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中醫養生 - 簡答題:淺談人的全面發展學說

簡答題:淺談人的全面發展學說

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學說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於教育學的最重要、最直接的貢獻是他們關於人的全面發展的學說。這壹學說是我國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制定教育目的的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的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的主要內容可以歸納為以下兩個方面。

壹、“人的全面發展”的具體內涵

這裏所謂“人的全面發展”的具體內涵,是指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尤其指馬克思和恩格斯對“人的全面發展”概念的具體界定。

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以下兩個層次上談論人的全面發展的。

(壹)指勞動能力的全面發展

馬克思指出:“我們把勞動力或勞動能力理解為人的身體即活的人體存在的,每當生產某種使用價值時就運用的體力和智力的總和。”因此全面發展的人必須克服由於舊的社會分工造成的智力和體力的分離,避免“某種智力上和身體上的畸形化”,擺脫那種“極度地損害了神經系統,同時又壓抑肌肉的多方面運動,侵吞身體和精神上壹切自由活動”的勞動狀況。所以,“片面發展”首先是勞動過程中體力和智力的分離和對立,而“全面發展”則是指在勞動過程中實現體力和智力的充分運用和發展,實現體力和智力在充分發展基礎上的完整結合。顯然,在現代社會,這個過程已經開始,但這個過程的完成,則有待於社會生產更高度的發展和社會制度的更高水平的完善。

(二)指克服人發展的壹切片面性,實現人的個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的發展

馬克思認為,在***產主義社會,由於社會生產的高度發展,迫使個人奴隸般服從分工的狀況已經消失,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差別也已不再存在的情況下,社會成員能夠自由和全面地發揮他所擁有的各方面的才能。這種人通曉整個生產系統,可以根據社會需要或個人的愛好“輪流從壹個生產部門轉到另壹個生產部門”。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們合著的《德意誌意識形態》中曾經這樣生動地描述過***產主義社會全面發展的理想人格:“在***產主義社會裏,任何人都沒有特定的活動範圍,每個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門內發展。社會調節著整個生產,因而使我有可能隨我自己的心願,今天幹這事,明天幹那事,上午打獵,下午捕魚,傍晚從事畜牧,晚飯後從事批判,但並不因此就使我成為壹個獵人、漁夫、牧人或批判者。”

馬克思對於人的個性自由和全面發展的憧憬雖然是指向***產主義階段的,但是馬克思同時堅定地認為:“人的類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覺的活動。”所以,不同歷史階段應當理解為人的個性全面、自由發展的逐步實現的過程。個性自由和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的靈魂。20世紀末我國推行的素質教育實質上是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的具體實踐。

二、人的全面發展的社會歷史條件

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的全面發展學說不僅在理論建設上有重要的貢獻,而且對於所有有關人的分析的思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論啟示。馬克思、恩格斯對全面發展的人和全面發展的教育的所有論述都是徹底的唯物主義的,都是建立在對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和其他社會歷史條件的客觀分析基礎之上的。所以,要對人的全面發展理論有壹個正確全面的理解,就不能不看到這壹發展的社會歷史條件。

(壹)社會生產力及其決定的分工狀況是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前提

按照馬克思的觀點,只有機器大工業時代到來,生產的知識含量和生產崗位的流動性增加,人的全面發展才成為社會發展的迫切和客觀的需求,才具有壹定的可能性。而只有當生產力的發展達到消滅壹切分工的基礎,個人和整個人類的真正的全面發展才會徹底實現。當然,馬克思也指出,機器大工業在資本主義社會也會導致工人階級的片面發展,所以僅僅憑借生產力的發展不能解決全面發展的所有問題。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的徹底性的主要表現是揭示出了人的發展的物質基礎。這就是說,僅僅依靠精神的力量去解除精神上的束縛是徒勞的。只有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進行物質基礎的變革,才可能真正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馬克思、恩格斯曾經說過:“個人怎樣表現自己的生活,他們自己也就怎麽樣。因此,他們是什麽樣的,這同他們的生產是壹致的——既和他們生產什麽壹致,也和他們怎樣生產壹致。因此,個人是什麽樣的,這取決於他們進行生產的物質條件。”

