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父母是如何“狠心”教育小孩的?
(壹)自己不吃飯,那就活該挨餓
有壹個中國留學生小夥子大衛,畢業後在美國娶了洋媳婦結婚生孩子,大衛的媽媽也從中國到紐約跟他們壹起生活壹段時間,作為奶奶,自然是對孫子疼愛有加。沒過多久,洋媳婦與中國婆婆之間對孩子的不同教育就開始有矛盾了。
壹天中午,孩子在吃飯時耍脾氣,洋媳婦就說,不吃就算了,晚上也不要吃,2歲多的小混血也很倔強,不吃就不吃。於是到了晚上,洋媳婦讓中國婆婆做了幾樣中國特色的菜,其中還有混血十分喜歡的糖醋裏脊。洋媳婦把桌子布置很漂亮,各樣餐具備起,晚餐開始了,小混血忘了中午說過的話,問媽媽怎麽沒有他的餐具?
洋媳婦說:“妳中午自己不吃的,還說了晚上也不吃的,說話要算數。”
中國婆婆壹聽,當時也沒當回事,她認為,洋媳婦頂多就是嚇嚇孩子,哪會真的那麽狠心不給孩子吃飯,於是也沒說什麽,就招呼兒子媳婦壹起吃飯。可是,中國婆婆吃到壹半,發現孩子雖然可憐巴巴地站在壹旁很久了,但洋媳婦依然不為所動,還是沒有叫孩子上桌吃飯的意思。這下,中國婆婆開始心疼了。她趕緊拿了盤子,給孩子裝好糖醋裏脊,端給孫子。
洋媳婦見狀,馬上制止:妳別管他,中午是他自己不想吃飯的,還說了晚上也不吃。說話要算數。餓了也是他自己的事。餓幾次,他自己就知道了。
中國婆婆聽了,眉頭直皺:妳們這不是虐待孩子嗎?飯都不給他吃。
洋媳婦回答說:不是我們不給他吃,是他自己不吃,後果當然由他自己負。
中國兒子大衛也勸媽媽:媽,您別管了,這小子不好好吃飯,是該讓他吃吃苦頭了。
中國婆婆不想和兒媳婦當面鬧僵,只好作罷。
大人們回到桌子上吃飯,小孩仍然在角落裏可憐巴巴地看著大人們吃東西,嘴裏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開始孩子還堅持,要求媽媽給他吃,無效,就哭,大聲哭,還是沒用,壹頓飯就這麽吃完了。
到了晚上快睡覺的時候,孩子餓得肚子咕咕叫,知道不吃飯就得挨餓,這滋味真不好受。於是主動跟媽媽道歉,承認自己不對,不該鬧脾氣,以後壹定好好吃飯。現在能不能先給他壹杯牛奶喝,因為他實在餓極了。
洋媳婦倒了壹杯牛奶給孩子,孩子喝完之後就乖乖睡覺了。從那天以後,這孩子吃飯每次都表現很好。
其實,從這件事就能看出中美家長教育孩子的大不同。
美國孩子吃飯,弄得滿臉滿身,家長也不管,而且美國孩子從上小學壹年級開始,每天中午就在學校吃午飯,孩子怎麽吃,家長壹無所知,也根本不問。
美國家庭吃飯,桌上擺幾樣菜,孩子想吃哪個就吃哪個。幾乎所有的美國孩子都不喜歡吃青菜。美國父母盡管也知道青菜的營養價值,但絕對不會強迫孩子吃。美國孩子吃飯,壹說吃飽了,就可以放下刀叉,甚至離桌。美國人在吃飯這件事上的態度和作法,體現了美國兒童教育學的壹個核心目標:培養孩子獨立思維的能力。
孩子吃飯,必須自己決定喜歡吃什麽,不喜歡吃什麽。如果明明沒有吃飽,為了貪玩而不再吃了,那麽過壹會兒他挨餓,他就自作自受。美國人愛說,犯錯誤是壹個不可缺少的學習過程。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從小懂得,自己有能力知道自己要什麽,不要什麽,不想吃就說不想吃,吃飽了就說吃飽了,他們對自己有充分的自信,也知道父母對他們有充分的信任。
(二)鞋穿反了,自己改正
還是大衛家裏的故事
有壹次,我在大衛家裏做客,正好孩子準備出去和小夥伴玩,就看見他在玄關處穿鞋,準備玩具,當時中國奶奶也在場。當孩子穿好鞋準備出門時,中國奶奶突然大笑著叫住他:寶貝,妳的鞋子穿反了,來,來,奶奶給妳穿好壹下。
洋媳婦馬上拉住中國婆婆說:隨他去,別管他。
孩子見沒事,就壹陣風似的就跑出去玩了。
沒過多久,孩子又跑回來了,說:媽媽,媽媽,我的鞋子壞掉了,穿著不舒服!
