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中醫養生 - 朋友們,我的說話聲音很好聽,唱歌聲音很難聽,這是為什麽,為什麽,為什麽咧

朋友們,我的說話聲音很好聽,唱歌聲音很難聽,這是為什麽,為什麽,為什麽咧

那就是五音不全, 唱歌好聽是可以練出來的 ,經常唱,可以下個酷我音樂盒在家多練習,找適合自己歌曲練習。唱歌好不好聽主要是對歌曲的熟悉程度。 唱歌技巧

歌曲的演繹是需要很多方面表現的。

第壹當然是聲音。這是壹個很專業的學問,包括氣息、用嗓、口腔***鳴、吐詞方式等。以後的文章中,我會把我知道的盡可能的與大家交流。

第二是情感。這需要歌手對詞、對旋律的感悟要強,很多朋友演唱時把全部的重點都放在了聲音的部分,而忽視情感,這絕不會唱好壹首歌。過分註重聲音的原因,是因為歌手的實力有限,演唱過程中老想著到哪裏要註意氣息了、哪裏要註意換氣了、快到高音的時候要準備了等,這都是無可避免的。所以,如果唱歌要做到“聲情並茂”,練功相當重要。當妳練聲成熟的時候,演唱時的註意力才會到情感上來。有句話說得好,歌不是用嘴唱的,而是用心唱的。如果發聲練到氣息貫通、爐火純青的地步,演唱就更隨心所欲的註入情感,演繹歌曲的感染力會更強。

第三是感受。這裏再次強調,音樂的感受是天生的,妳有多少就是多少,後天彌補的音樂感受很少很少。流行歌曲需要流行歌曲的感受,民歌需要民歌的感受,比如妳要閻維文唱“壹無所有”,我敢保證會笑翻壹幫人!歌手的感受不同,演唱歌曲的處理方式也不同,有的處理得很平淡,有的處理得扣人心弦。這些處理都是很微妙的,比如壹個小小的換氣、壹個強調的重音、壹個不換氣的長拖音或者壹個驟然的收尾……這些就只能意會了。

第四是節奏感和音準。妳見過壹個3歲多的小孩聽到壹個旋律就能敲打出加花的節奏嗎?妳見過壹個3歲多的小孩現場演唱,爸爸給他手風琴伴奏,隨時改變音調,他進唱的音調都是準確的嗎?妳見過壹個8歲的小孩在沒聽到任何聲音的情況下,要他隨時哼出“降E”、“升C”等任何音調的“1”的發音,哼完後在鍵盤上按下核對完全準確的嗎?這就是天分,演唱歌曲需要這樣的基礎,雖然不要他們那樣出眾,但壹定不能弱。

第五是素質。這就是業余歌手和專業歌手的區別。其實光在聲音、情感、感受、節奏、音準這些方面比較,業余歌手有很多不比專業歌手差。差距就在素質。妳知道自己唱歌時的形體和表情嗎?妳可能有個模糊的形象,就是妳投入演唱時自己想象自己的模樣,而這個形象很可能是妳唱的這首歌的原唱的形象。但這些都是妳的想象,自己想象的形象幾乎是完美的。妳知道大家看到是什麽嗎?妳用攝像機拍攝過自己的壹次正式演唱嗎?其實當妳上臺的第壹個眼神或者第壹句話,就能知道妳是業余還是專業。這裏說的素質還包括對樂理的了解、樂器的了解、對音樂史以及對音樂常識的了解等,當然也有很多專業歌手也不全面,但我個人認為,如果要做專業歌手,就應該貫徹這些,要對得起“專業”這個詞。

理解歌詞

在學壹首新歌之前,有幾次妳是先把詞從頭到尾在心裏讀壹遍的?又有幾次揣摩過撰詞者的心思和他表達的意境?壹首歌曲,無論是先有詞還是先有曲,雙方作者都是認真揣摩對方(詞作者或曲作者)要表達的意境和思想,如果到了妳這裏,妳居然完全不理會他們的用心良苦,就這麽憑著自己的感覺唱,我覺得不妥。有些個性歌手喜歡按照自己的理解這樣表達自我,這種方式不是不好(而且我也喜歡這樣),但我會先把作者的意圖先搞明白再發揮。再說不是每首歌曲都適合妳任意發揮的,有些詞曲妳找不到更合適的表達,比如國歌。

