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中醫養生 - 王忠誠的人物生平

王忠誠的人物生平

1925年,王忠誠出生在山東煙臺壹個貧寒家庭,在九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父母靠著擺地攤、賣雜貨艱辛度日。家裏的女孩都未能上學,男孩最多上到初中。但在王忠誠的堅決要求下,他靠著自己半工半讀,成為全家唯壹的大學生。目睹過舊社會的腐敗,親歷過日本侵占時期的悲慘,他原本的理想是學工科,希望以此強國,但考慮到經濟狀況,他最終選擇了免學費的醫學院。

1949年,從北平醫學院(今北京大學醫學院)畢業後,24歲的王忠誠成為天津總醫院的壹名外科大夫。“這太好了,終於有薪水了。”老人歡喜地回憶道。大學四年他靠著做家教、送煤球等,勉強撐了過來,冬天裏穿的是好心的同學“借”給他的棉襖。兩年後,作為業務骨幹,他隨抗美援朝醫療隊來到鴨綠江邊,在壹片荒林雪野裏,他們搭起土坯,不分晝夜地搶救誌願軍傷員。

1952年,王忠誠從朝鮮戰場回到天津。碰巧衛生部在天津籌建神經外科培訓班,他毫不猶豫地申請加入,成為新中國第壹批神經外科醫生。當時條件很艱苦,因為沒有現成的課本,也沒有教材,大家只得到沒有主的墳地去挖顱骨以解剖做實驗。挖的時候味道很難聞,挖出來那顱骨裏面都是蛹,要把它洗幹凈,煮,漂白,再把骨頭壹個壹個地穿起來做標本。教科書沒有,只有從前在學校學的解剖書。在圖書館找了壹本英文的解剖學就去讀,從頭讀到尾,背得倒是很熟,費的精力很大,但是不壹定適用。不久,中國第壹個神經外科研究所在北京成立,王忠誠隨之調到北京。王忠誠治學的壹生,充分展示了自控性、自主性、獨立性、沖動性、探索性、靈活性和耐久性的創新人格特征。有人說王忠誠是壹員福將,幹什麽成什麽。實際上,他成功的動力是對人類疾患痛苦的深深體驗。當他選擇讓人望而生畏的神經外科的時候,是因為他目睹了面對腦病戰士當時中國醫學的無可奈何。日本壹位著名神經外科專家不幸患上丘腦膠質瘤但拒絕手術而死去。這種刺激也正是王忠誠問津世界難題——丘腦膠質瘤的原因。

1965年,出版了我國第壹部神經外科專著《腦血管造影術》,推動了我國神經外科的發展。70年代,在國內開展了腦血管病的外科治療,腦血管吻合術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巨大動脈瘤及多發動脈瘤的手術切除、腦血管畸形的綜合治療等方面,都有新建樹。80年代以來,潛心研究腦幹腫瘤這個手術禁區的治療方法,繼而對脊髓內腫瘤進行了研究,成功地施行了手術治療。這兩項治療從病例數量,手術方法及所得結果諸方面,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四項。200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

“做腦神經外科手術,雙手不能有壹點顫動,所以手術時要在椅子上坐穩。”他叮囑著學生們。壹位患有帕金森氏綜合癥的大媽,左手顫得非常厲害,連衣服扣子自己都扣不上。記者看到她把壹杯水倒到另壹個杯子裏時,壹大半的水都灑在了地上。博士後張建國在王教授的指導下,采用埋藏電極的方法給這位大媽成功地實施了手術。這種手術治療的最大優點是不會破壞患者的正常腦組織。張建國對記者說:“王教授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太多了,不僅是技術方面的,還有醫德方面的,尤其是做人的道理。”現任天壇醫院神經外科研究所副所長吳中學博士也是王教授的學生,王教授經常對他說:“拿起手術刀,不停地去掉病人身上的痛苦。千萬不要去割斷與人民的感情。”這句話始終鞭策著吳中學不懈地研究醫術,在治療腦動脈瘤方面他已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王忠誠面對學生驕人的成績,他說:“我可以放心地走下手術臺了。” 晚年的王教授雖不再親自做手術,但科研工作卻從來沒有停過,並且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著書和育人上。從1998年起***出版4部著作,發表論文17篇,在全世界醫療界都產生了很大影響。

1981年, 出席全國首屆腦血管病專題討論會(蘇州)

1985年,他成功切除壹例直徑9厘米的巨大腦部動脈瘤,至今仍是世界上成功切除的直徑最大的腦部動脈瘤。

1989年,率領中國神經外科代表團參加第九屆國際神經外科會議(印度)

1995年11月,他在悉尼召開的國際神經外科大會上作了題為《腦幹腫瘤250例》的學術報告,震驚了世界同行。至今,他已做了600余例腦幹腫瘤手術,數量之多,死亡率之低,始終保持世界第壹。

2001年9月16日,在悉尼召開的“世界神經外科聯合會第12次國際大會”上,王忠誠被授予“最高榮譽獎章”。該獎每四年頒發壹次,用於鼓勵在國際神經外科界做出傑出貢獻的醫生。

2012年9月30日16時08分,天壇醫院名譽院長、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所長王忠誠院士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8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