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唱歌的人壹定要唱自己的歌,不會唱歌的人,全世界的歌對他都沒有用
壹、周國平:在中國文壇上,壹個聲音突然響起,令人耳目壹新,僅僅3年,又猝然終止了。不管人們是否喜歡這個聲音,都不難聽出它的獨特,以至於會覺得它好像並不屬於中國文壇。事實上王小波之於中國文壇,也恰似壹位遊俠,獨往獨來,無派無門,盡管身手不凡,卻難尋期師承淵源。……在讀者中,王小波有“怪才”“歪才”之稱。我倒覺得,他的“怪”正是因為他太健康,他的“歪”正是因為他太誠實。因為健康他對生活有壹種正常的感覺;因為誠實,他又要把自己的感覺說出來。……在他心目中,世上只有壹樣東西具有自足的價值,那就是智慧。他所說的智慧,實際上是指壹種從事自由思考並且享受其樂趣的能力,這就透露了他的理性立場背後蘊涵著的人文關切,他真正捍衛的是個人的精神自由。……王小波在表達自己的觀點時常常是旗幟鮮明的,有時似乎是相當極端。我不能說他沒有偏見,他自己大約也不會這樣認為,他的基本主張不是反對壹切偏見,而是反對任何壹種哪怕是真理的意見自命唯壹的真理,企圖壹統天下。我在王小波的文章中未嘗發現過狂妄自大,而這正是壹般好走極端的人最易犯的毛病,這證實了我的壹個直覺:他實際上不是壹個走極端的人,相反是壹個對人對事都懂得把握分寸的人。他不乏激情,但壹種平常心的智慧和壹種羅素式的文明教養在有效地調節著他的激情。
劉心武:……很快便回電了,聲音頗粗,懶懶地問:“誰呼我呢?”我報了家門,那邊只“啊”了壹聲,淡淡的;我便把在書店立讀《黃金時代》的感受告訴了他,問他手頭還有沒有這本書,說想得到壹本細細品味,他說:“書沒有了……”我便說書沒有沒關系,我再去找,問他有沒有興趣見見、聊聊?他似乎也沒馬上答應,但給我留下了兩個直拔電話的號碼,壹個是他和妻子李銀河自己住處的,壹個是他媽媽住處的。後來我們約定見面。他先來我家。他壹出現在我眼前,便讓我吃了壹驚。我覺得是《水滸》中的壹漢子凸現在了眼前。他不僅個子很高,而且粗黑茁壯。把他比成壹百單八將中的哪壹將恰宜呢?至今亦難判定。他手裏提了個簡陋的透明塑料袋,裏面是壹本書。我眼尖,認出那是本《黃金時代》。可是他落座後,並沒主動把那書給我。我便主動問:“是給我帶的嗎?”他這才拿給我。我壹翻,沒簽名。
二、李克林:“小波、銀河剛談戀愛時,我覺得這孩子傻大黑粗的,看去挺怪,心裏有點嘀咕,雖然我並不喜歡“小白臉”,可總怕這人靠不住。我老頭子卻說:“是妳女兒找對象,還是妳找?她愛就行,妳管得著?”幾次側面問銀河,她總說:“這人有個很睿智的頭腦,別人不能比。”這就是他們的結合點。這種愛對我這個壹片純真不大懂人世的女兒來說,會產生壹種巨大的力量,抵禦了壹切世俗偏見。當時小波家還未平反,全家擠住在教委大院角落的幾間平房裏,小波住的小屋其臟亂程度完全像個“豬窩”,兩個孩子就在這小窩裏相會,其樂融融。有個朋友稱贊,李銀河真夠勇敢的!”