在妳深刻理解歌曲以後,妳的情感處理方面壹定會好很多,如果妳的感悟能力強,妳會情不自禁的把某個音唱重,某壹個音輕輕帶過,壹個激情的長音會拖得很飽滿……

話和唱歌,除了旋律、節奏、氣息,還有其它區別嗎?有,那就是吐詞的方式。請妳隨意的用妳說話的方式讀出“讓我壹次愛個夠”,然後投入的把它唱出來……會發現唱的時候嘴型是向兩邊打開的,而且要誇張壹些。如果妳覺得差不多,就是妳的吐詞有問題。所以唱歌要比說話嘴型要誇張,這樣吐詞才會更清晰、氣息更通暢、更宜於表達情感。

演唱國語歌,還是標準的好。比如“Z、C、S”和“an、ang”和“L、N”的區別是很容易搞混的。港臺歌星有時會把個別字故意唱得不卷舌或卷舌,要不就是自己的舌頭打不過來、要不就是他們覺得那樣不好聽,或者他們根本就不知道這個發音。當我們翻唱他們的這些歌曲時,我沒有明確的主張,為了模仿,不糾正也行。但如果是要唱自己的風格或比賽,那就要改正了。

關於粵語歌,勸妳們還是學好再唱,要不很容易搞笑的。就像我以前唱粵語歌壹樣,自認為標準,現在才知道有差距。粵語中也有類似與國語中的“Z、C、S”和“an、ang”的微妙區別,不認真學是學不好的。

氣息

說道這個話題,就有些茫然,因為這是最不好用言語表達的東西。我在唱歌之前,練美聲兩年,給我的感悟很深,氣息基礎對我的幫助很大。壹般沒有學過聲樂的人發聲很平,就用平常說話的位置(嗓子)發音,我們叫它聲音發“白”,沒有色彩、沒有過濾。以下我就表述壹下美聲練聲的方法。

聲音應該以小腹為根源,想象聲音透過後脊梁,到腦後,到口腔後根,整個聲音應是豎立的,靠後的。請找壹找這樣的感覺:妳大口咬壹口蘋果,露出上牙齒,在壹口咬下去的同時,發出“嗯”的聲音,感覺聲音在口腔後部和鼻腔上部的位置,這就是美聲發聲的壹個***鳴點。接下來把氣息下沈,小腹膨脹,稍在小腹用力壹頂,在剛才的位置發聲,男聲喉結壓下,女聲多註重聲音在腦後靠上的位置,妳會發現聲音比以前要大多了。經常靠墻練習有助於發聲,因為靠墻可以接觸妳的後脊梁,讓妳更容易找到感覺,並且胸腔的***鳴能和墻產生***振,讓妳更容易找到胸腔***鳴的感覺。先從“米~媽”的練習開始,逐步升高,有助於練習高音氣息;再從高往低練習,這樣反復,總有壹天妳會找到感覺的。美聲講究“通透”,經常想象自己的聲音是豎立的,而不是扁平的;另外還講究的是“***鳴”,聲音通過胸腔或胸腔以上的***鳴後,會很圓潤、飽滿。要體會***鳴,妳可以這樣做:閉上嘴巴,發出“嗯”的音,稍帶點深情的感覺,“嗯”的長壹點,會感覺頭和胸前在震動,如果氣息好,這種***鳴會給妳的聲音添色不少。仔細聽聽壹些高大的美國人講話,就會知道什麽叫胸腔***鳴了(外國人的胸腔結構更容易產生***鳴)。

另外我還要提到的是肺活量,歌手演唱需要較大的肺活量,比如壹些很長、不換氣的某句旋律,可不要唱完以後面紅耳赤、只喘粗氣。肺活量要經常鍛煉身體才能保持。還有就是掌握壹定的技巧可以彌補壹些肺活量不足的現象。首先就要練氣息,好的發聲方法它能很好的控制聲音通過嗓門的流量,比如唱到“……不怕妳背叛我……”這壹句時,氣息不穩的歌手可能壹下就把“怕”字的音以爆破的方式唱出來,壹下就把本來肺活量不足的氣放跑了,如果後面有不換氣的長句不把他憋死才怪。而氣息功底好的歌手能控制這些爆音的流量,演唱時話筒也不會出現壹些撲聲。所以我建議大家練聲的時候嘴前放壹盞蠟燭,盡量練聲時保持蠟燭不搖晃吧!這樣妳的氣就會保持在妳的體內長壹些時間。想想妳是壹直往外呼氣堅持得久還是憋住不出氣保持得久呢?當然這還需要歌手要放松,不要緊張,壹緊張,心臟跳動加快,妳的氣息就更穩不住了

這裏我只能講這麽多,這些是要靠感悟的。不過我要提醒的是,練聲是演唱流行歌曲基礎,千萬不要用練聲的方法直白的演繹流行歌,那樣就過於做作,就會像閻維文唱“壹無所有”。

關於流行歌曲的用嗓,我的觀點是只要符合歌曲意境,要喊要破也未嘗不可,但這些都是美聲中絕對禁止的,所以我們要取長補短,因為我們不是為了唱美聲而練美聲,我們是為了唱好通俗才練美聲,就像武術要練馬步壹樣,妳見過打架的時候蹲著馬步打的嗎?