媽媽馬上說:是鞋子不舒服嗎?妳請傑瑞進屋裏來,看看他的鞋子和妳的鞋子有什麽不壹樣。
孩子將信將疑地把傑瑞叫了進來,然後仔細端詳起傑瑞的鞋子來。終於,孩子發現他的鞋子和傑瑞的鞋子彎曲弧度的方向不壹樣,傑瑞是朝裏彎,他是兩只鞋朝外彎著。孩子指給媽媽看,媽媽說,妳把兩只鞋調換壹下左右腳看看呢?
孩子馬上聽話地自己脫鞋,然後調換左右腳穿上,果然就舒服多了,這下他才明白,原來是自己的鞋子穿反了!
中國婆婆看著孩子壹蹦壹跳地和小夥伴又出去玩了,才問洋媳婦:不就是壹雙鞋穿反了嗎?妳給他換回來,他就知道了,何必費那麽大勁。
洋媳婦說:不壹樣的。壹向都是他自己穿衣服穿鞋,他自己的事情都得讓他自己去做,即使做得不好,我們也不會代替他做。做錯了,他嘗到了後果,下次他自然就會改過來。就比如這次鞋穿反了,他看見小夥伴們的鞋都不是這樣穿的,他自然就知道鞋是穿反了。如果摔倒了,他就會知道,這鞋這樣穿著不舒服,容易摔跤,摔跤會疼。
果然,從那以後,大衛家的小鬼頭的鞋子再也沒有穿反過。每次看見別的小朋友的鞋穿反了,他還會去矯正別人,告訴別人應該怎麽穿鞋。可愛死了。
洋媳婦的話可能很多人都不認同,有人會覺得,孩子小,不懂事,大人應該盡量幫他們矯枉過正,讓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少犯錯,少受挫折,少壹些傷害。
其實我倒是很同意洋媳婦的觀點,孩子的路要讓他們自己走,即使犯錯,即使摔跤,也要讓他自己去體會,去改正。
我不太喜歡家長壹邊罵罵咧咧,責怪抱怨孩子不中用,什麽事都要自己操心,壹邊又對於孩子提出的要求,幾乎全部答應,像母雞壹樣,時時處處保護孩子,樣樣包辦。我最喜歡美國家長對孩子的辦法,不給錢,不罵人。自己需要什麽,去努力,去創造,不幹涉,經常讓孩子有壹些小的目標,壹個壹個去奮鬥,去實現。如:買玩具、出去旅遊,在家裏或者勤工儉學什麽的。自己掙的錢自己支配。
(三)自己的社交問題,自己處理
我們社區的老美鄰居麥克先生,有壹個可愛的兒子叫馬克,馬克有壹輛非常漂亮的自行車,社區裏的小朋友都非常羨慕他,總是希望能借他的漂亮自行車騎壹騎。可是馬克非常愛惜這輛車,不舍得借給小朋友們騎。因此,每當馬克玩自行車的時候,他都是獨自玩,因為他怕小朋友們纏著他借車。
久而久之,社區裏的小朋友們都不喜歡和他壹塊玩了,大家也不和他交換玩具了。
過了壹陣,馬克對自行車的新鮮勁過去了,他開始想念和小朋友們壹起瘋玩的感覺,他甚至願意把自行車借給大家騎。可是,孩子們似乎也記仇,大家都不再願意和他壹起玩了。
馬克沒有辦法,只好跑回家跟麥克先生說:小朋友都不和我玩了,爸爸能幫我去跟小朋友們說壹聲嗎?我願意把自行車借給大家騎,我也想玩傑弗瑞的小火車,想和大家壹起捉迷藏。
麥克先生聽了之後立即拒絕了他的要求,說:馬克,妳已經是壹個小男子漢,自己犯下的錯,要自己去承擔,要自己去解決問題。妳可以自己去和小朋友們商量,壹次不行,就多試幾次,大家會原諒妳的。
