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的由來與傳說
臘八節的由來與傳說 有什麽樣的習俗? “臘八節”是中國壹年壹度的傳統節日,臘八也就是陰歷的十二初八,十二月中國人俗稱臘月,所以,也就有了臘八壹說,那麽“臘八節”是怎麽由來的呢?有什麽樣的傳說呢?臘八節應該吃什麽呢?有什麽習俗呢?臘八節的由來與習俗 臘八節的由來與傳說: 臘八節本是佛教的節日。據印度佛經記載,釋迦牟尼在成佛之前,曾經出家修道,但是經過了六年的苦行生活,他仍然沒有能在精神上擺脫對人生的各種苦惱。這時他已經饑餓疲憊到了極點,幸好有壹個牧女給他送來了乳糜(奶粥)使他恢復了體力。然後他又到河中沐浴,洗去了身上的汙垢,最後在菩提樹下靜思七日七夜,終於覺悟成佛。於是佛教便把這壹天作為成道節來紀念。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後,中國佛教徒認為釋迦牟尼成佛是在十二月(即臘月)初八,遂以臘八為成道節。古時候,每逢這壹天,各寺院都要誦經紀念,並且仿效牧女獻乳糜事,以各種香谷、果實煮粥供佛,稱為臘八粥。 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壹習俗便從寺院擴展到民間。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在北宋時期,這壹天各寺院都要作浴佛會,還要煮七實五味粥供佛並贈施主。是日民間各家亦將果子雜料煮粥而食。明朝時,皇帝在這壹天要向文武百官賞賜宮內煮的臘八粥,其用料自然十分講究。到了清朝,這壹風俗更為盛行,不僅家家煮臘八粥,而且有錢人家還用果料做成各色禽蟲來裝點粥面,相互贈送。清朝慣例,自乾隆年間開始,皇帝賜給文武百官的臘八粥,都是在雍和宮煮成的。雍和宮內有壹口直徑約兩米、深壹米半的大銅鍋,是專為煮粥用的。當年雍和宮總***要煮六鍋臘八粥:前三鍋供佛和獻給皇家及王公大臣們享用,所以粥料特別精美,還要添放奶油、羊肉丁等;第四、五鍋是送給百官及眾喇嘛吃的。第六鍋是施舍給老百姓的,質量自然就差多了。據說這口熬粥的大銅鍋現在還保存在雍和宮前院的西鼓樓旁,也可以算是壹件文物了。
過臘八為什麽要喝臘八粥,這個習俗起源於什麽時代? 農歷十二月初八為臘八節,中國古代人在年末時,以獵物祭祀祖先,然後***享獵物,這是遠古時期的***食之風。說明臘八是中國的固有節日,由來已久,俗稱臘祭。佛教傳入後,佛祖釋迦牟尼正好在這天悟道成佛,為此亦稱成道節。 臘八節吃粥,乃是原有的生活習慣,但是摻進佛教意識以後,臘八粥就改為佛粥。傳說在釋迦牟尼削發為僧以後,苦於修行,在饑餓困境中,有幸得到壹位牧羊女的搭救,並用大米奶粥解救其饑困,才使他修道成佛。佛門為了歌頌此事,就在每年的臘八舉行各種浴佛活動,並施粥揚義,以示紀念。關於臘八的起源,在中國各地還有許許多多的傳說版本。
講壹個有關臘八節的傳說50字 佛祖釋迦牟尼成佛前進山修行.十二月初八這天因饑餓勞累栽倒路旁, 被壹牧羊女發現,用大米粥救活,使他大徹大悟,得道成佛。“臘八”於日成為佛教的盛大節日。
中國傳統節日臘八的由來是什麽? 十二月初八日,稱為臘八節。臘八節的淵源,應為上古時代的蠟(音讀 Zha )祭。
我國自古就重視農業。每當農業生產獲得豐收時,古人便認為是天地萬物諸神助佑的結果,要舉行慶祝農業豐收的盛大報謝典禮,稱為大蠟。《郊特牲》之中記載說:“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祭萬物而索鄉之也。”蠟祭儀式結束以後,古人要進行宴鄉活動,用新產的黍糜作粥,大夥兒聚餐,歡度佳節。
最初的蠟祭,也包括祭祀祖宗在內,後來發展成以祭祀祖宗為主,稱為臘祭。《風俗通》說:“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蠟,漢改曰臘。臘者,獵也,田獵取獸祭先祖也。”反映了社會在不斷向文明進展的變化。
古代有“天子大蠟八”(見《郊特牲》)的記載。流傳下來,臘月初八日便成為民間的風俗節日。《荊楚歲時記》說:“十二月八日為臘日”,應是反映了民間承傳的大蠟傳統的日期。
佛教傳入我國後,借助臘八祭祖與吃粥的民俗,進行布道,又新編了十二月初八,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日的傳說故事。其大意是釋迦牟尼成佛之前,曾修苦行多年,餓得骨瘦如柴,決定放棄苦行。此時遇見壹位牧女,送給他乳糜充饑。食後體力恢復,坐菩提樹下沈思,於十二月八日成道。為紀念此事,佛教徒便以米加果物煮粥,屆時供佛,稱為臘八粥。
