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藥王指的是
我國民間對藥王的信仰甚為普遍。藥王被道教奉為主要神明,藥王有多位,其中最著名的有春秋時期的扁鵲,漢代的華佗,唐代的孫思邈、韋慈藏、韋善俊等。
1、扁鵲
扁鵲,(公元前407-310年),姬姓,秦氏,名越人,春秋戰國時期名醫,渤海郡鄚人。扁鵲曾居住在中丘(內丘)蓬鵲山(蓬山、鵲山的通稱)九仙洞(又名秦越人洞,唐代於鵠詩《秦越人洞中詠》有記),從師於長桑君,盡傳其醫術禁方,飲以山巔“上池”(石盆)之水,修得高超醫術。
2、華佗
華佗(約145年-208年),字元化,壹名旉,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
華佗與董奉、張仲景並稱為“建安三神醫”。少時曾在外遊學,行醫足跡遍及安徽、河南、山東、江蘇等地,鉆研醫術而不求仕途。
3、孫思邈
孫思邈(541年—682年,存在爭議),京兆華原(今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人,相傳為楚大夫屈原的後人, 唐代醫藥學家、道士,被後人尊稱為“藥王”。
西魏大統七年(541年),孫思邈出生於壹個貧窮農民的家庭 。他從小就聰明過人,長大後開始愛好道家老莊學說,隋開皇元年(581年),見國事多端,孫思邈隱居陜西終南山中,並漸漸獲得了很高的聲名。
5、韋善俊
韋善俊(595——694)唐初道士,民間尊其為“藥王”,鞏縣(今河南鞏縣)人,祖籍京兆(今西安市),因祖父嘗為鞏縣令,遂隸籍鞏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