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中醫養生 - 清明節的傳統食物有哪些呢?

清明節的傳統食物有哪些呢?

 

清明節的傳統食物篇壹

 1.青團子

 清明時節江南壹帶有吃青團子的風俗習慣。青團子是用壹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接著取用這種汁同晾幹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制作團子。團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餡時,另放入壹小塊糖豬油。團坯制好後,將它們入籠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團子的表面,這便大功告成了。

 2.雞蛋

 民間習俗認為,清明節吃個雞蛋,壹整年都有好身體。清明節吃雞蛋其源起是先秦時代某些地區有禁火習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雞蛋是度過這壹時期的的食品儲備。

 3.暖菇包

 暖菇包是泰寧的傳統特色小吃。暖菇原料學名鼠曲草,又叫佛耳草,當地人稱為暖菇草。每年清明前夕,田間地頭長滿鼠曲草,毛茸茸、鮮嫩嫩的,正是采摘的好時節,也是制作暖菇包的好季節。

 4.子推饃

 “子推饃”,又稱老饃饃,類似古代武將的頭盔,重約250—500克。裏面包雞蛋或紅棗,上面有頂子。頂子四周貼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饃,形狀有燕、蟲、蛇、兔或文房四寶。

 5.薄餅

 廈門民諺有雲“清明吃薄餅”,意思是清明節壹家人在掃墓後要聚在壹起包薄餅吃。

 6.樸籽粿

 制作樸籽粿,首先將樸籽樹葉和果實(核)搗爛,與大米舂成粉末,然後發酵再配糖,最後再用陶模型蒸或梅花模型蒸熟而成。壹般樸籽粿有梅花型和桃型兩種,也有叫碗酵桃的。蒸熟的樸籽為草綠色,個個咧開嘴大笑,總是給人春天很美好的感覺。粿品呈淺綠色,味甚甘甜,據說吃了還可解積熱,除疾病。

 7.清明飯

 每逢清明節前夕,家家戶戶都要從野外采集各種供食用的青草藥,用來制作清明叛。

 8.棗糕

 棗糕又叫“子推餅”,北方壹些地方用酵糟發面,夾棗蒸食。他們還習慣將棗餅制成飛燕形,用柳條串起掛在門上,可以冷食,以紀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質。

 9.芥菜飯

 清明時節,閩東各地無論城鄉,大多有吃芥菜的食俗。據說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飯”可以終年不長疥瘡。也有在三月三,煮泥鰍面祭祖送人習俗。

 10.大蔥和蛋餅

 清明節,青島許多人家都要吃大蔥和蛋餅,寓意聰明伶俐,這個習俗壹直延續至今。

 11.饊子

 我國南北各地清明節有吃饊子的食俗。“饊子”為壹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叫“寒具”。

 12.艾粄

 客家人有句老話,叫“清明前後吃艾粄,壹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清明節客家人必備的傳統小食。

 

清明節的傳統食物篇二

 清明節的傳統寒食:青精飯

 又稱烏米飯,用糯米染烏飯樹法之汁煮成的飯,顏色烏青。青精飯原為民間食品,唐代即有。江蘇宜興、溧陽、金壇,南京和皖南壹帶農村每逢濃歷四月初八,多有人家用烏飯樹葉煮烏米飯,已成習俗。為寒食節的食品之壹。

 材料:糯米500克,南燭葉50克。

 做法:將糯米淘洗凈備用;南燭葉洗凈加水500毫升,煮半小時,去其葉渣取汁水煮糯米,用文火煮2小時左右,待米色變黑,熟爛後可即食用。

 功效:補益脾腎,止咳,安神,明目,烏發,適宜體質衰弱者食療調補。

 清明節的傳統寒食:寒食粥

 “寒食粥”源於春秋晉文公重耳追祭功臣介子推焚身之日的寒食節(古代的節令之壹,在清明前壹天)。由於寒食節與清明節相近,後來人們便融成壹個節令,衍化為清明祭祖掃墓的風俗而流傳下來,節日期間,百姓家家不許動煙火,需備麥粥等冷食,借此紀念。而寒食粥就是因寒食節而流傳下來的節日飲食。

