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心理衛生常識內容有哪些
幼兒心理衛生常識 1.幼兒最常見的心理衛生問題有哪些
壹、組織多種形式的遊戲 幼兒在遊戲中學習,在遊戲中成長。
可以說,遊戲對幼兒心理成長的促進作用是全面的。通過多種形式的遊戲,幼兒的各種動作協調能力、認知能力、情緒表達和控制能力、人格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二、鼓勵孩子與同伴交往 幼兒與成人的交往不能替代幼兒與同伴的交往。通過與同伴的交往,可以學到許多從成人那裏學不到的東西。
尤其對於壹些退縮、害羞的幼兒,應創造良好的條件,鼓勵他們和同伴壹起遊戲,教給他們如何更好地與人交往、如何恰當的表達和控制情緒以及如何處理內心焦慮和沖突,這對培養幼兒良好的人格特征有著重要的作用。 三、培養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 幼兒有很大的可塑性,這個階段應註意培養他們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
如讓他們學會自己穿衣服、整理玩具,註意飲食衛生,不吃零食,對人要有禮貌,不自私等。 四、培養其獨立性 家長在培養孩子獨立性時,要有耐心,不要因為孩子做不好或溺愛孩子就代替孩子做他們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另外,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的目標要壹致,評價要壹致,避免因為自己心情不好或者其他的什麽原因而對孩子的行為前後有不同的反應,壹種行為壹會兒鼓勵壹會兒反對,孩子會感到迷茫,不知道怎樣才是好的.。
2.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四大基礎是什麽
心理健康教育是圍繞心理健康開展的教育活動。
《心理學大辭典》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是: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識,樹立心理健康意識,了解簡單的心理調節方法,認識心理異常現象,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識。心理健康教育重點是學會學習、人際交往、升學擇業以及生活和社會適應等方面的常識。
心理健康教育要求立足教育,重在指導,遵循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其實踐性與實效性;堅持根據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面向全體學生、關註個體差異和尊重學生等教育原則,做到科學性與針對性相結合,***性與個性相結合,尊重、理解、真誠與威嚴相結合,預防、矯治與發展相結合,輔導與主動參與相結合,助人與自助相結合。
3.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應註意哪些問題
心理學家經過長期研究認為,兒童時期是培養健康心理的黃金時代,各種習慣和行為模式,都在這時奠定基礎,如果有壹個好的開始,將來可使孩子們的品德智力得到健康的發展;如果在此時忽略了孩子的心理衛生,那麽,希望孩子成人後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就比較困難,甚至是不太可能的了。 所以,作為父母應十分重視用正常的心理原則來訓練兒童。那麽,年輕的父母們應該註意些什麽呢?
1)不過分地關心孩子:過分關心容易使孩子過度地以自我為中心,認為人人都應該尊重他,結果成為自高自大的人。
2)不要賄賂孩子:要讓孩子從小知道權利與義務的關系,不盡義務不能享受權利。
3)不要太親近孩子:應該鼓勵孩子與同年齡人壹起生活、學習、玩耍,這樣才能學會與人相處的方法。
4)不要勉強孩子做壹些不能勝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來,強迫他們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5)不要對孩子太嚴厲、苛求甚至打罵:打罵會使孩子養成、膽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甚至導致反抗、殘暴、說謊離家出走等異常行為。
6)不要欺騙和無謂地恐嚇孩子:嚇唬孩子會喪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性,以後的壹切告誡,孩子就不會服從了。
7)不當眾批評孩子:不要在小夥伴面前當眾批評或嘲笑孩子,這會造成孩子懷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損害孩子的自尊心。
8)不要過分誇獎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績,略表贊許即可,過分誇獎會使孩子沾染沽名釣譽的不良心理。
9)不要對孩子喜怒無常:這樣會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緒不穩,膽小畏縮。
10)要幫助孩子去分析他所處的環境:幫助孩子解決困難,而不是代替他們解決困難。應教會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當然,要讓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不但要給予他們良好的教育,每壹位做父母的更要給他們做出良好的榜樣。