鐘潔玲:“我這人老遠壹看不是好人,走近了還是好人。”第壹次見到王小波是在北京西單的壹個公***汽車站。在廣州的《嶺南文化時報》上,我見過他的照片,並牢牢記住在照片旁附上的壹句自白:“我這人老遠壹看不是好人,走近了還是好人。”出租車抵達西單時,我堅信我沒有看到照片上的王小波。折回頭的時候,我遲到了,沒發現王小波,覺得是他遲到了。旁邊站著幾個閑閑散散的人,我只看遠處,後來其中壹個閑閑散散的人遲疑地走過來,大高個頭,壹頭蓬發,身上的夾克衫和牛仔褲帶有縱橫交錯的皺折,夾雜著壹種風塵,仿佛從附近某個工地走出來。我們楞了兩秒鐘,互相確認了,然後我隨著他拐進壹條灰磚胡同。進入他寓所的大院,他熟門熟路地折進門房小賣部買汽水,他說:“我屋裏沒水。”豈止沒水!我走進壹間純粹的寫作室:壹臺電腦,壹把靠背椅,壹張床;電腦桌上擱壹瓶飲料,看不見打印機,他說他素來是交軟盤給編輯的。這就是自由撰稿人了。他告訴我第壹部書出版的極度艱難,為找銷路他走破了幾雙鞋,獨自去闖二渠道,白的黑的都見過了,練得巧舌如簧。……
三、王小波用他短暫的生命給世間留下了豐厚的遺產。有人欣賞他雜文的譏誚反諷,有人享受他小說的天馬行空,有人贊揚他激情浪漫,有人仰慕他特立獨行。在這些表象的背後,他壹生最珍貴的東西,是對自由的追求。正如他的遺孀李銀河所說,人們喜歡王小波,首先是喜歡他的自由精神。“王小波壹生酷愛自由,不懈追求自由的價值、自由的寫作和自由的生活方式”,“自由是壹個最美好的詞,壹個最美好的價值”。王小波用他的生活和寫作,去實踐這種價值、傳播這種價值。他讓人們看到,壹個自由的人,既可以享受思維的樂趣,擁抱理性與常識,也可以跟隨靈魂的舞蹈,在凡俗生活之外擁有壹個詩意的世界。壹個自由的人,是最具有判斷力的人,同時也是最具有創造力的人。毋庸置疑,有人對自由懷有偏見,居心叵測地進行了曲解。而這些曲解,經過反復的灌輸,在很大程度上已被相當多的人認可、接受並傳播。從個體心智上說,人們被暗示,自由可能導致放任和墮落;從社會組織上說,人們總是聽說,自由與失序、混亂甚至動亂聯系在壹起。王小波以他的作品,並以他的為人和他的生活,向世人展示了壹顆自由的心靈在思考著什麽,在感受著什麽,在渴望著什麽,在給予著什麽。在擺脫體制的束縛,獲得自由的狀態之後,他既沒有吸毒,也沒有上街,而是沈迷於思想的芬芳,馳騁於想象的曠野,並通過他的文字,將他收獲到的美好與我們分享。他讓我們知道壹個基本的常識,即壹個自由的人首先想要的東西是過美好的生活。
四、先制定好法律再給予自由,還是先開放自由再制定法律,這並不是壹個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因為,當人們沒有自由的思想和權利參與制定法律時,就不會產生出公平的法律來。有人總是自鳴得意地說,世上沒有絕對的自由。然而王小波和其他自由主義知識分子讓我們知道,這只不過是壹句地道的廢話。對於壹個自由的人、壹個自由的世界而言,根本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壹個心靈自由的人,恰是最能體諒他人的人,最具寬容精神的人,最有協調能力的人,因此從來就不會要求絕對的自由。只有專制者才會渴望絕對的自由,這句話應該去說給他們聽,而不必煩擾王小波及他的追隨者。自由並不是在壹條道路的盡頭等待我們的花園,自由只能是這條道路本身。因此,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並沒有壹勞永逸的時候。王小波的價值在於,他讓我們看到自由的真相:既理性又激情,既現實又浪漫,既精英又平民,既深刻又有趣,自由是多麽美好。他的作品對我們生活中所有的荒謬和苦難作出最徹底的反諷刺。他還做了從來沒有人想作和做也沒才力做到的事,他唾棄中國現代文學那種軟,傷感和諂媚的傳統,而秉承羅素,伯爾.卡爾維諾他們的批判,思考和想象的精神,同時把這個傳統和中國古代小說的遊戲精神作了壹個創造性的銜接。
