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中醫養生 - 皮試液的配制

皮試液的配制

1. 青黴素皮試液怎樣配制?

答:青黴素皮試液是由青黴素G鈉溶於0.9%氯化鈉註射液(皮試液濃度為每500U·ml-1),以無菌操作法制成的。皮試液需新鮮配制,皮內註射0.1ml,陽性反應者禁用。配制皮試液的溶媒只能用等滲的氯化鈉,而不用註射用水和葡萄糖註射液,因為註射用水為低滲液,滲透壓低於組織液,註射後水分迅速進入細胞使其膨脹,引起局部疼痛,疼痛刺激皮膚,使局部充血、紅腫、而出現假陽性。青黴素在近中性(pH6~7)溶液中較為穩定,5%~10%葡萄糖註射液pH為3.2~5.5,用作溶媒可催化青黴素分解降效,易引起過敏反應。皮試液的配制方法:①取青黴素80萬U加0.9%氯化鈉溶液1.6 ml,得50萬U·ml-1(A液);②用1 ml註射器吸取A液0.1 ml+0.9 ml 0.9%氯化鈉溶液得5萬U·ml-1(B液);③用1 ml註射器吸取B液1 ml,推掉0.9 ml,余0.1 ml+0.9%氯化鈉溶液0.9 ml,得5000U·ml-1(C液);④用1 ml註射器吸取C液1 ml,推掉0.9 ml,余0.1 ml+0.9%氯化鈉溶液0.9 ml,得500U·ml-1(D液),D液即為皮試液。

2.青黴素皮試液的使用時間是多長?

答:無菌操作配制的青黴素皮試液,4℃下保存可用1周,室溫則只限當日應用。但有學者認為,皮試液應現用現配,使用超過3h的皮試液容易出現假陽性。因為青黴素G溶液的效價在室溫下極易降解,其在溶液中重排而成為青黴素烯酸,後者和人體蛋白結合成為青黴噻唑蛋白和青黴烯酸蛋白,這些都是致敏物質,易引起過敏反應。

3.頭孢菌素類藥物怎樣做皮試?

答:註射用頭孢菌素是否做皮試,國家尚沒有統壹規定。頭孢菌素類藥物如頭孢呋辛、頭孢他啶的說明書上只是註明:對青黴素過敏者慎用,對頭孢菌素類有過敏反應者禁用。但在臨床上做皮試已經成為公認,各醫院方法不壹樣,大致有以下3種:①處方開具哪種頭孢菌素就用哪種做皮試;②采用價格相對便宜的某種頭孢菌素如頭孢唑林做皮試,若是陽性就不再使用其他品種;③用青黴素做皮試,以此來判斷患者能否使用頭孢菌素。

第壹種方法比較合理,但是頭孢菌素壹般較貴,有的患者使用貴重頭孢菌素做皮試呈陽性反應,他們會找醫務人員吵鬧,引起醫療糾紛。第二種方法不甚合理,因為各種頭孢菌素沒有***同的抗原決定簇,而頭孢菌素的過敏反應除了與其本身結構R1側鏈有關外,還可能與頭孢菌素-蛋白結合物(包括準備過程混入蛋白類雜質及頭孢菌素聚合物)有關。不同廠家生產的不同品種與規格的頭孢菌素所產生過敏反應的嚴重程度也可能不壹樣。因此不宜用某壹種頭孢菌素皮試液代替其他品種。第三種方法最不合理,因為青黴素與頭孢菌素雖都含有β-內酰胺環結構,β-內酰胺環是兩者發生交*過敏反應的結構基礎,頭孢菌素的抗原決定簇主要和7位側鏈結構有關,頭孢菌素7位側鏈結構和青黴素6位側鏈結構越相似,交*過敏反應越強。可見青黴素與頭孢菌素交*過敏反應有壹定的局限性。對青黴素過敏的患者應用頭孢菌素時臨床發生過敏反應者達5%~7%,如做免疫反應測定時,則青黴素過敏患者對頭孢菌素過敏達20%。如果以青黴素的皮試結果來判斷可否使用頭孢菌素,就會使壹些患者失去使用頭孢菌素的機會而貽誤病情。

臨床上頭孢菌素到底怎樣做皮試,目前尚沒有既合理又可行的辦法。筆者認為第壹種方法雖然合理,但由於頭孢菌素壹般價格較貴,臨床上難以實施。我們建議藥品生產廠家配套生產皮試專用的小劑量粉針劑,在保證皮試液質量的同時,也解決了皮試液配制程序煩瑣、價格昂貴的問題。

4.對接受過青黴素類藥物治療的患者,停藥間隔多久需要重新做皮試?

