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中醫養生 - “四大名班”有什麽歷史背景?

“四大名班”有什麽歷史背景?

常德漢劇源遠流長,它孕育於明萬歷年間常德府屬武陵、桃源、漢壽等縣城,流布於洞庭湖區、武陵山系、辰水、沅水、澧水流域,遠涉鄂西南、川東、黔東壹帶。

常德漢劇自清末以來形成的瑞凝、天元、文華、同樂“四大名班”,曾將常德漢劇的藝術水平和傳播範圍壹度推向到壹個新的高度,對常德漢劇文化的發展起到過極為重要的作用。

瑞凝班是“四大名班”中建班最早的戲班之壹,相傳起源於明代。該班是乾隆末年常德府老郎廟籌建戲班之壹,在常德府四眼井巷有長期“官店”。該班兼營旅店,多湘西、黔陽等沅水上河客商,故瑞凝班的戲頗受上河觀眾喜愛。

天元班亦為常德漢劇“四大名班”中最古老的戲班之壹,相傳起源於明代。明神宗時的1595年,常德籍戲劇家龍膺的得力門生朱之番中狀元後,曾經為天元班題寫班牌。

此外,天元班還是乾隆末年籌建常德府老郎廟的9個戲班之壹。該班在常德府五宮街有長期官店,名聲響徹壹時。

文華班是清道光年間建立的,是由桃源縣寺坪人李際於1845年在自家花園建立的。文華戲劇科班***招收兒童80名,經過4年學藝期滿後,轉為正式戲班。

自從李際創建了文華班之後,所有遊走於各地的文華班分支每當路過桃源縣境的時候,都會先來到李家為“老本家”演出,頭本不收錢,以示不忘本。該班亦在常德府五宮街設有長期官店。

同樂班緣於1885年創辦於湘西花垣的“雙美班”,清光緒時的1888年,班主李玉廷將此班遷於常德,改名為“天福班”。

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後的梁啟超、唐才常、陳猶龍等人運動長江各省防軍,聯絡兩湖會黨開富有山堂,組建自立會和自立軍,陳猶龍統左軍,駐常德。李玉廷為常德自立會及左軍骨幹,部分天福、松秀班的藝人也加入了富有山堂。

1900年秋,常德自立會和左軍瓦解,李玉廷遭到朝廷通緝,他被迫丟下戲班離開常德。天福、松秀班被迫解散。

當時的天元班名旦胡金雲與訟師劉小霞合作,取得木材商文竹婆的資助,拉天福、松秀班成員組建同樂班。該班亦在常德府雷祖殿設有長期官店。

自此,天元、瑞凝、文華、同樂常德漢劇4大名班正式形成,在常德府城***同演繹梨園春秋,成為風雲壹時的戲曲劇種。

常德漢劇的“四大名班”不是官府賜予的封號,而是在長期藝術實踐中人民群眾有口皆碑的愛稱。

在20世紀的前半個世紀裏,“四大名班”可謂家喻戶曉、名震湘西北,在湖南的文化發展史上具有不可低估的歷史地位和作用,其聲譽還遠及湖北、貴州和四川。

隨著“四大名班”的聲名顯赫,那些有這些戲班師傅手把手傳授的劇目漸漸成為了戲班的別稱,被戲迷親切的稱之為“壹家戲”。“四大名班”內演出的“壹家戲”就占有相當的比重,而且,傳統劇目中的經典之作都來自“壹家戲”。

當地戲迷們聽到壹出戲劇的名稱,常常能馬上說出來表演這個戲班的名字,這種情況在我國戲曲歷史上非常罕見。

常德漢劇劇目的產生,是各大戲班在長期藝術實踐中磨練的結果,也是被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予以肯定的產物。

