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如何保護環境的相關論文
日常生活中有許多與環境有關的事情,讓我們從環境保護者和關註環境問題的角度去考量,可以發現:我們社會的環境意識的確需要進壹步提高。舉幾個日常生活中的例子,看起來的小事實際上聯系著全球的環境問題。
1亮化城市和能源
亮化城市是許多城市的進步目標之壹,也是官員政績之壹。然而城市亮化需要消耗能源,“過度亮化”需要消耗額外能源,這是應當考慮的。我居住的城市在長江邊上,夜晚,城市的主幹道上路邊幾乎任何位置都可以看書看報,交叉路口至少四對特大號燈,幾乎可以用“亮如白晝”來形容,加上各種建築景觀燈,廣告射燈,綠化帶中的特制綠色燈,如此為城市增色不少。但據計算,每盞路燈僅每年花費的電費壹項,遠超過壹個下崗工人打工壹年的收入,有人形象得說“每根電線桿下站著壹個下崗工人”。環境保護並不反對城市亮化,“過度亮化”會引出壹系列問題。在煤電緊張的時候據說見到長江上的運輸煤的船只,首先要留下然後談價格,可見能源的緊張程度。高等學校教室燈火“與日同輝”的場景也隨處可見。當鋪張成為時尚,節約成為人們不屑壹顧的行為時,壹切浪費包括能源的浪費已經成為壹個嚴重的環境問題。
2門窗大開吹空調
在寒冷季節室內沒有取暖設備,或炎熱而漫長的夏日裏,高樓之間回蕩著山洪爆發般空調的聲浪。假如沒有空調沒有電,沒有廉價方便的新的取暖或制冷技術的廣泛應用,我們如何度過這樣的日子?國家有關部門提倡夏天空調不能開太低,冬天不能開太高。這是節約能源的手段之壹。我們周圍經常見到開著窗戶吹空調的辦公室,這樣我們需要多少電能才能溫暖或涼爽我們的小空間?多消耗的電能有多少大氣溫室氣體排放?難道我們需要規定不可以大開門窗吹空調嗎?
3壹次性和“不兼容”
壹次性產品的使用成為我們生活的壹部分。壹次性的塑料袋到處需要:飯碗、飯盒、筷子、水杯、圓珠筆、鞋套、手套、帽子、桌布、雨衣、幾乎所有商品的包裝袋等等,真是不可勝數。壹次性產品的使用無形中產生了很多垃圾,浪費了大量資源。比如壹次性圓珠筆,筆芯和筆桿存在“兼容”的問題(以前不存在這個問題),單買筆芯不是隨便可以裝到任意筆桿裏去的。有時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光買筆芯和連筆桿壹套的價格幾乎沒有差別,而原來的筆桿又沒有專門的筆芯零售,因此大把大把的廢圓珠筆不知如何處置。壹個小學生壹學年大約需要40多根這樣的圓珠筆,而壹個初中生需要100多根,壹個高中生需要的數量多於初中生。用傳統的統計方法,全國僅中小學生僅廢圓珠筆壹項浪費大量資源。壹次性筷子消耗木材,砍伐森林資源,造成水土流失和沙塵暴,已經被廣泛宣傳。買菜自帶布袋和籃子,拒絕用塑料袋,也曾經有宣傳報道。壹次性產品開發和使用,對於我們這樣的資源貧乏、人口眾多的國家實在是壹個誤區。
4洗汽車用自來水
汽車成為時尚,“買車了嗎?”代替“吃過飯了嗎?”的問候語,汽車成為日用品,洗汽車自然成為日常事務。洗汽車的水哪裏來?自來水是也。我國缺水人人皆知,南方水鄉缺水是缺幹凈的水,很多水溝都是排放出來的汙水;北方雨水少,本來缺水,地下水成為開發對象,水成為緊缺的資源,而“水是生命之源”,不可壹日無水。汽車需要清洗,如人需要洗臉壹樣,以飲用水洗車是需要盡快解決的大問題。澳大利亞近期遭遇百年不遇、甚至千年不遇的幹旱,多條河流幹涸,政府嚴禁用水管向草坪灑水,不準拉水管洗車,隔日供水,並設立舉報熱線,鼓勵市民舉報浪費水資源者。澳大利亞第壹大州昆士蘭州成為第壹個把循環水作為飲用水的州,昆士蘭州總理彼得·貝蒂說,如果幹旱持續下去,澳大利亞所有居民都將被迫飲用凈化汙水。“妳要麽喝水,要麽就得死,我們沒有選擇。這是黃金液體,這是關乎生死的問題”(引自:揚子晚報2007-1-30)。
列舉上述四者只是講國人的環境意識在某些方面還存在問題,用時尚的語句叫“細節成就未來”,日常小事其實並非微端末節,從哪裏做起才能解決問題?其實相比之下並不是重要,重要的是首先要正視問題的存在——提高國人環境意識。