有朋友說這樣的表述很難理解,要我說說流行歌手裏誰的氣息很通透,就照著感覺去學更容易領悟,這也是壹個有效的方法。個人認為,女歌手妳們就多聽壹下“張惠妹”的吧,她可是天生通透的氣息;男歌手就多揣摩壹下“滿文軍”的吧,他可是真正靠氣息在唱歌的,另外,張學友的氣息很好,但對於教學,滿文軍更適合

高音

這是朋友們最喜歡問的壹個問題,用他們的話,因為高音“夠拽”,呵呵!再次補充壹下,好的演唱要綜合很多方面,不能說高音越高就是唱得越好。確實,很好的高音能給歌曲的高潮部分增添渲染力,但奉勸朋友們不要只知道高音的價值而忽略中低音,其實飽滿的中低音也很有感染力

唱高音的時候,氣息壹定是以小腹、丹田為根基的,京腔講究“丹田氣”也是指的這種發聲位置。

找找感覺1:如果妳是壹個女孩,鞋子上突然有壹只老鼠,妳會怎樣?估計會“啊~”的壹聲長鳴,並且還有“假聲”的發聲位置。等妳平靜之後,妳在“啊~”壹下看,大多數再也“啊”不上去了。為何?因為妳收到驚嚇的的那壹刻,妳的小腹在緊張,(想想被驚嚇的感覺,是不是全身肌肉繃緊?)正因為有了這樣的根基,加上壹股強大的氣流(可以理解成唱歌的氣息),直沖嗓子眼,聲音不高才怪。所以,妳可以把飆高音的感覺理解成“緊張”、“振作”,記住,壹切以小腹為根基,要唱高音不是擡起頭往上扯的,是感覺重心向下的壹種反彈力。

找找感覺2:見過橡皮水管嗎?要水管裏的水飆向更遠怎麽辦?掐緊水管前端,縫隙壹小,壓力增大,水就沖得更遠。其實高音不壹定要音量很大,有些歌手演唱高音時唱出很大的聲音,我們說那是用力氣和肺活量在唱,而不是在用氣息和技巧在唱。想象水龍頭理論,應該可以悟出些道理。

找找感覺3:地上有壹塊很大的石頭,把它搬起來吧。妳壹彎腰,嘴裏數數:“壹、二、三、走……”,我想這個“走”字妳壹定用了氣息。我不多說了,感覺壹下吧,身邊有些什麽重的……呵呵!這只是壹些我創立的讓妳感覺氣息的方法,不正規,但很有效。

還要告訴大家壹點,表現高音的能力與妳本身嗓子條件有關,如果嗓子天生高亢是很大的優勢,比如“孫楠”就是典型的高嗓子,高音演繹不會那麽費力。嗓音條件不好的歌手就要靠大量的氣息和方法了,但不管是嗓音條件好或不好,聲音都是通過氣息唱出來的,就像香煙要通過過濾嘴壹樣,聲音過濾壹下會更美。

另外我還告訴大家壹種心理方法,高音時想象妳是在面對廣闊的大海高歌,望不到邊的海天壹色,這樣的風光不值得妳大聲吶喊嗎?

中低音

中低音壹般要飽滿、深情為好。但也像高音壹樣,很多人欠缺中低音的***鳴。低音是要靠胸腔***鳴和寬大的嗓音結構才能體現的,先天性比較強。以我的經驗,低音潛不下去的嗓音是很難練低下去很多,能下去幾個音階不錯了。如果壹定要錄制低音豐富的歌,早上起來不刷牙、不洗臉直接錄,聲音會下去很多。所以,中低音欠缺的人盡量避免這樣的歌,揚長避短,同樣中低音豐富的人壹定要好好發揮它的潛質,中低音唱好是很迷人的哦!

唱低音要胸前和嗓子放松,用嘆氣的方式可以加強壹些***鳴,實在很低的地方可以加些氣息產生口腔***鳴,會感覺聲音渾厚壹些。但不管怎樣,嗓音天生渾厚的人的發揮余地要多得多。

唱中音要多加以潤色,包括吐詞換氣都具有美感,當然這又與感受唱功有關,中低音多聽聽“蔡琴”的吧。

整體與風格

很多歌手只註意句與句的細節,把演唱的細節單位放在“句”的上面,而不是在整首歌上。

把整首歌畫壹條起伏的線條吧,妳會知道哪裏該低調、哪裏該高亢了。眼光放高壹點,就像足球場上的位置感壹樣,盯著局部怎麽打出長傳進攻的有效配合呢?

