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明是什麽
周曉明,遼寧岫巖人,1970年12月出生,1993年7月畢業於國防科技大學航天技術系,1993年6月加入中國***產黨,現任發射測試站壹室主任、高級工程師。工作12年來,他壹直從事火箭測試發射技術工作,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把對國防科技事業的執著追求融合在本職工作之中,刻苦鉆研專業技術,埋頭苦幹,為歷次試驗任務圓滿成功做出了突出貢獻。獲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3項,總裝優秀教材壹等獎1項,基地科技進步壹等獎2項,基地優秀教材壹等獎2項、二等獎1項,基地優秀論文2篇,在《上海航天》、《靶場試驗與管理》等雜誌發表論文6篇,其中2篇論文在學術研討會上交流。現有4項科研成果正在申報軍科技進步三等獎。2005年,經總裝批準,榮立二等功。 紮根戈壁、努力工作,做航天事業的"奉獻者"。12年來,他先後擔任動力系統操作手、利用系統指揮、動力系統指揮、組長、副主任、主任等職,無論在什麽崗位,他始終把工作視為生命的主旋律,克服了個人和家庭方面的諸多困難,以實際行動譜寫了壹曲奉獻之歌。2003年春節後,其母親因患心臟病住院治療,為不影響他工作,家裏壹直沒有將情況告知他。在XX任務後期,其父親又患前列腺腫瘤,急需手術治療,家裏很希望他能夠回家照料。他考慮到任務正進入關鍵階段,再壹次選擇了任務,父親也非常理解和支持,並推遲了手術日期。任務完成後他匆忙趕回家看望生病的雙親,到家的第三天,就接到讓他準備去上海出差的電話,他在家僅呆了壹周立即起程赴上海。XX任務中,他作為室裏的負責人和動力指揮,由於任務前期工作頭緒多,又恰逢孩子發高燒多日不退,白天他沒時間送孩子去醫院,晚上還要加班測試,孩子住院期間,他自始至終都沒去看壹眼,壹心撲在任務上。2005年9月,母親右腿出現浮腫癥狀,腳壹著地就鉆心的痛,無法獨自行走,又壹次住進了醫院,當時正值神六任務最緊張的時候,作為運載火箭測試室的第壹責任人,他毅然將家事埋在內心深處,全身心地投入到任務中。 嚴謹求實、嚴格質量,做飛天之路的"鋪路者"。成功與失敗僅壹步之遙,粗枝大葉永遠是科研試驗的大忌。他那種認真細致、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和精益求精、壹絲不茍的工作態度有口皆碑。XX任務第壹次總檢查數據判讀時,他在大量的數據中發現蓄壓器壓力值比分系統測試時的值低了0.002MPa,試驗隊的同誌認為是溫度影響造成的,但他壹口咬定是蓄壓器漏氣所致,經試驗驗證,證明了他的判斷準確無誤。為搞清楚問題發生的機理,他帶領所屬人員經過計算比對,發現蓄壓器測試方法存在嚴重不足,提出對蓄壓器壓力監測的新思路,得到了試驗隊的采納,並在後續任務中增加了蓄壓器監測儀。神五任務火工品測試中,他舉著放大鏡對壹枚枚火工品細致觀察,發現船箭分離爆炸螺栓的極針粗細不均,後經電腦攝像分析,極針粗細相差只有0.05mm,這壹細小的誤差也被他敏銳地捕捉到了,試驗隊人員稱他"火眼金睛"。神六任務控制、故檢與飛船接口匹配的前壹天,匹配程序和狀態檢查矩陣已經確定,控制和故檢系統指揮已確認狀態正確。為確保狀態絕對正確,他認真分析細則、規程以及電路原理,得出了X1GC不連接時,控制系統二級等效器應是收不到逃逸信號的結論,控制、故檢系統組織壹二崗人員深入分析,證實了他的判斷千真萬確,避免了壹起重大差錯的發生。由於他既能在關鍵問題上堅持原則、嚴把質量關,又能在平時的工作中搞好相互協調、處理好關系;既能牽頭組織開展工作、發揮"系統指揮"的作用,又能在各種時機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與協作單位對得上話,得到了上級首長和試驗隊壹致好評,大家都尊稱他為火箭測試發射"專家"。 精心組織、精心指揮,做艱險任務的"帶頭人"。面對艱險的任務,他從沒說過壹個"不"字,總是戰鬥在最前沿。XX任務發射進入-90分鐘準備時,火箭各系統地面設備開始加電。突然,控制系統VXI測試程序初始化出錯,測試無法繼續進行。這是以前從未遇見的故障模式,預案中也沒有相應的處理方法。如不盡快解決問題,就會中止發射程序。他果斷指揮前後端的微機和機櫃重新加電,VXI主機重新裝訂測試程序。時間壹分壹秒地過去,當操作手報告"工作正常"時,大家懸著心才放了下來,控制系統再次按照流程進行測試,任務在規定窗口準時點火發射。神六任務完成技術區測試工作時,B碼點火控制終端突然出現故障,此時火箭的測試工作已進入倒計時。