答:15版《新編藥物學》規定:成人在7d內未用過青黴素、小兒在3d內未用過青黴素者均應進行青黴素皮試。但也有人認為,但凡停用72小時需再次用藥者,即應重新做皮試,以防不測。因為本類藥物進入人體5d左右即可產生抗體,10d左右抗體形成達高峰,皮試的間隔時間應參照此規律。

5.口服青黴素是否要做皮試?

答:這是臨床咨詢比較多的問題。中國藥典委員會編的《臨床用藥須知》規定:青黴素V鉀、氯唑西林、氨芐西林、阿莫西林等口服制劑在用藥前要詳細詢問過敏史並做青黴素皮試試驗,陽性者禁用。這些口服青黴素的藥品說明書上也做了同樣的要求。所以醫生壹定要按規定要求患者進行青黴素皮試,口服青黴素發生過敏性休克的例子並不少見,進行皮試雖然程序上麻煩壹些,但對保護患者及醫護人員自身安全都有好處。

6.對青黴素皮試陽性的患者是否可以再做皮試?

答:青黴素皮試陽性結果的出現時間與概率,可因時、因地、因人、因藥、因操作技巧等的不同而有很大不同。國內有人對100例青黴素過敏的患者進行重新皮試,結果只有壹人呈陽性結果,國外的重復試驗陰性率達87.6%。對第二次皮試陰性的患者給藥後,過敏反應的發生率並不大於無過敏史者。故對有過敏史者需要用藥者可再做皮試,在備好搶救設備及藥品的情況下,皮試方法宜選用劃痕試驗,同時對側做0.9%氯化鈉溶液對照,如果局部出現劇烈的反應,立即將試劑擦洗幹凈。兩側結果相同者可判為陰性,此時再用皮內皮試法最後決定。

7.新生兒首次使用青黴素是否應進行皮試?

答:關於新生兒首次使用青黴素是否皮試,目前意見尚未統壹。持否定意見的認為:①IgE是青黴素過敏反應的主要抗體,新生兒體內缺乏IgE抗體;②新生兒接觸青黴素的機會不多,體內不會存在相應的抗體及生物活性物質;③新生兒皮膚紅嫩,乙醇可使局部發紅,甚至出現小紅疹,因而得不到正確結果。黃錦飛把1527名新生兒隨機分到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均行青黴素皮試,觀察皮試結果,對照組不行皮試直接用青黴素。結果顯示對照組753例均在靜脈滴註或肌內註射青黴素後情況順利,無1例出現不能解釋的病情變化。首次應用順利後,其中724例持續用藥7~34d均未出現過敏性休克,其中29例出現病情變化或死亡,均系疾病本身所致。觀察組由於新生兒皮膚細嫩、潮紅、易摩擦,觀察皮試結果比較困難,874例中108例判為青黴素皮試陽性。作者認為,青黴素不皮試直接應用於父母無過敏史的新生兒是安全可行的。田鳳娥的研究也得出相同結論。持贊成意見的認為,雖然大多數新生兒未直接接觸青黴素,但間接接觸的可能性較大,例如,應用青黴素的孕婦,約10%的新生兒的臍血中發現青黴素抗體,青黴素還可以進入乳汁;新生兒體內IgE水平低,引起嚴重過敏反應的可能性很小,但是有隱匿性遺傳背景者,可通過遺傳傳遞給胎兒,從而影響新生兒體內IgE水平。文獻也有新生兒青黴素過敏的報道,因此主張新生兒在使用青黴素前要皮試。目前還沒有從哪壹本書找到新生兒首次應用青黴素可以不做皮試的依據。

摘自《中南藥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