除非有了壹定的實力,否則別談風格。歌手前期我贊成模仿開始,但不要單壹,多唱各種風格歌手的歌,耳濡目染的就掌握了壹些***鳴、唱腔以及氣息的初步體驗,這是好事,到了成熟以後,加上自己的練聲和感悟,再挖掘自己的風格是水到渠成的事。

演唱要投入,但投入是要有壹個度的,不是要妳“使勁”投入,過分傷感或喜悅,在理解詞意的基礎上,有分寸的投入即可。比如有些類似的詞:“……妳怎麽舍得我難過……”,我就見過唱得痛苦至極的人,那樣就沒有感染力了,反而覺得好笑。但我也見過壹個真正失戀的朋友在卡拉ok唱這首歌,演唱的時候面無表情、唱得很平靜,嗓音滄桑,唱腔演繹出來的那種無奈和孤獨感染了現場的每壹個人。我覺得這就是剛剛好的分寸,不需要抱頭痛哭。但又有幾個人隨時能演繹這麽到位的呢?這就要靠歌手的音樂感受了。

再給大家舉個例子:有些朋友在模仿歌星時,不自覺的誇大了明星的特點,比如模仿張學友時,會過分壓著嗓子做出那種怪怪的厚實的聲音(那時張學友早期的壹個特點,現在好像不多見了);在模仿張國榮時,會誇大他的那種大舌頭似的靠後的***鳴;模仿王菲時更是那種讓人覺得好笑的舌頭打結的怪音。其實仔細聽聽原唱,並沒有那麽誇張。我就聽過壹個聲音很像張學友的朋友唱歌,每次唱學友的歌的時候都沒有把握分寸,後來我勸他多些本色,反而更像原唱了。其實有時候旁觀者清,多請教朋友們的意見會很有好處。

另外,情感豐富的人唱歌會比情感平淡的人要演繹得好。與歌曲中的情感產生***鳴,也需要歌手的生活閱歷豐富。經歷得越多,感悟得就越透徹。

這可是很多朋友追求的東西,呵呵!認為沒有顫音就不夠專業、不夠拽。殊不知顫音在歌曲裏只是壹種表達方式而已,沒有顫音就不能唱好歌嗎?

顫音,實質是用氣息演繹歌曲的時候,強大的氣流沖擊口腔和鼻腔後部所產生的震動,小腹給予氣息的壓力產生了氣流。我倒不贊成流行音樂壹定要用這樣死板的方式產生顫音,有些歌星通過喉結的抖動(劉德華)和嗓子眼的壹緊壹松(張信哲)“做”出了顫音。這些都是壹些小的技巧或是壹種風格,但在很多高潮部分,他們也具有強大氣流的顫音。所以,還是那句話,氣息是根本。用了氣息,自然會有氣流的沖擊產生顫音。對於流行歌曲,有些低調的地方不需要像唱民歌壹樣每個字都在氣息上,有時似壹種悄悄話,有時像壹種無奈的嘆息,不會有強大的氣流支持妳的顫音,這時就需要妳用壹些小技巧來修飾妳的尾音,我認為流行歌曲的顫音表現不完全靠氣息頂出來,有時候抖抖喉結,控制嗓子眼裏的聲音也未嘗不可,只要整體在歌曲的氛圍之中不受影響即可。

沒有顫音的朋友如果鐵定對顫音垂涎三尺,就從模仿開始吧——模仿救護車叫喚。好笑吧?這只是沒有聲樂老師在身邊、壹種自我揣摩的方法,當然不屬於常規的聲樂練習。發出“嗚嗚”的依次循環高低的滑音(稍快),他能讓妳找到抖動喉結的感覺,慢慢的吧“嗚嗚”的發音轉變成“嗯嗯”的發音,再慢慢的轉成“妳~”的發音,再唱壹些“妳”結尾的壹句歌……呵呵,這只是壹種感受喉結抖動的顫音方式,與氣息發聲不壹樣,保準聲樂老師看了會氣死!但沒件事都需要循序漸進,慢慢揣摩,不妨試試。

最後再次發表壹下我的觀點,我們如果眼光放高壹點,這段歷史時期流行強調顫音的唱法,也許再過5年後就不流行強調顫音的唱法了。何必為了沒有顫音而苦惱呢?顫音雖然能有效的渲染歌曲氣氛,深沈而具有穿透力,但我也願意喜歡聽壹些質樸、純潔的聲音。所以,只要用心唱就好,也許妳會更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