保護措施
人類對環境的保護歸根結底是基於保護地球上日益枯竭的資源,保護人類生存發展的最起碼條件——保護水資源首當其沖。下面筆者就現代生產和生活中如何保護水資源談壹些粗淺的認識。
首先,要樹立惜水意識,開展水資源警示教育。長期以來,大多數人們普遍認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聚寶盆”,使用中揮霍浪費,不知道自覺珍[被屏蔽廣告]惜。其實,地球上水資源並不是用之不盡的,尤其是我國的人均水資源量並不豐富,地區分布也不均勻,而且年內變化莫測,年際差別很大,再加上汙染嚴重,造成水資源更加緊缺的狀況,黃河水多處多次斷流就是生動體現。國家啟動“引黃工程”、“南水北調”等水資源利用課題,目的是解決部分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但更應引起我們深思:黃河水枯竭時到哪裏“引黃”?南方水汙染了如何“北調”?所以說,人們壹定要建立起水資源危機意識,把節約水資源作為我們自覺的行為準則,采取多種形式進行水資源警示教育。
其次,必須合理開發水資源,避免水資源破壞。水資源的開發包括地表水資源開發和地下水資源開發。水資源屬於國家所用,因此,生產和生活用水的開發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和國水法》的有關規定,作到全面規劃,統籌兼顧。在開采地下水的時候,由於各含水層的水質差異較大,應當分層開采;對已受汙染的潛水和承壓水不得混合開采;對揭露和穿透水層的勘探工程,必須按照有關規定嚴格做好分層止水和封孔工作,有效防止水資源汙染,保證水體自身持續發展。
現代水利工程,如防洪、發電、航運、灌溉、養殖供水等在發揮壹種或多種經濟效益的同時,對工程所在地、上下遊、河口乃至整個流域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都會產生壹定的負面影響,也可能造成壹定範圍內水資源破壞,因此,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許多國家對水利工程進行環境評價。我國要求在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階段即進行環境評價,大型工程和壹般中型工程要編寫環境影響報告,對環境影響較小的中型工程和小型工程要編寫環境影響評價表。另外,壹些采礦行業對水資源的破壞不容忽視,如煤炭開采中每采壹噸煤要排漏0.88立方米水,按我省年采煤3億噸計算,每年僅因采煤損失地下水資源高達2.5億立方米,並對地下水體地質構造造成極大的破壞。又如,無限度的亂砍亂伐,造成植被嚴重破壞,對水土保濕及水資源的地表埋藏也會造成壹定的影響。
第三,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減少水資源浪費。有效節水的關鍵在於利用“中水”,實現水資源重復利用。如果中水利用能在全社會範圍內通行,不僅能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又能令社會形成壹種珍惜水資源的良好風氣。目前,許多大中型企業已經開發利用中水,如霍州煤電集團各個礦井都利用中水返回井下灑水和地面沖廁,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另外,利用經濟杠桿調節水資源的有效利用。由於水管理不到位,很多地方有長流水現象發生,而有些地方會“捧碗祈天”,因此,必須安裝有效的水計量裝置,執行多用水多計費的原則,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城市用水定額管理是國際上通行的辦法,它是在科學核定用水量的前提下,堅持分類對待的原則,市民生活用水、工商企業用水、機關事業團體用水實行不同的水價,定額內平價,超額部分適當加價,以培養公民節約用水的習慣。
