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俗:張元林
說起織裏人只會做生意,其實不盡然,眼前就有壹位做學問的。他就是張元林,現任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教授。 走南闖北織裏人 織裏有支鎮歌叫《走南闖北織裏人》,寫的是織裏人壹根扁擔、兩只布包闖天下的事。張元林也是壹位闖天下的織裏人。2000年7月19日,筆者到織裏鎮做社會調查,正遇張元林從美國回家探親。 這天中午,在鎮宣傳辦同誌的安排下,我們采訪了他。張元林是湖州城區織裏鎮太湖嚴家土鬥村人。七十年代中期,他中學畢業,當上“赤腳教師”,恢復高考後,他又上了“工農兵大學”,畢業後在煤山中學任教。不久恢復高考制度後,他考上杭州大學,畢業後分配在廣州海洋生物研究所。在廣州海洋生物研究所,張元林在研究環境保護課題上取得了優異成果。他總是對自己要求很嚴,白天,在研究室工作,夜晚,幹完家務活就坐在寫字臺前閱讀資料,直至午夜。朋友問他,為什麽要這樣苦熬自己,他笑笑說:“壹種緊迫感時刻在驅使著我,‘文革’使我們失去了10年寶貴時間,那是壹筆痛苦代價啊!多虧了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多虧有了好政策,不拼不行啊!”功夫不負有心人,尤其是他的英語水平經過自己努力達到翻譯水平,80年代中期,曾代表中方到印度尼西亞訪問。但成績屬於過去,張元林開始了新的追求。他對記者說,人只有不安現狀,才能充滿信心地走向未來。他沒有比別人更多科研優勢,只是爭分奪秒、不舍晝夜地向科學殿堂默默地跋涉。1988年,他自費到美國深造,當上了“洋插隊”,兩年後,獲博士學位。回憶往事,張元林說:“說起來很短,期間的艱辛卻是那麽漫長。在美國,尤其是我們作為第壹代中國移民,確實是很苦的。創業的路上,跟我們織裏做生意稱“大款”這些人壹樣,酸、甜、苦、辣都有。” 改革開放走對了 張元林深有感受地說,到了國外,才意識到家鄉的親切;回到織裏才有到家的感覺。這次回家是出國以來的第二次。記得1991年回織裏,那時的織裏鎮不過1—2萬人口的小鎮,現在的織裏已是初具規模的城鎮了,這可以說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壹個縮影。從上海坐車壹路過來,確實感到 *** 視察南方講話之後這10年中國發展很快,已經走上了強盛之路。我們在美國,作為海外遊子,都有壹個心願,希望自己的國家強盛起來。有了壹個強大的國家,才有海外華人的地位。特別是1999年5月份發生在科索沃的事件,這次,慣用壹些謊言來蒙騙世人的美國人,在許多公開場合向中國 *** 和人民道歉,連美國總統克林頓也出來道歉,這在美國歷史上是沒有的。據我所知,美國從來不向別人道歉,更沒有賠過款,這次是既公開道歉,又賠了幾千萬美元。這件事說明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當然,他心裏有鬼,但說明中國確實強大了,使我們海外遊子感到壹個強大的中國在崛起。這次,我看到織裏的變化太大了,上海浦東更不用說。這種發展速度在世界上是獨壹無二的。浦東可以說是中國又壹個城市,實際上浦東、浦西是兩個上海。所以,我總的感覺改革開放這條路是走對了。我相信,這次機會我們是抓住了。中國的改革開放是沒有退路可言,而要繼續走下去。再過二十年,中國應該是非常強大了。 說起湖州的發展 張元林教授十分關心湖州的經濟建設。當聽到湖州的許多絲綢紡織廠家讓人家“兼並了”時,他直言不諱地說,這讓人感到非常遺憾!湖州是絲綢之府,歷史悠久。我相信,這壹失利主要原因在技術上和經營方式上。經濟全球化已經來到,它帶來機會,也帶來競爭、帶來挑戰。挑戰對湖州來講是主要的。經濟全球壹體化帶來的結果是優勝劣汰,說實在壹點是壹種競爭的機制。所以,我們湖州,要看到自己的比較優勢在哪兒,象紡織產業,如果管理好、技術好,是不會被淘汰的。湖州要參與競爭,就必須放開。只有放開,讓強的進來了,才知道人家是怎麽“強”的。要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湖州應當發揮自己的優勢。 據我所知,湖州的“湖筆”是很有名的,但是,隨著計算機的運用和發展,今後人們慢慢地不用手寫字了。要仿宋字體,要彩色的,電腦壹按就出來了。因此,湖州要在傳統基礎上,建立新的優勢產業。像美國就有許多小城鎮,有自己的非常好的拳頭產品。像信息軟件,我們湖州要做壹些。要抓人才,生意做起來了,就有幾個拳頭產品。湖州人的智商是高的,要建立競爭的機制。要充分利用海外資源。如今,在美國留學的就有100多位湖州人,各行各業人才都有,這個資源就可以利用。這裏,暢通的渠道就很重要。要做好規劃,要他們做些什麽?特別是壹些高科技,他們很大壹部分是在世界前沿的。應該說,湖州華僑對家鄉發展是很關心的。總之,經濟全球壹體化,湖州應當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做好“海外資源”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