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所有器官五臟六腑位置
人的五臟六腑位置圖如下:
中醫學把人體內在的重要臟器分為臟和腑兩大類,有關臟腑的理論稱為“藏象”學說。藏,通“臟”,指藏於內的內臟;象,是征象或形象。這是說,內臟雖存於體內,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變化,都有征象表現在外。所以中醫學的臟腑學說,是通過觀察人體外部征象來研究內臟活動規律及其相互關系的學說。
臟和腑是根據內臟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以區分的。臟,包括肝、心、脾、肺、腎五個器官(五臟),主要指胸腹腔中內部組織充實的壹些器官,它們的***同功能是貯藏精氣。精氣是指能充養臟腑、維持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
腑,包括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個器官(六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內壹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們具有消化食物,吸收營養、排泄糟粕的功能。除此之外,還有“奇恒之腑”,指的是在五臟六腑之外,生理功能方面不同於壹般腑的壹類器官,包括腦、髓、骨、脈、女子胞等。
應當指出的是,中醫學裏的臟腑,除了指解剖的實質臟器官,更重要的是對人體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的概括。因此雖然與現代醫學裏的臟器名稱大多相同,但其概念、功能卻不完全壹致,所以不能把兩者等同起來。
擴展資料
五臟的生理特點及臨床意義
中醫學以生理功能特點的不同作為區分臟與腑的主要依據。五臟***同的生理特點是化生和貯藏精氣,如《素問·五藏別論》說:“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
簡明扼要地概括了五臟的生理特點,所謂“滿而不實”、“實而不滿”,是強調五臟的精氣宜保持充滿,但必須流通布散而不應呆滯;唐·王冰註雲:“精氣為滿,水谷為實。五臟但藏精氣,故滿而不實;六腑則不藏精氣,但受水谷,故實而不能滿也。”
五臟的生理特點,對臨床辨證論治有重要指導意義。壹般說來,病理上“臟病多虛”,治療上“五臟宜補”。
百度百科-五臟
百度百科-五臟六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