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個有關歌妓的韓劇
黃真伊,對她最初的了解來源於韓劇《黃真伊》。歷史上的黃真伊生卒年不詳(應該活於中宗時期,與大長今同時代),是朝鮮李朝時期的女詩人、名妓,別名真娘,妓名明月,京畿道開城人,原為壹進士之庶女。文獻《松都紀異》有如下記載:“真伊者,松都名娼也。..... 色貌才藝妙絕壹時。歌亦絕唱。人號為仙女。.” 其美色常引得“遠近仕女觀光者坌集。”她雖在娼流,但“性高潔不事芬華。雖官府酒席但加梳洗。而衣裳不為改易。又不喜蕩佚,若市井賤隸雖贈千金而不顧。好與儒士交友。......頗解文字喜觀唐詩”。 她與徐敬德,樸淵瀑布並稱為“松都三絕”。看了電視劇,查了壹些歷史資料,也讀了洪錫中所著的同名小說,總覺得我所看到的黃真伊是壹個即使活在21世紀也決不遜色的女子。
出走從妓
對於真伊入妓籍的時間,我個人更加偏向於歷史資料以及小說中的說法:在她十幾歲的時候因為某些變故才出走從妓的。如果像電視劇中講述的這樣在真伊10歲左右因為天資和對於才藝的喜愛被行首大人有點半哄半騙似的引入了教坊成為童妓的話,並不能很好的解釋為何這麽多同期進入教坊的童妓中只有黃真伊才具有很高的文學素養以至於後來可以師從理學大師徐敬德。雖說身在教坊,有機會接觸詩書禮樂,但與都城的女樂相比,教坊只是壹個由政府登記在冊的地方性妓女機構,能接觸到的儒家典籍肯定有限;而文學素養是需要通過博覽來浸淫和積累的。因為黃真伊的父親是兩班貴族,作為壹個貴族庶女的身份是不是比壹介妓女更有可能接觸到大量的典籍呢?至於她究竟遭遇了如何的變故才決定成為妓女的,是不是僅僅為了壹個少年因為對她的愛慕相思成疾而亡就毅然從妓也很難說。從壹些資料上看很明顯少年只是單相思,而並非像電視劇中所描述的那種兩情相悅的浪漫初戀。我喜歡小說中對於真伊出走從妓的說法,作為兩班貴族的黃真伊;為自己是有著高潔品格的黃進士的女兒而自豪的黃真伊;壹個原本有著高貴身份的黃真伊;壹個與京城承旨兒子有婚約的黃真伊,突然因為某天某人的告密發覺自己原來是父親如禽獸般與壹個婢女壹夜之後的結果;發現自己的生母原來是壹個妓女;發現自己已被人毀了婚約;發現自己已經從雲間跌落徘徊在了地獄的門口。於是她決定把心留給那個為自己相思而死的公子,而自己就踏進那地獄之門,成為惡魔。對於黃真伊從妓的原因本來就是眾說紛紜,但是無論如何我想作為壹個貴族家庭的庶女,她應該很早就能體會到身份階級帶來的不公,也比其他妓女更早的了解到所謂貴族的真面目,這些應該為她日後能夠遊刃有余地行走於兩班之中打下了基礎。
妓女的才藝
百舞行首在壹開始就對童妓們說過這樣的話:“要拋棄想成為賢妻良母的想法,要無視那些什麽至純的感情…具有與學者不遑多讓的學問,才可以叫做妓女。還有在追求美感方面沒有像妓女那麽自由的人,也不用像貧家女那樣斤斤計較,其奢華也不用羨慕宮中的公主和翁主。更重要的是妓女擁有連公主和翁主都沒能擁有的東西,那就是才藝。…妓女的人生在風流中盛開,卑微的身份也可以活出自由的生活”。這是壹段極具煽動性的語言,甚至有點妄自尊大了,不過作為臺詞倒是寫的不錯,而且也容易勾起觀眾的好奇心。其實朝鮮時代的官妓究竟是什麽樣子的,我沒有能找到太多的資料。