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線女(紅線女粵曲欣賞)人物簡介
紅線女是誰
紅線女,花旦,1925年出生,原名鄺健廉,開平水口鎮泮村人。
1938年師從舅演出於港、澳、穗及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各地。1952年在香港組建真善美劇團,並與馬師曾、薛覺先等合演《蝴蝶夫人》、《清宮恨史》等劇。1955年返廣州,參加廣東粵劇團,先後在廣東粵劇團、廣東粵劇院、廣州粵劇團工作,曾任廣東粵劇院副院長、廣州粵劇團藝術總指導,並曾當選為廣東省戲劇家協會主席,是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三、四、七、八、九屆全國人大代表。紅線女從藝60多年來,演過近百個粵劇,拍過90多部電影,成功地塑造了古今中外各類婦女的藝術形象。她在藝術上勇於革新,在繼承粵劇傳統的基礎上,吸收、借鑒京劇、昆劇、話劇、歌劇、電影以及西洋歌唱技巧,加以融合創造。1955年回穗後,先後主演了《搜書院》、《關漢卿》、《昭君出塞》、《李香君》、《山鄉風雲》、《昭君公主》、《白燕迎春》等許多劇目,她所塑造的翠蓮,朱簾秀、王昭君、李香君、劉琴、沈潔等人物,感情充沛,形象豐滿,性格突出,深入人心,形成獨具特色的“紅派”表演藝術。她所創造的“紅腔”,千錘百煉,爐火純青,許多“紅腔”名曲,膾炙人口,廣為傳唱。
紅線女曾用壹個舉動消彌了壹場大仗,她是如何做到的?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司馬遷作《刺客列傳》,絕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武藝、膽識,更重要的是他們的所作所為,已經關系到了國家的層面,是以才會被司馬遷稱之為“大俠”,而專門為其列傳。
唐代便出了壹位女俠,她看似柔弱,實則武藝高強,俠肝義膽,更勝男兒,這位女俠便是當時赫赫有名的“紅線女”。歷史上關於紅線女的記載並不多,但她僅僅做了壹件事,便足以讓她名垂青史,讓後世敬仰。
紅線女原名綠雲,是潞州節度使薛嵩的義女,聰明伶俐,姿色出眾,且精通音律,擅長彈奏琵琶。薛嵩是如何收綠雲為義女?原來綠雲本是梨山上得道神尼妙空的壹名女弟子,後來因舍不掉凡塵人事,妙空神尼將她托付給了薛嵩。
薛嵩想給她壹個名分,好讓她留在府上,他本非拈花惹草之徒,是以便將綠雲收為義女。綠雲法名“鴻現”,薛嵩以為她是“紅線”,是以後來綠雲便被稱為“紅線女”。
事實上,薛嵩在收留紅線女時,並不知道他武藝高強,但紅線女第壹次展現武藝,便讓薛嵩大吃壹驚。
唐朝末年,局勢動蕩不安,北方胡人對中原大地虎視眈眈,唐朝派了五位大將鎮守邊關,其中便有節度使薛嵩。薛嵩率軍駐紮在釜陽鎮,控制太行山以西地界,其時另外壹位大將田成嗣,鎮守在魏城,擁有不小的野心,想要吞並薛嵩。薛嵩是以十分惆悵,整日唉聲嘆氣,不知應該如何是好。
紅線女與薛嵩之間感情很深,她擔心薛嵩的身體,決定替義父解決眼前的麻煩。紅線女本就武藝高強,身懷絕技,她穿好了夜行服,便悄無聲息地潛入了田成嗣的府邸。拿走了田成嗣最寶貴的金盒,金盒之中除了田成嗣節度使的官印之外,還有名貴的香料和珍珠以及田成嗣的生辰八字,田成嗣因此視金盒為自己的命根子,連睡覺都不離身。
紅線女日夜兼程回到了釜陽鎮,把金盒交給了薛嵩,薛嵩看到金盒,萬分驚訝,繼而大喜,從此刻開始,他才意識到自己的義女是壹名武林高手。