歷史上,每到臘月初七日,五臺山佛教界便忙乎起來。清掃佛殿,擦洗貢器,整理平時很少使用的大竈房。大竈房的銅鍋直徑達二米多。這壹天要用米專門煮粥。原料主要是小米、黃米加紅豆、綠豆,佐以紅棗、松子及蘑菇等等,稱為七寶五味粥。銅鍋煮粥要用溫火整整熬壹個晚上。第二天,除了用來供佛及僧眾自食外,主要施舍窮人。今天,雖已不再施舍,大銅鍋也停歇不用了,臘八粥用料,也遠比歷史上精細豐富,但各寺廟仍然習慣多熬粥。仿效傳說中牧女獻乳糜的情節,在每尊佛、菩薩、羅漢像前獻供。同時要舉行誦經活動,八音鼓樂,香煙、蠟光,很是莊嚴隆重。
民間傳統臘八粥,講究選用八種主料,八種佐料,以與臘八的八相吻合,意喻吉利。
主料以豆米為大宗。豆類有紅豆、綠豆、豇豆、扁豆、豌豆、蠶豆及各色蓮豆等等。米類有小米、大米、黃米、粳米、江米、稗米、小麥、燕麥、玉米、高粱等等。根據喜好和習慣選用。
晉南地區多數民家選用“五豆、三米”做臘八粥,常見者為紅豆、綠豆、黃豆、豇豆、扁豆五種豆子加小米、小麥、玉米。
晉北許多地方卻不喜歡用扁豆、小麥及玉米,而改用蓮豆、黃米及高粱米。也有選用其它豆、米的。
臘八粥的佐料,習慣在桃脯、杏脯、核桃仁、棗泥、栗子、柿子、瓜子、蓮子、花生、榛子、松子、果脯、梨幹、瑣瑣葡萄、白糖、玫瑰等裏邊選擇。
八主八佐的臘八粥,色澤斑斕,味道極佳,吃時綿軟而又不糊口。
壹般臘八粥,則是用小米和黃米加各種豆類、紅棗煮成,吃時加糖。
山區百姓,臘八粥裏習慣熬煮壹些蔬菜。山西壹般有“葷年素臘八”的說法。但在晉東南地區,臘八粥是用肉汁煮江米,再加入大棗、栗子、榛子、杏仁等幹果制成。
近年來,不少地方盛行用八寶粥代替傳統的臘八粥。就是將蒸熟的糯米飯拌上糖、豬油及桂花,裝入盛有蓮子、紅棗、櫻桃、瓜子、杏仁等果料的碗內撳平,再經蒸制後扣在盤內,掛上糖鹵汁而成。色澤光潤、悅目,香甜、透味,入口溶滑。
民間吃臘八粥,講究在太陽出山以前。吃飯時,小孩端壹碗粥,先用筷子往院內各棵樹上抹壹些,然後用斧頭或木棍敲打樹幹三下。口中還唱道,“管妳結棗不結棗,年年打妳三斧腦。”“看妳結杏不結杏,年年打妳大三棍”等等。習慣稱之為祭樹,卻有除蟲防蟲之效益。
舊俗,學生家要給先生敬送臘八粥。現在,山莊小村裏仍保留著這壹習俗。臘月初八日早上,小學生上學時,每......>>
臘八粥的由來? 臘八粥是壹種在臘八節用由多種食材熬制的粥,也叫做七寶五味粥。吃臘八粥,用以慶祝豐收,壹直流傳至今。最早的臘八粥是紅豆來煮,後經演變,加之地方特色,逐漸豐富多彩起來。
我國古代天子國君,農歷每年的十二月要用幹物進行臘祭,敬獻神靈。蠟祭後來流行到民間,其習俗至今還有所遺存,就是臘月初八,南方的人們要吃臘八飯,北方的人們要喝臘八粥。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中國喝臘八粥的風俗,在宋代已十分風行。每逢臘八這壹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盛。在宮廷,皇帝、皇後、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壹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臘月節,農歷十二月,人們習慣稱為“臘月”。據說秦始皇統壹中國以後,下令將每年十二月改稱為“臘月”。而“臘”這壹詞到漢代才正式出現。
中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僅書面記載的也已有壹千多年了。至遲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壹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明代的用料,加江米、白果、核桃仁、栗子等煮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後、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壹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著名的雍和宮臘八粥,除了江米、小米等五谷雜糧外,還加有羊肉丁和奶油,粥面撒有紅棗、桂圓、核桃仁、葡萄幹、瓜子仁、青紅絲等。
臘八蒜的來歷、意義 臘八蒜 翡翠碧玉臘八蒜:泡臘八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壹個習俗。顧名思義,就是在陰歷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制蒜。其實材料非常簡單,就是醋和大蒜瓣兒。做法也是極其簡單,將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到壹個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類的容器裏面,然後倒入醋,封上口放到壹個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會變綠,最後會變得通體碧綠的,如同翡翠碧玉。