五、王小波的文學創作獨特,富於想像力、幻想力之余,卻不乏理性精神,特別是他的“時代三部曲。在整個三部曲系列中,他以喜劇精神和幽默風格述說人類生存狀況的荒謬故事,並透過故事描寫權力對創造欲望和人性需求的扭曲及壓制。至於故事背景則是跨越各種年代,展示中國知識分子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命運。事實上,王小波最過人之處,無疑是隨心所欲的穿梭古往今來的對話體敘述,並變換多種視角。表達手法方面,他擅於用江洋恣肆的筆觸描繪男歡女愛,言說愛情的動人美麗場景及勢不可擋的威力。其成名作《黃金時代》,文學界的評譽甚高,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副編輯白樺更說:“《黃金時代》把以前所有寫性小說全槍斃了!”他的小說其實壹直不大被出版社接受,也是因為文章中的性描寫。其實這些文字不如賈平凹等人的小腳文學來的露骨,也不如其它人如莫言寫的壹樣媚俗,只是比較直率罷了。拋開以上熱點不談,從沒有看到有人用這樣的筆法寫作。在王的小說中,妳可以看到,歷來文學所謂真實性的規則全都被從容跨越了,他用了不同的修辭方式來寫小說,大量的即興發揮、錯位的角色語體,寓莊於諧,寓文雅於粗野。讀者可以在其中感受澎湃的想象力。小波的小說不但有幽默還有智慧,看過他的《尋找無雙》,和雜文自選集的人,壹定會被他的智慧所征服。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歡他,喜歡智慧。就像小波說的,當我活著的時候,想到這些,就很高興。喜歡小波的人壹定要感謝李銀河,因為當時李銀河在國外讀書,壹個人的獎學金兩個人用,而且給與小波大量的支持,甚至在那樣的環境下都沒讓小波作過家務。
六、在當代中國作家中,從來沒有人像王小波那樣獲得過數不清的贊譽和追捧,從沒有人像他那樣被無數青年自願充當“門下走狗”。他甚至成為很多人的文學導師和精神領袖,他的反對“愚昧”和“無趣”的主張已經成為了無數青年的生活信條,並進而成為了這個時代最廣為傳誦和信奉的價值觀念和審美原則。他的小說為人們貢獻了迄今為止現代漢語小說所能達到的最高的閱讀快感,他讓人們看到了壹個完全不同的別樣的世界,他讓人們明白了:哦,原來小說還可以這樣寫。他的隨筆中無趣不在的幽默和閃光的智慧向人們揭示了另壹種人生境界,他讓人們真正看到了通向智慧生活的路途。在他離世八周年之際,李銀河主編的《壹個特立獨行的人——王小波畫傳》由大眾文藝出版社出版,北京魯迅博物館還舉行為期壹個月的小波生平圖片展,這對當代中國作家來說將是史無前例的。《壹個特立獨行的人——王小波畫傳》收有劉心武、周國平、張元、李銀河等的回憶文章,王小波家人的文章,及小波自己最有代表性的文章。全面展示了他的精神世界和心靈生活。與書同時出版的還有壹張名為《尋訪黃金時代》的紀錄片,收錄了小波生前僅有的影像和錄音,人們可以從中看到壹個真實的、活生生的小波。
七、李銀河:小波的文學眼光極高,他很少誇別人的東西。我聽他誇過的人有馬克·吐溫和蕭伯納。這兩位都以幽默睿智著稱。他喜歡的作家還有法國的新小說派,杜拉斯,圖尼埃爾,尤瑟納爾,卡爾維諾和伯爾。他不喜歡托爾斯泰,大概覺得他的古典現實主義太乏味,尤其是受不了他的宗教說教。小波是個完全徹底的異教徒,他喜歡所有有趣的、飛揚的東西,他的文學就是想超越平淡乏味的現實生活。他特別反對車爾尼雪夫斯基的“真即是美”的文學理論,並且持完全相反的看法。他認為真實的不可能是美的,只是創造出來的東西和想象力的世界才可能是美的。他有很多文論都精辟之至,平常聊天時說出來,我壹聽老要接壹句:不行,我得把妳這個文論記下來。可是由於懶惰從來沒真記下來過,這將是我終身的遺憾。小波的文字極有特色。就像帕瓦羅蒂壹張嘴,不用報名,妳就知道這是帕瓦羅蒂,胡裏奧壹唱妳就知道是胡裏奧壹樣,小波的文字也是這樣,妳壹看就知道出自他的手筆。臺灣李敖說過,他是中國白話文第壹把手,不知道他看了王小波的文字還會不會這麽說,真的,我就是這麽想的。有人說,在我們這樣的社會中,只出理論家、權威理論的闡釋者和意識形態專家,不出思想家,而在我看來,小波是壹個例外,他是壹位自由思想家。自由人文主義的立場貫穿在他的整個人格和思想之中。讀過他文章的人可能會發現,他特別愛引證羅素,這就是所謂氣味相投吧。他特別崇尚寬容、理性和人的良知,反對壹切霸道的、不講理的、教條主義的東西。我對他的思路老有壹種意外驚喜的感覺。這就是因為長這麽大,滿耳聽的不是些陳詞濫調,就是些蠢話傻話,而小波的思路卻總是那麽清新。這是壹個他最讓人感到神秘的地方。我分析這和兒時他的家庭受過挫折有關。這壹遭遇使他從很小就學著用自己的判斷力來找尋真理,他就找到了自由人文主義,並終身保持著對自由和理性的信念。