不過倒是看到很多關於中國古代妓女的文章,朝鮮時代的制度大都從於中國,官妓制度也大抵與中國的相仿,所以我們也可以從中國關於青樓的資料來對朝鮮官妓作個簡單的了解。在孔慶東的《中國青樓文化》壹文中提到“最早發明官妓的是春秋時齊國的宰相管仲。他設置了擁有700名妓女的國家妓院。管仲設立妓院大致有以下作用:壹是通過稅收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二是有利於社會安定,三是吸引大量人才,四是送妓與敵,兵不血刃。管仲的發明很快被其他各國效仿,壹時官妓大興。 漢代以後,家妓興盛起來,到南北朝達到頂峰。家妓的地位處於妾與婢之間。妾是滿足主人肉體之需的,婢是端茶掃地,鋪床疊被的,而家妓的作用是為主人提供藝術服務的。家妓普遍受到嚴格的藝術訓練,實際上代表了當時最高的藝術水平。中國的音樂舞蹈不但是她們發揚光大的,也是她們傳續下來的。秦漢之後,詠妓之作開始出現,但妓女進入文學伊始,被重視的就是“藝”而不是“色”。色是壹個見仁見智的美學概念,青樓女子正能滿足社會上三教九流對色的不同需求。過去衡量壹個人懂不懂得女人,不是看他的“性知識”,而是看他的“色知識”。這是需要很高深的學識和修養的。比性和色再高壹個層次的,是藝術的魅力。妓女們要會歌舞彈奏,琴棋書畫。中國古代的青樓妓女因為自己的高超才智和藝術趣味而獲得了比壹般婦女更深的人生體驗和更高的精神享受,同時也獲得了社會輿論的尊重以至褒揚。這與今天妓女的情況是完全不同的。”
從上面這段資料我們大概可以看出幾點:首先官妓打交道的對象通常都是壹些很有身份地位的達官貴人;其次古代的官妓應該都頗具文學修養以及較高的藝術技能;第三,官妓在古代社會中是有著特殊地位特殊身份的壹群人。這麽壹來再想想百舞開頭的話還真是所言非虛了。黃真伊的姿色與才藝在朝鮮的李朝時期無疑是相當出色的,除了她的詩歌,她還擅長演奏玄琴,舞姿絕代,在朝鮮音樂史、舞蹈史也占有壹席之地。她出色的才藝充分滿足了當時的貴族士大夫對色的需求以及精神體驗,成為她活出自由的保證之壹。
妓女的愛情
電視劇中的黃真伊無疑對於愛情是執著的。因為她死去的愛情她要向那不公的世間報復,於是我們看到壹個桀傲不遜的黃真伊。從她的眼中可以看到壹團火,壹種藐視,壹份傷痛。她跟她師傅百舞是抱著兩種截然不同理念生活的人,她的師傅從壹開始就告訴她妓女是解語花,不可表露喜怒憂思悲恐驚,要掩飾再掩飾;可是真伊的回答是不想掩飾,她問百舞:人不交流怎麽交際?她偏偏就不願意隱藏自己的情感,相信真心的力量。所以她不屑於純粹抄襲來的“青青子矜”,卻獨獨鐘情於有些稚嫩甚至可能有點拙劣但花了心思的文字;她不屑於那身烏紗紅袍,卻感動於維護聲樂的初心。電視劇中所描寫的真伊的初戀大致與歷史上傳說的原型差不多,如水墨畫般的唯美、純色,但卻是已註定了結局的愛情。真伊的第二段感情的對象金正翰在歷史上其實並沒有這個人。金正翰其實是蘇陽谷(1486-1562)和名歌手李士宗的結合體。蘇陽谷是當時高官,做過判書大臣(應該是正二品以上官員了),也出使過北京(1533)。蘇陽谷曾經放話,曰:為色所惑者,非男子也。聞真才色絕世,與朋友約,曰:吾與此姬同宿三十日,即當別離,不復壹毫系念,過此限,若更留壹日,則汝輩以吾為非人。然而壹個月以後蘇陽谷留下了這樣的話:“吾其非人也,為之更留。”而李士宗則與黃真伊相約過六年的同居生活,約定三年在李士宗家,三年在黃真伊家。六年後,男方期待“續約”,但黃真伊選擇漂亮地分手。歷史上的這兩個人成就了壹個電視劇中的金正翰。與金正翰的這段感情自然要比與恩浩的初戀來得成熟很多,對於階級的鴻溝會帶來什麽金正翰比恩浩看的清楚的多,同時他也有隨時準備推倒這堵高墻的覺悟。只是在那個年代對於壹個妓女來說,愛情根本就是壹件奢侈品。正如百舞所說:妓女的朋友是痛苦…