在節約用水資源的同時應避免無效浪費。北方的冬季,水管很容易凍裂,造成嚴重的漏水,應特別註意預防和檢查;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為了緩解水資源緊張的情況,除了大力抓好節約和保護水資源工作外,跨流域調水已經成為我國北方城市的必然選擇,跨流域調水必然帶來水資源供需關系的變化,所以水權交易必在實行;由於我國壹直實行“福利水”制度,水沒有被當作壹種經濟商品對待,所以,在水資源的配制上,市場機制通常被管制方法所替代,當前應當轉變觀念,認識到水資源的自然屬性和商品屬性,遵循自然規律和價值規律,確實把水作為壹種商品,合理應用市場機制配置水資源,減少資源浪費。
第四、進行水資源汙染防治,實現水資源綜合利用。水體汙染包括地表水汙染和地下水汙染兩部分,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工業廢水、工業垃圾、工業廢氣、生活汙水和生活垃圾都能通過不同滲透方式造成水資源的汙染,長期以來,由於工業生產汙水直接外排而引起的環境事件屢見不鮮,它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極壞影響,因此,應當對生產、生活汙水進行有效防治。在城市可采取集中汙水處理的途徑;工業企業必須執行環保“三同時 ”制度;生產汙水據其性質不同采用相應的汙水處理措施。總之,我們必須堅決執行水汙染防治的監督管理制度,必須堅持誰汙染誰治理的原則,嚴格執行環保壹票否決制度,促進企業汙水治理工作開展,最終實現水資源綜合利用。
水是地球生物賴以存在的物質基礎,水資源是維系地球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首要條件,因此,保護水資源是人類最偉大、最神聖的天職。
法之壹:探尋新的水源
壹個大部分被水覆蓋的星球面臨著水資源危機,這似乎是壹種自相矛盾的說法。然而在地球上,這的確是事實。地球上97%的水是海水,既不能飲用解渴也不能灌溉農田。中東、加勒比海和地中海地區壹些缺少淡水的國家常用海水淡化的辦法(即從鹹海水中提取可以飲用的淡水)來解決缺水問題。隨著海水淡化費用的降低及淡水需求量的攀升,溫帶地區的國家也越來越多地把目光轉向大海。
大型海水淡化設備出現在世界上淡水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壹--美國。作為旨在減少從枯竭的地下蓄水層抽水計劃的壹部分,佛羅裏達州的水利官員計劃建立壹個日生產2500萬加侖淡化水的工廠,依靠海水淡化來補充這個地區未來的淡水需求。休斯頓市也在尋求從墨西哥灣提取淡化水,以防將來淡水匱乏。
很多世紀以來,人們就曾采用蒸發等技術從海洋中提取淡水。人們將鹹海水加熱以促進蒸發,再收取和蒸鎦蒸發後形成的水。海水蒸發後遺留下鹽和其他雜質。這壹工藝並不復雜,只是需要大量的熱能,成本高昂,除少數像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等富裕的國家,其他國家都難以承受。為降低成本,現代海水淡化廠都在蒸發過程中回收熱能。
壹種叫作薄膜海水淡化的技術具有降低成本的潛能,可能會擴大海水淡化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目前淡化水只占從自然中汲取淡水量的0.2%。薄膜海水淡化靠反向滲透作用:在此過程中,壹層半滲透性薄膜被置於壹定量的鹹水和淡水之間;鹹水在施加的高壓作用使水分子(而不是鹽和其他雜質)滲透到純水的壹面。就實質而言,這壹方法是把淡水從鹹水中"擠"出來。
在過去的幾年中,大多數有關海水淡化的研究都集中在反向滲透方面,因為反向滲透淡化廠占用空間小並且節約能源。