4.幼兒教育活動中應註意哪些心理衛生要求
他們的心理狀態、心理品質、適應能力、人際關系等都會在各種教育活動中有所反映,而且某些心理障礙和癥候行為,也常常會在教育活動的自然狀態下表露出來,這不僅能使教師更廣泛、更真實地掌握幼兒的心理健康,而且有助於及時采取預防性措施來提高幼兒的心理健康水平。
因此,可以說,各種教育活動是幼兒園心理衛生工作最主要的陣地,為了更好地促進幼兒心理的健康發展,除了進行壹些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和心理咨詢輔導外,更應重視在幼兒園的各種教育活動中的心理衛生工作。 那麽,在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我們應該註意哪些心理衛生要求呢?我們認為,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應註意以下的壹些心理衛生要求: 壹、教師要以積極的情緒去帶動幼兒的情緒向積極的方向發展 由於幼兒年齡小,他們在情緒的發展方面具有很大的易感染性,即他們的情緒很容易受到別人情緒的影響。
在我們的調查中發現,在幼兒園的各種教育活動中,壹些教師所帶的班級總是很沈悶,而另壹些教師所帶的班級則很活躍;進壹步調查則發現,造成上述竭然不同的班級主流心理氣氛與帶班教師平時的主流情緒有密切的相關:壹個極端沈悶、憂郁、神經質的教師是很難帶出壹個心理主流氣氛活躍的班級;而心理主流氣氛活躍的班級的帶班教師都是那些活潑開朗、積極向上的教師。 因此,為了能給幼兒以積極的影響,我們幼兒教師,無論妳是外向的還是內向的,在組織幼兒活動之前壹定要首先調節好自己的情緒,特別是當我們在工作生活中碰到不如意的事時,更需要調節好自己的情緒,努力爭取在組織幼兒的每壹次活動時,都能以積極的情緒去帶動幼兒、感染幼兒,以促進幼兒的心理健康發展。
二、盡量避免自己人格中的“美中不足”對幼兒心理的健康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在當今的幼兒園,絕大多數的教師是女性,女性在人格方面有許多優勢,也有不少的劣勢。就健康的教育影響而言,壹般的女教師在教育活動中,應多些果斷、勇敢、堅毅及動作的力度等。
因為作為教師,其人格本身也是壹種教育影響和教育力量,並且無時無刻不在起作用。實踐證明,我們教師的壹些心理(不管是健康的還是不健康的)是可以“傳染”給幼兒的,比如,有壹個教師在打開腳踏風琴時,突然發現裏面有只小老鼠,她驚恐萬分,並發出壹聲尖叫;後來老鼠跑出來了,個個小朋友見了那只小老鼠也都驚恐萬分,再後來所有的小朋友都像那位教師壹樣,慌裏慌張地躲開那只小老鼠,甚至有好幾位幼兒跌倒在壹起。
相反,如果見到那只小老鼠時,我們教師能鎮定自若、勇敢地拿起掃帚追打那只小老鼠,那麽許多幼兒壹定會像教師壹樣追打那只小老鼠。可見我們教師的心理健康對幼兒心理的發展影響是很大的。
所以我們教師要不斷地努力完善自己的人格,以便能給幼兒以健康的影響。 三、為幼兒創造壹個寬松、愉快、和諧的心理環境 這樣的環境應是壹個充滿愛的、相互尊重、相互關心的環境,是允許失敗,允許犯錯誤的環境。
因為幼兒經驗不足,能力有限,失敗和犯錯誤都是難免的(從另外壹種角度說,失敗和犯錯誤也是幼兒成長所必需的),如果不允許幼兒失敗和犯錯誤,將會使他們生活在壹種無形的壓力之中,這將不利於他們的心理健康。同時,這樣的環境應該是不存在任何外在壓力的,這對幼兒的心理健康也是十分重要的。
我到壹所幼兒園調查時,曾有壹位園長向我誇她們的壹位“優秀教師”在組織和管理幼兒方面“如何如何‘有方’”,她說,不管怎麽“亂”的班級,只要讓她們這位“優秀教師”去“整理”,她不久便能把小朋友們“鎮住”,只要她在教室門口壹站,小朋友們就會變得乖乖的――壹動不動地安坐好……從心理衛生角度來看,這位“優秀教師”的出現,對所有的幼兒來說,都是壹種不幸!我由衷地希望,我們的幼教界少些這樣的“優秀教師”,因為這樣的“優秀教師”會在心理方面給幼兒壹種無形的壓力,使幼兒常常處於壹種被壓抑的緊張狀態,這對幼兒的心理健康是十分不利的。 四、正確運用評價這壹教育手段來促進幼兒心理的健康發展 (壹)多些積極性評價,以期產生教育上的期望效應。
幼兒的自我評價主要是受成人評價的影響,教師在各種教育活動中,經常給幼兒以積極的評價,有利於他們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和積極向上的心理,有利於他們的健康成長;相反,經常給幼兒以消極的評價(如罵幼兒是笨蛋)。久而久之,幼兒也就覺得自己不行(是個笨蛋)。
(二)多些縱向評價,少些橫向評價。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就會發現,每個幼兒每天都有新的進步,在評價幼兒時,我們應多肯定他們每天的進步,這樣有利於幼兒的不斷進步;相反,我們如果僅僅重視橫向評價,經常拿“落後”的幼兒與“先進”的幼兒比較,那麽“落後”的幼兒永遠不會有受表揚的機會,這樣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是十分不利的。
比如,有個中班的幼兒叫黃小勇,各方面都不錯,可就是不大會拍球。我們第壹天在幼兒園見習時,叫他拍球,他就是不敢拍,因為他拍得不好。
第二天,在我們的鼓勵下,他終於能連續地拍了8下,正當我們為他的進步而高興的時候,原班的壹位老師走過來,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