 材料:白梅花5克,粳米80克。

 做法:將粳米煮成粥,再加入白梅花,煮沸兩三分鐘即可,每餐吃壹碗,可連續吃三五天。

 功效:梅花性平,能舒肝理氣,激發食欲。食欲減退者食用效果頗佳,健康者食用則精力倍增。

 清明節的傳統寒食:飴糖

 飴糖是以米、大麥、小麥、粟或玉米等糧食經發酵糖化制成的糖類食品,是古代寒食節的專備食品。“海外無寒食,春來不見餳”,“市遠無餳供寒食”,“簫聲吹暖賣餳天”,“粥香餳白杏花天”……從眾多的提到餳的寒食詩作中不難看出,古代過寒食節必須有餳食,沒有餳,根本不叫過寒食節。

 材料:高粱少量,米少量,大麥少量,粟少量,玉米少量。

 做法:將以上食材發酵即可。

 功效:味甘,性溫。能補中緩急,潤肺止咳,解毒。

 清明節的傳統寒食:杏酪

 又名杏仁茶,為寒食節中的另壹高檔食品,東晉孫楚祭介之推食品中便有杏酪。據《冊府元龜》記載,五代時後周廣順元年,太祖郭威曾作禦批宣示群臣,意思為壹些土特產取之民家,未免勞煩,率多糜費,今後不要再進奉。其中所列的土特產貢品中便列有懷州產寒食杏仁。

 材料:杏仁,糖桂花,大米,糯米,白糖。

 做法:將大米、糯米混合壹起洗凈,用涼水浸泡2小時;杏仁用溫水浸泡15分鐘取出,搓掉黃皮,洗幹凈與大米、糯米壹起加涼水250克磨成稀糊狀;涼水入鍋,用旺火燒沸,將稀糊倒入鍋中,沸騰5分鐘即成杏仁茶,隨即舀入桶中保溫。食用時,將杏仁茶盛入碗中,放上白糖和糖桂花汁便可。

 功效:能防止皮膚老化,防止色素及蝴蝶斑的形成,特別是硒和鋅能促進皮膚活性,保持青春,延緩皮膚衰老。

 

擴展閱讀:清明節吃雞蛋的意義

 在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我國民間有清明節吃雞蛋、碰雞蛋的習俗,每到清明,總有幾個小朋友願意碰雞蛋,碰雞蛋就是將兩個雞蛋對在壹起,互相捏,看誰能把對方的雞蛋捏破。因為不能吃熱食,所以這個遊戲成了小朋友們的最愛。

 倘若要探究清明節裏吃雞蛋、撞雞蛋的象征意義,其中應該還寄寓著人們對於生命、生育的敬畏之情。

 據相關專家介紹,清明吃雞蛋習俗,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

 專家稱,吃雞蛋,是源於古代的上祀節。人們為婚育求子,將各種禽蛋如雞蛋、鴨蛋、鳥蛋等煮熟並塗上各種顏色,稱“五彩蛋”,他們來到河邊把五彩蛋投到河裏,順水沖下,等在下遊的人爭撈、剝皮而食,食後便可孕育。現在清明節吃雞蛋象征圓圓滿滿。在農村的壹些地區,還有兒童之間“撞雞蛋”的習俗。倘若要探究清明節裏吃雞蛋、撞雞蛋的象征意義,其中應該還寄寓著人們對於生命、生育的敬畏與崇信之情。我國有些地區在清明佳節還有食蛋糕、夾心餅、清明粽、饃糍、清明粑、幹粥等多種多樣食品的習俗。

 清明節有吃雞蛋的習俗,而且雞蛋也是非常有營養的,不僅含有優質蛋白,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卵磷脂、固醇類、以及鈣、磷、鐵等營養成分。

 對於煮雞蛋,壹般建議用涼水煮七八分鐘為佳,盡量不要長期吃半熟的雞蛋,以免引起腹瀉等不適癥狀,而且壹定要適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