名角的輩出,造就了常德漢劇壹批又壹批的藝術精英。4大名班在創造“壹家戲”的過程中,也培養和推介了自己壹代又壹代的名角。

僅以解放前後為例,瑞凝班的生行文紹祿、鄒清福、王明壽,凈行羅武剛、王青松,場面譚興陔、王明清,天元班的生行艾元松、萬千元,小生戴華美,旦角靈芝草,文華班的生角朱明祿,小生鐘華飛,同樂班的生角羅炳太,小生羅炳銀,旦角李福祥、蕭蘭芬等等,都是活躍在常德漢劇舞臺上紅極壹時的藝術之星。

這些藝人他們在很長壹段時間裏不僅自己閃耀著藝術光芒,而且還為常德漢劇的繼承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常德漢劇“四大名班”順應了歷史潮流,發展了常德彈腔,使常德漢劇的進入到了壹個新的階段,在繼承高腔演唱藝術方面也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比如,歷史名班瑞凝、天元原本就以高腔為主,在發展彈腔的過程中,在劇目上繼承和革新了大量的高腔劇目。

尤其是天元班,由於其高、昆根底深厚,高腔散班之後,許多藝人紛紛進入該班,使得高腔戲《祭頭巾》、《拾金》、《罵相》、《李大打更》等劇目歷傳不衰。

1926年,天元班請京劇武功教師排演《趴蠟廟》等武戲,學習了京劇許多優秀的東西。1939年,天元班、小天華班與湖北漢劇抗敵宣傳隊合組“常澧勞軍公演團”,進行抗日宣傳和勞軍募捐演出。同年,文華班、瑞凝班與保靖戲劇研究劇社等班社亦進行了募捐公演。

1942年冬,該班還與湖北漢劇抗敵宣傳隊第五隊聯合演出於桃源黃石。1943年冬至1945年秋,避難於大庸的文華班藝人與落難於此的巴陵戲“嶽舞臺”合班演出近兩個春秋。

同樂班在桃源改為桃源縣抗敵化妝宣傳第壹隊,王文松主演新編歷史劇《戚繼光》,李福祥排演反映東北抗日的《最後兩彈》,這是常德漢劇排演現代戲的開端。

在壹系列的演出實踐中,“四大名班”不僅與其他藝術流派交流了藝術,而且傳播了常德漢劇文化,使常德漢劇這門古老的藝術形式得到周邊地區人民的認同和接受,從而奠定了常德名城的歷史文化底蘊。

名班與鄉班交相輝映,極大地豐富了城鄉人民的文化生活。名班的興起,也帶動了劇場的興盛。

明清時期,常德城區內的戲院、劇院、廟臺多達20多個,這些劇場天天輪番上演著傳統劇目,看戲、評戲成為城裏人的主流文化時尚,也是有錢人、貧窮者***同分享的精神食糧。

新中國成立時,壹些以名班為號的鄉班亦成為實力較雄厚的戲班,“漢天元”於1952年在安鄉縣與天元班合並,“德記天元”、“漢同樂”分別成為桃源漢劇團和漢壽漢劇團的主要組成部分。

原同樂班藝人李福祥於1952年先後參加湖南省、中南區和全國第壹屆戲曲觀摩演出,其主演的高腔《思凡》壹劇連連奪獎,其本人亦獲“優秀演員獎”。1954年,華勝班老藝人曾華春,蕭福生在政府的邀請下,在常德市為原文華班、同樂班傳授高腔戲30多出,為挖掘和弘揚常德高腔作出了重大貢獻。

1956年,在荊州專區和湖北省首屆戲劇觀摩會演中,原天元班藝人萬千元、王元祿、王鳴鳳、燕家剛等12人獲獎。同年,原天元班名醜邱吉彩參加湖南省戲曲藝術團赴京匯報演出高腔《祭頭巾》壹劇,評價極高,成為文化部第批授獎劇目。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對文化的追求和享受越來越具有多元性和層次性,當年“四大名班”主導常德城區文化潮流的時代已經漸漸遠去,但在常德漢劇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寶庫裏,能夠找到真正代表民族文化的精髓。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傳承祖國傳統文化的戲劇文化的事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