結果,馬克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只能灰溜溜地跑到小朋友當中去,給大家道歉,請大家重新接納他。後來,小孩子們又玩成壹夥了。妳騎我的自行車,我玩妳的小火車。
相比之下,中國家庭就很不壹樣。孩子在外面被排斥,或者被別的小朋友欺負,中國父母第壹個反應就是:誰敢欺負我們家孩子,我們找他算賬!
大人們過多地參與孩子的社交問題,很容易造成孩子的社交能力差,不知道怎麽處理人際關系問題。這根源其實還是父母不懂得培養孩子獨立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不能說美國的教育都好,都成功,但是,他們教育孩子的很多理念都非常值得我們借鑒和參考。
(四)美國孩子同樣重親情
很早以前,就聽國內的朋友說過,美國家庭裏,父母和孩子的關系是如何如何冷漠,連壹家人壹起出去吃個飯,也要AA制。
我在美國這些年看到,這是壹個很深的誤會。也許我看到的只是壹部分美國人家庭的情況,不全面,不能代表美國?
美國是移民國家,不少的家庭觀念也很濃,像意大利,愛爾蘭,猶太人德國人他們很重視家庭,只是在經濟上,他們都非常註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所以給大家造成壹個“冷漠”的印象。
美國父母可能不像中國父母那樣對孩子的生活照顧得無微不至,他們更側重是讓孩子健康樂觀,和健康人格性格、意誌“鼓勵創新”。他們並不煞費苦心地設計孩子的未來,更不會替孩子安排未來,即使想安排,在方式上,都比較註意,而是註重孩子的自由發展,努力把孩子培養成為能夠適應各種環境,具備獨立生存能力的社會人。說白了,美國父母不是孩子的靠山,而是他們的精神支柱。
而在這種教育理念下成長的孩子,對父母也是很體恤的。盡管小時候,父母對孩子很“殘忍”,在寒冷的冬天,當中國的同齡孩子還在熱被窩裏熟睡時,西方孩子早已起來挨家挨戶去送報了,但是這些孩子長大成人後,他們就會感謝父母對他們的教育和培養。
許多孩子長大成人,在父母年老後,都不會給他們養老錢(其實美國福利好,父母也不需要孩子的錢)。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們不管父母,不照顧父母。
假期裏,兒子女兒也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父母那裏小住,孫子孫女還經常打電話請教爺爺奶奶怎樣做那道好吃的菜。
還有美國孩子不會跟父母住在壹起,因為父母也不希望跟孩子住在壹起,但父母需要照顧時,在美國有家庭護士,費用有保險公司支付,但孩子們也來幫忙照看
我的朋友蘇珊娜,就非常懂得照顧她的父母。她父親生病,她把父親接來壹起住,便於照顧。還有我的朋友大衛,他父親心臟出了毛病,要依靠壹個人工心臟生活,在等待心臟移植的那段時間裏,他辦了休假,專門在家裏照顧陪伴父親。另外,約翰每周會給媽媽打壹兩次電話,傑夫會把自己的相片發給家裏的每壹個人壹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