老北京人家,壹到臘月初八,過年的氣氛壹天賽過壹天,華北大部分地區在臘月初八這天有用醋泡蒜的習俗,叫“臘八蒜”。
據老人講,臘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這是各家商號要在這天攏賬,把這壹年的收支算出來,可以看出盈虧,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債,都要在這天算清楚,“臘八算”就是這麽回事。臘八這天要債的債主子,要到欠他錢的人家送信兒,該準備還錢。北京城有句民諺:“臘八粥、臘八蒜,放賬的送信兒,欠債的還錢。”後來有欠人家錢的,用蒜代替“算”字,以示忌諱,回避這個算賬的“算”字,其實欠人家的,終究是要還的。老北京臨年關,街巷胡同有賣辣菜的,可沒有賣臘八蒜的。這是為什麽呢?您想啊,賣臘八蒜得吆喝吧,怎麽吆喝?直接喊“臘八蒜來!”欠債的人聽見吆喝心裏咯噔壹下,怎麽街上還有喊著催債呀!再說了,妳壹個做小買賣的跟誰算哪!人家不跟妳算就不錯了,所以臘八蒜不能下街吆喝,都是壹家壹戶自己動手泡臘八蒜,自己先給自己算算,今年這個年怎麽過。
泡臘八蒜得用紫皮蒜和米醋,將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裝入小壇封嚴,至除夕啟封,那蒜瓣湛青翠綠,蒜辣醋酸香溶在壹起,撲鼻而來,是吃餃子的最佳佐料,拌涼菜也可以用,味道獨特。
泡臘八蒜為什麽得用紫皮蒜?紫皮蒜瓣小泡得透,蒜瓣硬崩瓷實,泡出的蒜脆香。近年來市場上紫皮蒜不多見。用壹般的蒜,泡出來,別看瓣大但口感不脆,發紫。種蒜的又怎麽說呢?紫皮蒜低產,比壹般的蒜少收兩成,誰還種?紫皮蒜在市場上偶有所見,麥收後就上市了,價格比壹般蒜高三分之壹。這道理不是壹樣嗎?收成少,可能賣個好價呀!
泡臘八蒜為什麽得用米醋?米醋色淡,泡過蒜色澤如初,橙黃翠綠,口感酸辣適度,香氣濃而微甜。那老醋熏醋泡過蒜色澤發黑,蒜瓣也不夠綠,口感較差,尤其是熏醋,略帶糊味,也許這正是它的特色,其實這只是習慣罷了,好吃不如愛吃嘛!
過去人們都說不是臘八這天泡的蒜顏色不綠。根本不是那麽回事,醋泡蒜的反應就是綠蒜瓣辣酸;醋酸香而辣。如今您要是到老北京風味的餐館用飯,吃炸醬面,壹年四季都給您上壹小盤翠綠的臘八蒜。
臘八蒜變綠報告分析
我國傳統美食“臘八蒜”制作中會產生綠色素。我國很多家庭有制作“臘八蒜”的傳統,在臘月將大蒜去皮、洗凈、剝瓣,倒入米醋,封入小壇,除夕時開封,就做成青翠宜人、蒜香可口的“臘八蒜”。“臘八蒜”制作過程不見陽光,產生的耽色並非葉綠素,而是大蒜綠色素。
無論傳統加工的大蒜制品,如臘八蒜、糖蒜等,還是現代加工的大蒜制品,如大蒜幹粉、蒜片、大蒜濃汁、蒜泥、大蒜精油等,加工中難免要面對大蒜出現的綠變問題,要想控制並合理應用大蒜綠色素產物,就要先弄清大蒜綠變的機理。
課題組通過最近的研究發現,“臘八蒜”的綠色素實際上是由壹種先生成的藍色素和壹種後生成的黃色素組成。產生色素的轉變過程是,先產生蒜藍素,再轉變為蒜綠素,蒜綠素產生時間很短,即轉變為蒜黃素。在大蒜加工過程中,國內外都有蒜泥變綠的報道,產生的綠色素也不是常見的葉綠素,與我國傳統食品“臘八蒜”中的綠色素成分相同。
從物質變化分析,大蒜細胞中的生物活性物質硫代脂肪族半胱氨酸亞碸和硫代丙烯基半胱氨酸亞碸等含硫化合物在蒜酶的作用下,生成硫......>>
朱元璋和臘八的關系 有關系
傳說:臘八節是農歷臘月(十二月)初八,起源於元未明初,據說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裏受苦時,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 牢的老鼠洞刨找出壹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谷雜糧。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這鍋雜糧粥為臘八粥。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為了紀念在監牢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他於是把這壹天定為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