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中醫養生 - 高血壓腎病

高血壓腎病

我們知道高血壓是腎病的常見臨床表現之壹,而腎臟又是高血壓損傷的靶器官,持續存在的高血壓會加重腎臟負擔和降低腎功能,兩者之間易形成惡性循環。因此,需了解腎臟疾病繼發高血壓的機制,阻斷關鍵點,以打破兩者的惡性循環。

高血壓是指收縮壓 140mmHg和(或)舒張壓 90mmHg,腎臟損害引起的腎性高血壓在繼發性高血壓中最常見。腎性高血壓又分為腎實質病變引起的高血壓,如慢性腎炎、慢性腎盂腎炎、多囊腎等引起的高血壓,和腎血管性高血壓,如腎動脈狹窄引起的高血壓。

腎性高血壓有其自身特點,與原發性高血壓差別較大。腎實質性高血壓多發生於較年輕、有腎臟病史的患者,常伴有水腫、血尿或蛋白尿等癥狀,有些患者血壓嚴重升高,對降壓藥物的反應較差。腎血管性高血壓通常沒有水腫、血尿、蛋白尿等癥狀,血壓升高的程度很嚴重,降壓藥的治療效果也不好。

腎性高血壓還與腎功能狀態有關,隨著腎功能減退血壓趨於升高,90%的慢性腎衰竭患者存在高血壓,而高血壓持續存在會加速腎功能的惡化。但總的來說,腎臟疾病引起高血壓的機制主要有以下3點,了解了其中的聯系,有利於我們在選擇降壓藥時更有針對性。

(1)水鈉瀦留

腎臟是人體排泄水、鈉的主要器官。當腎臟患病、腎功能受損時,腎臟排泄水、鈉的能力下降,導致體內水鈉瀦留,引起血容量增加,進而出現高血壓。以此類原因為主的高血壓稱為容量依賴性高血壓。

(2)腎素分泌增多

對於正常人體來說,腎臟分泌適量的腎素不會引起血壓升高。當有腎臟疾病或腎動脈狹窄時,腎臟缺血,腎血流量減少,腎內血壓降低,刺激腎臟球旁細胞產生過多的腎素,腎素增多又會引起血管緊張素Ⅰ分泌增加,進而導致小動脈收縮,血壓升高。以此類原因為主的高血壓稱為腎素依賴性高血壓。

腎素依賴性高血壓,血壓升高的程度和持續的時間與腎臟的病變類型有關。急性腎小球腎炎時,血管發生痙攣性收縮而發生高血壓,但持續時間較短(壹般為2 3周),隨著炎癥消退,血壓可逐漸恢復正常。慢性腎小球腎炎時,由於血壓長期升高,導致全身小動脈尤其是腎小球入球動脈血管壁增厚,管腔變窄甚至閉塞,因此血壓升高持續時間較長,且血壓升高的水平較穩定。

(3)腎內降壓物質分泌減少

腎臟缺血時,腎內血壓降低,使腎內的降壓物質,如前列腺素、激肽釋放酶生成減少。因此,腎臟疾病時,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被激活,升壓物質增多,而擴張血管、降血壓的物質活性降低,結果導致血壓升高。

由此可見治療腎性高血壓,我們可以針對以上病因環節,首選利尿劑,如呋塞米、氫氯噻嗪、螺內酯、依普利酮等;腎素抑制劑,阿利吉侖等;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類(XX普利),如貝那普利、依那普利、培哚普利等;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類(XX沙坦),如厄貝沙坦、阿利沙坦酯等;直接擴張血管的鈣離子拮抗劑類(XX地平),如氨氯地平、左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