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追求人生目標道路上的兩大障礙
(1) 自我意識障礙。
? “自我意識障礙”是指妳潛意識裏的防衛機制,它使妳難以接受自己的錯誤和弱點。例如,妳根植於內心最深處的需求和恐懼,即需要被愛,又害怕失去別人的愛。我們的大腦裏有兩套系統:作者是將系統1定義為“情緒化和潛意識的妳”,系統2定義為“有邏輯和有意識的妳”,“這兩個妳”時刻在爭奪對妳的控制權。
(2)思維盲點障礙。
? 個體認知和理解事物的能力是有差異的,我們都以自己的方式看待事物,也就是說我們無法理解自己看不到的東西。沒有識別規律和綜合分析能力的人,不知道識別規律和綜合分析是怎麽回事,就像壹個色盲不知道能辨色是怎麽回事壹樣。換句話說,若妳是壹個頭腦封閉的人,有太多先入之見。當其他人向妳展示各種美妙的可能性和可怕的威脅時,妳會視而不見;當其他人提出可能是建設性甚至能救命的批評時,妳也不能領會。
(1)承認自己有缺陷和盲點
? 首先,我們要克服對自己始終正確的渴望,並以開放的心態接受其他人可能在某件事上比妳看得更準,他們試圖指出的威脅或機會確實存在,那麽妳就更有可能做出良好的決策。只有當妳承認自己“不知道”,才會去尋找答案,找到問題的所有答案很重要,但提出正確的問題並向其他聰明人請教也很重要。
? 其次,認識到決策應當分成兩步:先分析所有相關信息,然後決定。聽取其他人的觀點並加以考慮,絕不是削弱妳獨立思考、自主決策的自由,而是使妳在決策時擁有更寬廣的視角。站在不同的視角去審視,合理評估另壹種觀點的價值。
? 最後,妳是在尋找最好的答案,而不是自己能得出最好的答案。知道妳自己不知道,這是無比重要的。這有助於為妳的決策提供參考值。總是擁有最好答案的可能性是很小的,而且就算妳有最好的答案,在未經其他人考問之前,妳也不能如此確信。
(2)領會並感激:深思熟慮的意見分歧
? 在深思熟慮的意見分歧中,妳的目標不是讓對方相信妳是對的,而是弄明白誰是對的,並決定該怎麽做。在雙方溝通過程中,妳應該提問而不是做出陳述,以平心靜氣的方式進行討論,並鼓勵對方也這麽做。記住,妳不是在爭論,而是在開放地探求事實。妳要保持理性,並期待對方也保持理性。這是壹次學習的機會,在學到東西後改變想法的人是贏家,頑固拒絕學習的人是輸家。
但是,這不是說妳應該盲目接受其他人的結論,妳既應該考慮和思索各種相互沖突的可能性,也應根據了解到的情況,隨時迅速地調整自己的想法,接受可能正確的東西。做到這點很難,作者提供給我們檢驗的方式:
(1)把和妳有分歧的人的觀點,向對方復述壹遍。如果他說妳復述得對,就說明妳做得很好。
(2)設定“兩分鐘法則”,兩分鐘內不許打斷對方,以便對方有時間把想法說清楚。
? 我們本能地會抗拒產生爭論和分歧,遇到問題要討論,明明自己有想法,也不敢發表看法,害怕說錯。如果人們能勇敢地面對自己,奉行深思熟慮的意見分歧,將很容易讓所有領域的決策大大改善。
(3)不要盲從於權威
? 專家也會犯錯誤,和可信的、願意表達分歧的人壹起審視觀點,將大幅提升做出正確決策的概率。
(1)經常利用痛苦來引導自己進行高質量的思考。當面對有人反對我們的觀點時,大腦杏仁核令我們產生心理痛苦。此時妳需要先讓自己暫停,先冷靜下來,處理好情緒後,讓理智腦介入並開始運作。
(2)認識自己的思維盲點。將每次錯誤的決策記錄下來,並進行反思和總結。還可以求助於他人,尤其是曾經看到過妳所忽略的東西的人。
(3)要客觀地看待情況,當進入爭執時,練習有意識地切換到“提問”模式,從中找到線索,必要時讓中立的第三方參與進來打破僵局。
(4)在自己的短板上,依靠擅長者的幫助。當妳無法理解他人的觀點時,可能只不過是因為他們的思維方式恰好是妳的盲點。把其當作壹個新的方向參考,通過自己的思考消化為自我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