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中醫養生 - 為什麽過年要吃“憲雞”?

為什麽過年要吃“憲雞”?

春節就在眼前,禽流感再次來襲,僅在2009年的第壹個月,北京、山西、山東和湖南就已經確診四名感染者,其中三名死亡。大家又把矛頭指向雞了,壹些人是畏雞如畏虎。

過年了,雞是不能不吃的,老祖宗把過年吃雞的習慣壹直沿襲下來,以至無雞不成宴,無雞不過年。

除夕要拜祭祖宗先人,三葷三素,雞是首等。我們那地方有個說法:吃雞湯,長壹歲。這多是對孩子們說的。除夕團圓飯,壹盆燉肉,壹只肥雞,壹條魚,這是不能夠丟,也丟不掉的傳統。少了壹樣,這年就過不出滋味了。大人們給小孩盛碗雞湯拌飯,語重心長說:吃吧,吃了就長壹歲了。

“禽流感”來襲,這雞還吃嗎?吃,肯定吃。我想起前兩年某次“禽流感”的當兒,廣東壹個省領導在電視裏吃雞的情景,他說了句:科學吃雞。

這話很有道理。我們的年夜飯之雞湯,那是完全符合科學吃雞的要求的——文火燉上壹個下午,連骨頭都化了,何況禽流感!還有客家人的“鹽局雞”,那也是能夠把各種病毒趕盡殺絕的土法。不過,像“白切雞”之類的,此時先叫停為好。那種連骨頭帶血的吃法,就是沒有禽流感,也值得商榷。

過年要吃雞,科學吃雞,吃放心雞。我們不吃,老祖宗們等著吃哪。

轉播新聞,看了踏實些:

1月20日,衛生部召開人禽流感防控電視電話會議。會上,衛生部部長陳竺表示,目前正值人禽流感高發季節,人禽流感防控工作形勢十分嚴峻。他要求各地衛生部門,要充分認識到禽流感的風險危害,從源頭控制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風險。

這不是主管部門有意在這個當口制造緊張空氣。統計顯示,中國人禽流感病例70%以上的病例發病時間集中在冬春季(11月至3月)。大多數病例在發病前都有直接或間接的病死禽接觸史,或者是發病前去過活禽市場。春節期間恰是中國人接觸家禽較多的時候。大量農民工回到農村,以及節假日畜禽交易頻繁,無疑都增大了疫情發生和傳播的風險。

唯壹值得慶幸的是,經過謹慎調查,主管部門證實,當下的病例之間沒有關聯性,也未發現禽流感病毒與人流感病毒重配的跡象。這和以前的發病情況基本壹致。因此,無根據的恐慌心理是不必要的。不過,主管負責人強調,積極的防控、監測措施必須繼續加強,以防止和應付更為糟糕的局面發生。

此前,世界衛生組織警示說,在動物中控制該病是減少人類感染機會並從而減少大流行型病毒出現的首要辦法,其次才是預防人類接觸該病毒的行為。然而,期待該病毒從禽類中消失的希望未能實現,而且形勢已變得日益令人不安。因此,提醒人們註意自己的行為變得越來越重要,盡管這也是極其困難的。

中國疾控中心專家稱,民眾有必要區分季節性流感和禽流感,從而采取不同的應變措施。季節性流感暴發,是由早已在人類身上流傳的流感病毒亞型所引起。健康的人士患上季節性流感後,通常會於二至七日內自行痊愈。而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及其並發癥的有效方法之壹,建議長者及慢性病患者接種疫苗。

禽流感通常出現在雀鳥身上,家禽及候鳥患上此病的幾率甚高。居民若沒有接觸受感染的活家禽或雀鳥及其糞便,就無須過分擔心會患上禽流感。縱然有人類患上禽流感的個案存在,但目前並無證據顯示病毒能有效傳播,大部分人類患病個案,均由於患者接觸受感染家禽或受汙染對象表面所致。人類患上禽流感後,會出現各種類似流感的癥狀,或會出現腹瀉,並有可能迅速惡化為呼吸功能衰竭、多種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專家表示,要預防人類患上禽流感,應避免接觸活家禽及其糞便,並於觸摸活家禽後徹底洗凈雙手;家禽及蛋類均須煮熟,方可食用。旅遊方面,若須到境外出現家禽暴發禽流感的地區,則應避免接觸當地的活家禽及雀鳥。如出現流感癥狀,應盡快求醫,並告知醫生是否接觸過家禽,或是否到過暴發禽流感的地方。處理雀鳥方面,大眾應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不要接觸野鳥及其排泄物或羽毛。若曾觸摸,應立即以清水及洗手液、濕紙巾(含酒精)或酒精搓手徹底清潔消毒。若發現傷病或死亡的野鳥,應立即告知有關部門,以便安排人員到現場收取作化驗。

目前人感染禽流感的臨床治療還很困難,而且其早期癥狀與普通病毒感染比較類似,因此很多患者在發病早期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專家提醒公眾,對於人禽流感患者來說,早發現、早治療是康復的關鍵。

另據了解,我國自2004年以來已經初步建立人禽流感監測系統。目前,我國擁有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的流感監測網絡,包括63家網絡實驗室,每壹個實驗室具備禽流感病毒檢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