不過電視劇似乎過多的糾纏於黃真伊的愛情,也可能是尺度的問題,電視劇把黃真伊的妓女生涯推到了過於純潔的地步。過猶不及,所以這些對於愛情過多的筆墨反而削弱了對於人物本身那種反抗、顛覆的性格魅力的刻畫。歷史上的黃真伊不可能像電視劇中那樣從來都不為那些高官守廳(守廳:妓女向位高權重的官吏獻身服侍),直到金正翰的出現。說道底我是不相信黃真伊是壹個以守身如玉為崇高理想的女人。肉體就跟她的裝身具(裝身具:用來打扮的首飾)壹樣不過是從事妓女這個職業的壹種工具和手段罷了。小說裏對於作為妓女的真伊為男人守廳有這樣壹段描述:“男人被我牽引到忘我的恍惚境界。…我再帶領男人到更高的懸崖盡頭,登上遙遠的雲彩,我終於放開了手中的韁繩。剎那間,男人嘴裏發出吼叫聲,宛如被惡魔奪走靈魂時發出甜蜜而痛苦的號叫”。她就是想在脫掉男人衣服的時候也脫去那些男人偽善的面具。但是像她這樣有詩心的女子,我想對於愛情她也是渴望過、動情過,至少也有過期待吧。從黃真伊留下的漢詩跟時調來可以窺見壹二,比較著名的有:
詠半月 夢 時調
誰斷昆山玉, 相思相見只憑夢, 截取冬至夜半強,
裁成織女梳, 儂訪歡時歡訪儂, 春風被裏屈幡藏,
牽牛離別後, 願使遙遙他夜夢, 有燈無月朗來兮,
愁擲碧空虛。 壹時同作路中逢。 曲曲鋪舒寸寸長。
其實要說黃真伊的詩能跟李清照相媲美那也是過譽了,至於她的舞姿和琴藝我們也已經不可能再欣賞到。可是比起她的才藝跟詩心我更加欣賞她大膽顛覆,特例獨行的個性。對於選擇什麽樂器電視劇中樂工嚴守問真伊為什麽要改彈玄琴,而不是學了多年的伽耶琴?真伊回答:玄琴是儒生喜歡彈奏的,所以喜歡。伽耶琴發出像小姑娘聲音似的細細的聲音,所以不喜歡。嚴守樂工又問:小姑娘怎麽能不喜歡像自己聲音壹樣的音色呢?真伊再答:我也討厭生為女兒身的我,連自己的性情都不能伸展,被別人左右的就是女兒身吧。而小說中的黃真伊甚至質疑大慈大悲的佛祖,她不明白拒絕把自己神化的佛祖為何又會接受像天神似的供奉?佛祖每日笑呵呵的坐在佛堂之上,似乎世界的壹切都因為自己而變成了極樂,可是這個世界究竟是個什麽樣子?在歷史上流傳的她的小故事中還有她用壹段舞蹈讓面壁30年已經成為生佛的知足禪師破戒。她就是這樣壹個不願被束縛,不墨守陳規,不畏挑戰世俗和傳統的人。她有著文人的氣節和孤傲,但同時也有女人的嫵媚和妖嬈。在我看來連她的遺言也是壹樣的個性十足。病逝時她遺言自己死後不入棺,要做螞蟻、烏鴉、鳶的餌,遺言中說“我生前讓很多男人不知道自愛,因此我死後葬在路邊讓野獸和蟲子吃掉我的屍身,洗刷我的罪惡吧”。關於遺言還有壹說是“我生前喜歡熱鬧,不喜孤寂,因此把我葬在行人多的路邊吧。還有我生平最喜音律,所以我死後入葬時,不要奏哀樂,給我奏風月曲吧。”這就是我所看到的壹個精彩的黃真伊,壹個活在16世紀的21世紀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