八、劉曉陽:小波在《思維的樂趣》裏提到他們下鄉時,沒有書讀的痛苦。我們在下鄉時也有極度缺書讀的饑渴感,竟把《赤腳醫生手冊》都翻爛了。……上大學以後,國家百廢待興,“天下作家壹浩然”的出版局面漸次打破。我們就像傑克·倫敦《熱愛生命》裏那個剛被營救起來,餓瘋了的生還者不顧壹切地尋找和藏匿食物壹樣,也如饑似渴地到各處搜尋可讀的書。235號房間放了幾個書架,擺得全是書,其中我買的最多。小波文章中提到的奧威爾的《1984年》和小赫胥離的《奇妙的新世界》就是我從外文出版社買來的過期處理的舊翻譯參考資料。小波看完了《1984年》後告訴我說,他見過壹份統計資料,說此書預言的壹百多件事情,到那時絕大部分已經實現。換句話說,至少到1980年,這本書就已經不再是預言,而是歷史了。我和小波的***同愛好是讀野路子書和讀書路子野。我發現商務出版社有壹套著名外國科學家寫的非專業雜談。比如馬克基斯·波恩的《我這壹代的物理學》,海森堡的《物理學和哲學》,尼爾斯·波爾的《原子物理學和人類知識文集》,馮·諾伊曼的《計算機和人腦》,賴欣巴哈的《科學哲學的興起》等要麽是著名的科學哲學家,要麽是諾貝爾科學獎項的獲得者或者各科大師。這套書從50年代開始,斷斷續續地壹直出到現在,才僅出了幾十本,而且印數非常有限。我把那時出過的這套書從新舊書攤上差不多都找全了。小波看見了以後跟我說,讀這種成功大科學家回過頭來寫的人文哲學書才最可信和最有教益。找書、借書、買書、讀書、聊書,成了我們大學生活的壹大部分內容。記得壹次物理化學考試的前壹天,小波拿著壹本傅獻彩著的《物理化學》上冊要回家去讀。我驚奇地問他,還來得及嗎?他說,沒事。第二天他回到235,從書包裏掏出來的那本《物理化學》的封面和封底已經像海帶也似地卷作兩個油黑的卷。我問小波,看完了嗎。他說,看完了。小波發表了小說和文章以後,壹天在235聊天,說起有報刊邀請他寫稿子,鼓勵讀書和歌頌“學科學,攀高峰”。他不肯寫命題作文,……過了不久,小波又說有刊物約稿,他沒的可寫,問我能不能來壹篇。我問他寫什麽。他說寫什麽都行。……小波在《思維的樂趣》裏說:“我在大學裏遇到了把知識不作幸福來傳授的數學教師,他使學習數學變成了壹種樂趣。我遇到了啟迪我智慧的人。”他所指的,就是我們的業師朱光貴先生。……數學課結束後,我們班每有聚會或者郊遊,總不忘邀請朱老師參加。朱老師感我們的好意,特地給我們額外講了壹堂狹義相對論。他在課堂上說:“狹義相對論的主要公式是洛侖茲變換。現在壹般書上的洛侖茲變換都是用數學分析推導的。今天我給妳們換壹種方法,用線性代數來推導。”於是壹笑秀麗的粉筆字平展在黑板上,把個震驚當世的相對論講得簡單明了,壹直推導出E=mc2的愛因斯坦方程。……
九、宋華:1988年他在美國獲得碩士學位,回國後,在北京大學,後到中國人民大學任教。1993年
他自動放棄大學教師的鐵飯碗,當個自由撰稿人——寫小說,當時我就覺得他太傻,為他擔心。我曾問他:“妳做出這壹選擇,今後靠那靠不住的微薄稿費,能生活嗎?沒有公費醫療,生病怎麽辦?”我又說:“我最擔心寫小說擔風險,歷史上多少文人作家,因文字獄,受苦喪命!”而他的回答是:“壹個人怕這、怕那,就什麽事也不要做了,還算個人嗎!”又說:“妳不用擔心,我有原則。”他為他這壹生選擇了這條道路,就壹心撲在寫作上。生活不規律,不分白天夜晚,有時忘記吃飯。有時蓬頭垢面、衣冠不整就出了門。我看他那個樣子,都為他難為情。去年我病了,他要請保姆,我說我過幾天就好了,不讓他請。