盡管反向滲透水淡化廠可以節約能源,但最初使用的薄膜是由聚酰胺纖維或醋酸纖維素薄片制成的。它們不耐用,經常不到3年就報廢了。這些材料極易遭受未處理水中所含汙染物的腐蝕,特別是氯,它會使薄膜變硬;還有壹些微生物,會堵塞薄膜。另壹個問題是,過濾沈積物和細菌的預處理機制必須極端嚴格。目前的新壹代超薄合成膜是由聚酰胺膜制成的,盡管仍會遭受汙染物的腐蝕,但這種新薄膜更結實,過濾效果更好,可以使用10年之久。
技術改進固然重要,但這還不足以在全世界範圍內推動海水淡化。未來10年內,無論能否繼續實現技術改進,隨著城市和其它消費者認識的深入,海水淡化都極有可能持續健康地增長。
現在,最樂觀的估計是世界上約1%的飲用水不得由12500個海水淡化廠提供。毫無疑問,這只是個開端。不久,妳杯中的水就可能源自大海。 方法之二:海上淡水輸送
陸地上,管道可以低成本遠距離運輸淡水。要是在海洋上也能這樣做就好了。壹種可以在海上運水的辦法是,使用拖船拖運密封的塑料或纖維水袋。
從1997年開始,英國的淡水貿易和運輸有限公司就使用巨型聚氨酯袋從希臘大陸向附近的旅遊島嶼運水,以滿足旅遊旺季遊客對淡水的需求。總部設在挪威奧斯陸的淡水供應公司也使用纖維袋子從土耳其向塞浦路斯北部運水。
Aquarius公司已生產出8個790噸重和2個2200噸重的大袋子,後者每個可裝50萬加侖水,另外還生產了比現在使用的袋子大10倍的樣品袋。Nordic公司也於去年開始生產容量為800萬加侖的大袋子。
水袋比水箱價格低廉,但還存在壹些技術問題,特別是生產如此巨大並能抵禦海上航行碰撞的袋子很困難。向希臘的島嶼和寒浦路斯運送淡水只需拖運水袋不到60英裏,但迄今已發生好幾起水袋在運輸途中破裂的事故。
另壹家水袋制造商是美國加州的Spragg公司,它用加壹種思路來解決水袋體積過大和海上拖運中的問題。該公司獲得了壹種拉鎖的專利,鎖齒超過1英寸,能將水袋像有棚拖車那樣連接起來。這家公司已演示過這壹技術,只是還未實現商業化。
迄今,這種方法只在向極度缺水、需求穩定並肯出高價的沿海地區運送淡水時使用過。對那些別無選擇的地區來說,水袋也不失為壹種很好的解決方法。
1、節約資源 減少汙染
(1)節水為榮,隨時關上水龍頭,防止滴漏。
(2)慎用清潔劑,盡量用肥皂,減少洗滌劑中的化學物質對水的汙染。
2、綠色消費 環保選擇
(1)用無鉛汽油、無鎘鉛電池、無磷洗滌劑,減少水與空氣的汙染。
(2)購買低砩家用制冷器具、無砩發用摩絲,減少對臭氧層的汙染。
3、重復使用 多次利用
盡量少使用壹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如不使用壹次性塑料和餐盒,減少白色汙染;不使用壹次性筷子;自備購物口袋或提籃。
4、分類回收 循環再用
不亂丟棄廢電池、廢塑料等垃圾、廢物;將垃圾分類投放,變廢為寶,使資源循環再生,造福人類。
5、保護自然 萬物***存
不獵殺、使用珍稀動物和受保護的動物,關愛與保護野生動植物;植樹造林,愛護我們身邊的每壹寸綠地、每壹株花草、每壹片樹木。
3. 節約用紙紙漿需求量的猛增是木材消費增長的原因之壹。全國年造紙消耗木材1000
萬立方米,進口木漿130萬 噸,進口紙張的大量消費不僅造成森林毀壞,而且因生產紙漿排放汙水江河湖泊受到嚴重汙染(造紙行業所造成的汙染占整個水域的30%以上。),用過壹面的紙可以翻過來做草稿紙、便條紙,或自制成筆記本使用;過期的掛歷可以包書皮。
4. 廢物利用,如:糖紙可折成燈飾或門簾,舊衣服可做成拖把等等。支持和參與廢紙、
廢玻璃、廢塑料和廢金屬的回收利用。
5. 減少生活垃圾,自覺將垃圾分類。
6. 少用化學制劑,購買使用無磷、生物可降解的洗滌用品;
7. 盡量不使用個人轎車。為減少空氣汙染,節約能源盡量使用公***交通工具、自行車或
步行;使用無鉛汽油,購買小排氣量的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