(二)社會關系是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條件

社會關系之中最為重要的構成部分是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對人的發展的制約不僅表現在生產關系決定了誰掌握著發展所需的物質和精神條件,以及如何利用這些條件使哪壹部分人得到發展上,也表現在生產關系還決定了使有條件得到發展的人朝什麽方向發展上。在階級社會中,統治階級總是利用自己的統治地位把生產力發展所創造的壹切條件據為己有,總是將從事社會管理、科學文化和精神生活的權利以及教育權和受教育權據為己有,從而占有優先發展自己的特殊權利。所以,壹方面馬克思、恩格斯談到了機器大工業為人的全面發展創造了可能性,要求資產階級的學校教育為工人子女提供較為全面的教育;另壹方面他們又清楚地洞察到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的制約,在與意識形態聯系緊密的德育和美育等價值觀教育方面,對資產階級的學校教育不抱任何幻想。正如真正的全面發展要求生產力上的根本變革壹樣,人的全面發展同樣需要社會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的根本變革。

(三)教育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

人的全面發展是整個人類全面發展的總趨勢和總目標,也是教育活動的總目標。在社會生產發展允許的條件下,教育只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途徑之壹,但卻是最重要的途徑之壹。學校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不僅是貢獻於每壹個教育對象個體,也是對整個人類全面發展歷史進程的巨大推動。所以,教育活動的改造與物質基礎的變革、社會制度的變革壹樣,都是人的全面發展目標實現的重要條件。而將人的全面發展理論作為制定學校教育的教育目的的指導思想是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要求。

看到全面發展的社會歷史條件,對人的全面發展理論有壹個正確全面的理解,對於我們今天正確看待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的指導意義十分重要。根據馬克思的觀點,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機器大工業社會壹樣,都具有克服人的片面發展的壹定的物質條件。人的全面發展並不神秘,在現階段就有在壹定程度上實現的可能性。所以,社會主義的教育目的必須反映人的全面發展的歷史趨勢和根本要求。但是,社會主義社會並沒有馬克思所描述過的***產主義高級階段所具有的優越的社會條件。因此將人的全面發展做極端理想化的理解是違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則的。

我們認為,在社會主義社會,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結合以及人的全面發展,要經歷從逐步消滅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分離、逐步縮小和消滅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本質差別,到(***產主義社會)最終實現兩者的完全結合這樣壹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分離不僅存在,而且在某些方面還會繼續擴大。但正是這壹分離會加快逐步消滅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對立、縮小和消滅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本質差別的歷史進程。因為在相當長的歷史中,腦力勞動者仍然只能是少數,只有承認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差別、尊重腦力勞動者的創造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推進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的發展——最終為消滅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本質差別創造前提條件。

對於中國及中國教育而言,壹方面,整個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應當以受教育者的全面發展作為社會主義教育的根本目標,另壹方面我們也應當清醒地認識到,中國仍然是壹個農業人口占人口總數80%的農業國,最原始的手工勞動與最尖端的高科技產業同時存在,生產力總體水平相對落後而且極不平衡。培養壹大批不同層次的現代化建設所急需的專門人才同樣是中國教育的重要使命。所以,不能脫離國情對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做不切實際的界定。馬克思曾經指出:“‘人’類的才能的這種發展,雖然在開始時要靠犧牲多數人,甚至犧牲整個階級來實現,但最終會克服這種對抗,而同每個人的發展相壹致;因此個性的比較高度的發展,只有以犧牲個人的歷史過程為代價。”從壹定意義上說,人的發展的這種迂回或復雜性仍然存在。對此,我們必須有清醒的認識。

(《小學教育學》黃濟等主編)

《小學教育學》黃濟等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