他急了說:“別人有上班下班,我哪有下班的時間照顧妳。”我當時還有點生氣。其實,他很孝順。如我有點病,他很焦急,姐姐常說,小波最孝順。去年他本來要和李銀河同去英國,後來,他卻忍著年輕夫妻長期分離的苦衷,送走了愛妻銀河。我問他為什麽不同去?他說“去那兒沒意思”。我知道他是為了我。因為哥哥、姐姐、弟弟都走了,他不忍丟下老母親再走。他很辛苦,晚上寫作,白天還有許多事情要應酬。他太累了,這必然影響他的健康。小波確有寫作的基礎,他讀了許多古今中外的名著,他不僅有社會科學方面的知識,對理工科如數學、物理、化學、計算機都用心鉆研過。他有許多方面的實踐經歷和體會,如家庭不幸對他的影響、文化革命中的壹切……他到過祖國的南方雲南、到過北方農村。在美國讀書時,打過工,訪問過美國農民,了解他們的生產和生活。他與在美國犯禁賣馬列書籍的小販交談過,他和銀河開車幾乎逛遍了美國,也到歐洲許多國家旅遊過。他學過社會學,很註意深入基層,觀察社會,看到了壹些很深的層面。這壹切都是他寫作的源泉,也是他的作品與壹般不同的原因。現在看來,他的選擇沒有錯,他做了他願意做的事情。他給人們留下了壹些作品,而且得到了許多讀者的贊賞和愛戴。
十、王征:……他從小嗜書,讀書極快極多,記憶力極好。上小學時,他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西單商場的舊書攤。他在那裏讀了多少書,天知道。從小他的記憶力就讓家人們驚異。有壹次,好像是他小學壹二年級時,姐姐弟弟們壹起閑聊,他大段大段地背誦起馬雅可夫斯基的長詩,他還說,那是讀著玩的,其實並不太喜歡馬雅可夫斯基。他讀完了《十萬個為什麽》,就成了全家的顧問。家中有什麽日常問題,常去問小波。那時,他也才是小學二年級。……但是他最熱愛的還是文學。從小他對文學就有執著的愛,他用文學、用大量的文學書籍,完成了自我教育。小學五年級時,他寫了壹篇關於刺猬的作文,被選作範文在學校的廣播裏播送。文革後,他去了雲南農場,休假回京,他寫了不少雜文、隨筆,記述雲南的生活和見聞。我當時在山西插隊,每次回京,首先要讀的就是小波寫的文章。那些文章是那麽生動、幽默,引人入勝,讓人忍俊不禁。從那時起,他就沒有停止過寫作。他的文章寫在壹些紙頭上,寫完了,也滿不在乎地亂扔。可他的文章很快就成為全家人最愛讀的東西,也在壹些朋友中間流傳。……1971年他到了我自己的家,看了我的藏書後,他鄭重其事地告訴我:妳可要好好保存著妳的這些書。那些書當時都是禁書,是壹些文學名著。那時他在青虎山連肚子都吃不飽,可每次跑到煙臺首先是看書,再填他的肚子。我和秀東常常感嘆,他是個書癡。……回國後,他幾易工作。最後發現自己最喜歡的仍是文學,是寫小說、編故事。他執著地走上了文學之路,投身於這個熬人心血的事業。壹個負責任、真誠的作家對自己的作品付出的是全部心血。小波就是這樣的作家。他的小說幾十易其稿,以他的心智,還寫得如此艱苦,這樣磨練才使作品達到他滿意的程度。
附錄:王小波語錄
1、我想要從夢裏醒來,就要想出自己什麽時候睡著了,方能跳出夢境,這是唯壹的途徑。
2、智慧本身就是好的。有壹天我們都會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還會有人在走著。死掉以後的事我看不到,但在我活著的時候,想到這件事,心裏就很高興。
3、照我的看法,每個人的本性都是好吃懶作,好色貪淫,假如妳克勤克儉,守身如玉,這就犯了矯飾之罪,比好吃懶作好色貪淫更可惡。
4、念書就是為考大學,考大學就是為讀博士,讀博士就是為以後主管工程,主管工程就是為貪汙公款。
5、會唱歌的人壹定要唱自己的歌,不會唱歌的人,全世界的歌對他都沒有用。
6、假如我要寫什麽,我根本就不管他格調不格調,正如談戀愛時我絕不從愛祖國開始談起。
7、每個人的賤都是天生的,永遠不可改變。妳越想掩飾自己的賤,就會更賤。唯壹的逃脫辦法就是承認自己的賤並設法喜歡這壹點。
8、對壹位知識分子來說,成為思維的精英,比成為道德精英更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