他帶領所屬人員與時間賽跑,配合設計人員進行試驗,連續四天在陣地吃盒飯,晚上加班至淩晨4時。在故障壹直無法歸零、發射日期日益臨近的情況下,他大膽建議放棄自動點火、采用手動點火。神六任務進行加註前火工品回路阻值測試時,突然發現X214測試插座上1點縮針,最直接的後果是1點與92點的回路阻值無法測試,同時,當插上短路插頭時1點、2點與92點相連,從而降低火工品防誤爆可靠性。如果電爆管發生誤爆,將導致二級發動機燃燒劑啟動閥門意外打開。火箭加註後若出現這種情況,使貯箱中的燃燒劑通過啟動閥門和管路流出,將造成災難性的後果。經過壹天壹夜的分析,他提出采用插針法測試回路、在短路插頭中加鋁箔的解決方案,得到了任務指揮部的認可。該插座直徑不足2厘米,卻密布了92根直徑不不足0.5毫米的芯針,無論是測試還是加鋁箔都是非常細致和危險的工作。為確保萬無壹失,他寸步不離地在現場嚴密組織,在射前三小時將短路插頭處理好,安全順利地完成了火工品回路阻值測試工作。 不懈追求、開拓創新,做測試發射技術的"開拓者"。學習的最大敵人是自己的滿足。他把學習當作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重要手段。2001年9月,他被推薦到國防科技大學攻讀雙導師碩士學位。他緊緊抓住這壹難得的機會,靜下心來埋頭苦學,在壹年的學習中,除完成必修課程學習之外,還選修了多門與本專業和以後工作相關的專業課程,同時發表了多篇論文。追求者的腳步永遠不會信息。他牽頭完成的科研課題"CZ-2F控制系統模擬訓練系統"、"CZ-2F故檢系統模擬訓練系統",在對控制和故檢系統詳細分析的基礎上,采用面向對象技術真實模擬火箭測試發射過程,使人員崗位訓練更加規範化、具體化,經專家評定,成果達到軍內先進水平,填補了靶場在任務間隙沒有訓練器材的空白,這兩項課題均獲2003年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2002年他參與完成的"載人航天測試發射技術安全控制措施研究及應用"科研課題,對發射試驗中的技術安全秩序和控制進行了規範,明確了各系統重要控制時段存在的安全性隱患,制定了相應的控制及處置措施,確保了試驗安全,彌補了質量控制標準上的壹項空白,獲得軍三成果獎。2003年完成的"CZ-2F火箭動力系統多媒體演示系統",采用3DMAX對部件進行建模組裝,演示發動機工作及火箭飛行的全過程,應用於人員訓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該項目獲總裝優秀教材壹等獎。CZ-2F火箭發射任務中,由於回路受到不明幹擾,精瞄信息時常傳輸不暢,為得到壹個準確的瞄準信息,往往要費盡周折,有時甚至讓操作手冒著危險重返瞄準崗位,用肉眼確認。為了提高系統可靠性,他帶領人員對瞄準系統工作原理進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研制火箭瞄準信息采集系統的方案。系統通過在主、副光電經緯儀目鏡後部加裝CCD成像裝置,將目鏡的景象輸出到信息采集處理顯示系統,通過有線電視系統傳輸到後端,火箭精瞄結果十分清楚地顯示到了各級指揮員面前。在射前15分鐘瞄準人員撤離後,發控臺操作手和上級首長可根據相應信息進行決策,從而提高了瞄準系統的可靠性,在國內航天領域首次實現了瞄準信息的可視化。 嚴格訓練、培養人才,做技術室建設的"有心人"。擔任技術室主任後,他始終致力於提高綜合試驗能力、加強室全面建設,狠抓試驗任務正規化管理、人才培養和科研課題開發工作,室全面建設 穩步上升。他註重室整體發展和個人長遠發展,把握個人能動要素,優化內在功能,有針對性地培養抓總、指揮等復合型人才。針對兼崗同誌怕負責任、怕擔風險的思想顧慮,加強人員崗位交叉訓練,使所屬人員在熟練掌握本崗位的測試原理和相應操作的前提下,學習了解其它相關崗位的測試原理和相應操作過程,增進系統間的了解與合作。同時,還通過交任務壓擔子的方式,讓壹般崗位操作手參與編寫校對規程、預案、原理圖冊及教材等課題,強化人員對操作規程的熟悉程度和專業技術水平。2005年年初,他利用試題庫、原理大圖、故障輔助圖冊、模擬訓練系統等,強化"壹專多能"、"嚴格質量控制"訓練。針對任務特點,組織人員編寫了《火箭艙內操作行為規範》、《火箭測試發射崗位職責》,為規範測試操作,杜絕差錯提供了保證。為解決人員對插頭操作不熟悉、容易出現操作差錯的現狀,他帶領人員將火箭上常用的90類128個插頭制作成了壹個模擬訓練臺,研制了高仿真的插頭插拔訓練裝置,組織操作人員成百上千遍地練習。在"壹船三星"任務測試中,沒有出現過壹次誤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