田成嗣壹早起來發現金盒不見了,大怒之下連殺了幾名仆人,後來得知是薛嵩手下所為,他這才知道薛嵩府上藏有武林高手,又想若是昨晚那人拿的不是金盒,而是他的腦袋,不禁深感驚懼。田成嗣本就貪生怕死,就此打消了吞並薛嵩的想法。
就這樣,壹場壹觸即發的大戰,消彌於無形之中,紅線女的功勞不可謂不大。後來紅線女自知自己露了身手,已不能在呆下去,便告別了義父薛嵩,從此隱居山林,不問世事。
香港演員紅線女是誰
紅線女(1924年12月27日-2013年12月8日)。原名鄺健廉,廣東開平市水口鎮泮村人,生於廣州西關。是著名粵劇演員,人稱“女姐”。代表曲《紅燭淚》、《昭君出塞》、《荔枝頌》,開創了獨樹壹幟的女腔,大陸官方稱為紅腔。2013年12月8日晚上20時40分在廣州因心肌梗塞逝世。
紅線女外祖父是著名須生聲架南,舅父是著名武生靚少佳,舅母是著名花旦何芙蓮。表妹是前《歡樂今宵》創作人胡美屏,堂伯父是同治年間創建粵劇行會“八和會館”的著名武生鄺新華。8歲跟留聲機學唱粵曲。抗日戰爭前,家住廣州西關,1938年因日軍侵華而輟學,後隨母親經澳門赴香港,拜舅母何芙蓮為師,正式為職業粵劇演員,取藝名「小燕紅」。1939年春,在勝壽年劇團首次登臺演出。自此任任第三花旦,於夜場扮演丫環、宮女等配角。1940年,隨何芙蓮臨時於靚少鳳的金星劇團演出,靚少鳳為其正式改名為“紅線女”。1941年到上海演出,年底日軍占領香港,紅線女遷居於靚少鳳家,並於15歲加入馬師曾劇團。1943年於廣東肇慶演出,在內地第壹次用“紅線女”藝名,成為“師曾劇團”的正印花旦。其後不停到抗戰後方巡演,多演馬派劇目,如《苦鳳鶯憐》、《鬥氣姑爺》、《軟皮蛇招郡馬》等。
抗日戰爭勝利後回到香港學習京劇三年,後得何賢贊助成立“真、善、美粵劇團”,先後與馬師曾、薛覺先合演《蝴蝶夫人》、《清宮恨史》等劇。1946年在香港連續壹個月每天不停演出粵劇戲目《我為卿狂》轟動全港,次年以《我為卿狂》為題材拍攝了第壹部電影。1950年代初組建紅星粵劇團,與馬師曾領銜到廣州演出現代戲《珠江淚》。1952年演出《壹代天驕》、《王昭君》,並且嘗試改編《蝴蝶夫人》和莎士比亞劇作為粵劇。
紅線女在傳統旦角的基礎上,融入京腔、昆腔及西洋美聲技法,創造出著名的粵劇唱腔“紅腔”,使粵劇旦角唱腔發展到壹個嶄新的階段。
1955年,受周恩來的邀請到中國。1956年參加中國國慶7周年觀禮活動,受到周恩來接見,是年底參與廣東省粵劇團演出。1957年正式以個人身份加入廣東粵劇團(今廣東粵劇院)。期間拜京劇梅蘭芳為師;請程硯秋設計身段、水袖;請俞振飛指點《桂芝告狀》;請周小燕改進《思凡》的唱腔;並且研究將朱傳茗、郭蘭英、王昆等唱腔技巧融入粵劇發聲,先後演出《搜書院》、《昭君出塞》、《苦鳳駕憐》、《打神》、《李香君》、《關漢卿》、《山鄉風雲》等劇目,最終完成紅派的藝術體系。
1980年,紅線女與秦中英合作改寫《王昭君》,扭轉悲劇情節成為《昭君公主》,與陳笑風等人合演。1984年在廣州中山紀念堂舉行粵劇戲曲小調的獨唱音樂會,這是其文革後首次登臺演出,1988年國慶前夕,紅線女率廣州粵劇團到北京舉行“紅線女專場”;1994年在北京主演《白燕迎春》。並創辦了紅豆粵劇團,培養粵劇接班人。
2012年5月21日,香港新光戲院重新裝修後,舉行開幕禮,紅線女到香港為其剪彩,後應邀以壹曲《荔枝頌》作賀,全場肅立拍掌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