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被含醒是什麽感覺
說到上朝,大部分人都會在腦海當中勾勒出壹個宏大的場面,皇上身著盛裝高高在上,正經危坐在龍椅,看著朝堂之下,衣冠整潔的文武百官分列兩邊,滿滿的儀式感。太監捏著嗓子高喊,有事啟奏,無事退朝,然後緊接著就是壹幫大臣的舌戰群儒,事實真的如此麽?
清朝大臣上朝之前都不吃早飯,甚至連喝水也要控制量,沒有體力怎麽有心思去吵架?究竟是什麽原因讓大臣們不敢吃早飯,而是在口中含上壹片人參呢?
壹、早朝制度自古以來,皇帝上早朝就已經成為了壹個約定俗成的事情,壹位皇帝盡不盡責,就看他勤不勤政就可以了,如果不上朝就會被認為成昏君,正如白居易所寫,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明代的嘉靖萬歷二人就是因為十幾年不上早朝,被後人辱罵。
清代的朝會並不是想象的這麽簡單,朝會分為大朝、常朝(禦門聽政)大朝每年會舉辦三次,大朝是壹種純為禮節祝賀的朝會制度,主要在重大節或者登基大婚來舉辦,主要目的是體現國家禮制類似現在的國慶,為了彰顯自己國家的軟實力和文化底蘊。
皇帝在太和殿,接受王公、文武百官的參拜,慶賀,常朝是為了處理日常政務,努爾哈赤規定五日壹次,與群臣探討國家要事,研究歷代王朝興衰的原因。後來太宗皇太極規定每月有三日禦門聽政,並開始制定儀註。
直到乾隆、康熙、雍正祖孫三代執政的時期,勤於政事,要求日日上朝,其余清朝皇帝只要求每月禦門聽政即可。禦門聽政通俗來講就是現在的辦公會議,常常在早上舉行,又被稱為早朝。
康熙皇帝規定禦門聽政必須每天舉行,各部院大小官員每日清晨,到午門集合,並且設有官員負責糾參失儀官員,遲到的官員是要受到申斥或者處分的,康熙帝可謂是愛崗敬業第壹人,自14歲執政起,幾乎天天上早朝,他認為這是了解國家現狀的最好方法。
當康熙步入中年,大臣們害怕龍體欠安,紛紛諫言講日日早朝改為隔幾天壹早朝,卻被康熙所拒絕,並說三十年如壹日的早朝已經成為習慣,若是更改,會心存不安。康熙壹生日日早朝堅持了五十年之久,無論寒暑,都會親自執政,康熙可謂是歷史上最盡責的壹位皇帝。
但是真的有必要天天上朝麽?並沒有,早朝的目的就是君臣之間溝通天下事,但是很多事情都是不適宜在朝廷上說的,尤其是軍事方面,再者,很多事情在上朝的時候不能解決,需要各個部門的溝通商議才能定奪,皇帝上朝並不能解決什麽實際問題。
換壹個思路,清朝發明了奏折,而它的作用就是保密性強,可以和皇上單線溝通,不容易泄密。日日上朝多半是為了壹種禮儀,滿足皇帝君臨天下的感覺。
二、含人參的原因人參片便於攜帶,味苦,有很好的降逆止嘔的作用,也大幅度的減少了由於沒有吃早飯引起的幹嘔。人參也有很好的強壯作用,可以應對與短期內的體力大量消耗,可以改善人體機能,解決無力乏力的問題。也可以對心慌心悸有壹定的作用,是壹味不錯的補藥。
古代官員五更就要上朝,往往四更天的時候就要從被窩裏爬出來,時間久了,自然知道這個小妙招,所以每每上朝之前都會在口中含上壹片人參來補充上朝時的能量補給。
大臣早上都是不吃早飯就去上朝的,壹是因為幾乎淩晨就要從家中出門,夜宵還沒有消化完就要吃早餐,實在沒有食欲來吃,若是吃,就要早起,壓縮本不充足的睡眠,這樣看來為了保持上朝時候的清醒,必須要保證睡眠足夠,所以不會去吃早飯。
第二就算是食欲大增,準備吃早餐,大臣們也沒有這個膽量去吃,這是為什麽呢?因為上朝並不是壹個速戰速決的事情,需要聽各個部門匯報,若是大學士還要被留下來探討奏折的重要事項,人有三急,萬壹這時候突然有點想法,那便是大不敬的行為。
試想壹下,妳顫顫巍巍的舉起手,皇帝點到妳的名字“愛卿可有事情要奏”妳敢說出來“臣想出恭”如果真的敢說出來,不就是明擺著不想活了,已經做好被株連九族的準備了嗎,再換壹個方面講,就算皇上讓妳去了,妳在這偌大的皇宮也找不到如廁的地方。
為了防止想要如廁,大臣們不但不會吃早飯,還會提前排泄幹凈,要真是在上朝的過程中有這個想法也只能忍耐。但是早朝的時間不固定,有時候長有時候短,滴水不進,油鹽不進,這讓體力很難支撐,所以為了不出洋相,同時能補充體力,只能在口中含上壹片人參。
口含人參不僅可以補充好體力,還可以幫助大臣保持頭腦清醒,所以人參片就已經成為了大臣們的上朝必備品,雖然在上朝時候吃東西也是對皇上的不尊敬,但是皇上體恤大臣們上朝的辛苦,也就黑不提白不提,睜壹只眼閉壹只眼過去了。
總結作為皇帝實屬不易,壹國之主需要處理的事物很多,但是也需要顧慮到大臣們,在古代京城當官實屬不易,不僅僅要挨餓,還要與正常的生理問題所抗衡,迫不得已出此下策,口中含著人參來補充體力,滿足大半天的熱量供給。
從古至今,沒有壹個職位是輕松容易的,活在當下,更應該慶幸少了許多不必要死板的規章制度,交通上也便利了許多,這些都是先人壹點壹滴打拼出來的,更要去珍惜,堅持先人的思路,創新繁榮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