,此時教師可以適時、適當、或主動地跳出來“煽風點火”。 例如,有學生讀《蜀道難》的“挑戰性閱讀”文本之後就問:有人認為李白表達的思想感情是積極的,有的認為則是消極的。積極的有積極的道理,從詩歌本身可以找到證明;消極的有消極的道理,也可以從詩歌當中找到證明。 這時,我的說法是:只認為積極或者只認為消極,會不會流於簡單了呢?人的內心世界本來就是極其復雜、多變的,剛才還是晴空萬裏,壹會就會烏雲密布,對吧?能不能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研究壹下李白的內心世界?於是我建議學生去網上搜索,看看人的情緒、情感變化方面的文章。 再如,學生讀到《蜀道難》《行路難》等篇章及這些篇章的“挑戰性閱讀”文本之後,我會主動地“跳出來”說上兩句:在李白的系列詩歌作品中,有壹個經常出現的“意象”,就是“路”或者“道”(合稱“道路”)。李白的“道”“路”當然不是實指的“道路”,是指“仕途”之路,實現理想抱負之路。不是說唐代是最最開放、開明的朝代嗎?為什麽李白實現理想抱負之路會如此艱難受阻呢? 這樣的教師提問是不要學生急於回答的,可以過上幾日,到下幾次授課再來討論、研究,讓學生有壹個思考、研究的時間。 如,當下壹次授課,學生再次討論這個問題,我繼續提出:唐代真的就是最最開放、開明的朝代嗎?我們為什麽不多查查資料?如果真如李白所說“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的話,那可能就不是時代的問題,是詩人自己的問題了?李白的思想當中確實是“濟蒼生”“安社稷”為主的儒家思想,但道、縱橫、俠等會不會對他的發展有影響呢?“天子呼來不上船”啊!等等。 其實,這裏還涉及到個性張揚和適應社會的問題——只有擁有各種個性的人的社會才是真正的社會。個性需要在社會中張揚,個性也需要在社會中適應。怎樣找到二者之間的“平衡”,是值得學生去思考和探究的。 總之,教師是要對學生“學會思考”“學會提問”進行具體地幫助和指導的,特別是在專題學習開始的時候和每壹個專題學習進行到後半階段,即學生定向、選題之後圍繞著題目自主閱讀、思考——如比較、甄別、擇取、整合、表述等。 語文教師(當然也指壹切學科的教師)可能要時時記住這樣壹句話:“教育不是灌滿壹桶水,而是點燃壹把火。”也正因為是這樣,我的這些專題學習“提問”是沒有結果的,即沒有“正確答案”。有時我也會私下去想——“灌水”和“點火”還真是大不壹樣! 吳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