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雷鋒是誰呀
本報記者:齊欣;通訊員:韓景文、龐文澤 5月7日上午10點30分,中國蔬菜城綜合市場園、張北縣壩上蔬菜產業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鄭靜女士帶來了壹面書寫“拾金不昧,當代雷鋒”的錦旗,準備贈給《津西人》報編輯李春靜。 灣流匯全溪境別墅 花城四期 開啟上品 介入教育事業年賺百萬 達華·依雲莊園
5月2日上午,鄭靜到銀行去辦事,就在她拿著手提包準備下車時,手機突然響了。她壹邊關車門,壹邊打電話,不知不覺將手提包掉在了車外。 當鄭靜準備辦理業務時,她才發現手提包丟了。手提包內裝有10萬元現金,壹張數目可觀的銀行卡,還有壹沓公司業務票據。固有的僥幸心理催使她強打精神向停車場跑去。 當鄭靜離停車的地方還有幾步遠的時候,她突然眼前壹亮,發現停車場邊有壹位男青年、壹位女青年和壹個小孩正站在那裏像在守望著什麽。看到鄭靜壹臉焦急的模樣,那個男青年迎上來問道,“丟東西了嗎?” 鄭靜似乎感到了希望的降臨,立即答道“丟了。” 在詳細核對了有關情況後,旁邊的女青年走上前來將手提包遞給了鄭靜,並請她查驗裏面的東西。 此時,鄭靜的第壹反應就是要好好報答眼前的這家好人。她馬上從手提包裏抽出壹疊百元大鈔遞了過去。沒想到那個男青年立即把錢推了回來,並說“這點小事算不了什麽,如果我想要錢,早把包拿走了”。鄭靜還是堅持要給,但無奈對方三人堅決不受。沒辦法,鄭靜只好收回了錢,說道:“大哥,請告訴我妳的單位和姓名,我們今後保持聯系好嗎?” 開始,男青年仍不想告知,但經不住鄭靜的再三要求,鄭靜終於知道了眼前這位好心大哥是遷西人,在河北津西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的《津西人》報編輯部工作,名叫李春靜,好心的大嫂名叫劉書俠,在遷西縣郵局上班,此次來唐是帶兒子旅遊的。他們途經停車場,發現了鄭靜失落在地上的手提包。看到包裏那麽多的現金,夫妻二人想,丟了這麽多錢,失主不定急成什麽樣子呢。經過商量,家人壹致決定,寧可放棄旅遊,也要在此處等候,將手提包歸還失主。 “那天回家後,我就向我的父母和親人、朋友訴說了這件事,他們都對春靜大哥壹家見利明義的行為敬佩不已。”鄭靜感動地說。
“當代雷鋒”的苦難遭遇
中國建設報 2001-03-27
親朋的誤解,愛情的困惑,家庭的貧困,疾病的折磨,鄰裏的冷嘲熱諷……面對著人生的種種失意,他依然默默地奉獻著,讓我們壹起關註——“壹個人,壹個真正大寫的人”。當我合上采訪本時,壹種強烈的感情震撼著我的靈魂。他像壹位獨行俠,在無私奉獻的苦旅上義無反顧地前行……他,就是湖南省婁底市第壹建築公司臨時工吳付平。無償服務,好心沒好報吳付平1968年出生在壹個貧困的農民家庭。因家境貧困,高中畢業後不得不過早地揮淚告別校園。面對困境,他毫不氣餒,自學了無線電、手表機械等修理。與別人不同的是,每次修理後他都只收取換零件的錢、收費比別人低了許多。可他的家並不富裕啊,父親年老多病,母親積勞成疾,家中還有壹個弱智的姐姐,家裏生活拮據,常常捉襟見肘。漸漸地,旁人看他的眼光有些異樣:莫非此人神經有毛病?特別是老父脾氣本來暴躁,加之貧病交加,更是氣不打壹處來,常常掄起扁擔、木棒對他壹頓亂打。吳付平深深理解父親,但又沒法說服父親。老父為了阻止兒子的“愚蠢”行為,壹怒之下,壹把火燒了吳付平所有有關修理的書籍,工具也賣給了廢品站。1991年的春節剛過,吳付平不得不放棄了修理工作,隨壹班外出搞建築的民工遠離了家鄉,到婁底市壹建公司當了壹名臨時工。也就是從那時起,“付傻子”的綽號便在家鄉傳開了。鐵肩擔道義,該出手時就出手吳付平離開了讓他傷心的家鄉,也曾壹度意誌消沈過,但自古道“好男兒誌在四方”,在他打過工的城市,處處傳頌著他的動人事跡……1997年12月12日,在桂陽縣荷葉煤礦打工的王建國懷揣著自己3個月用血汗換來的3000多元錢,匆匆地往家趕去。當他走到桂陽縣太和鎮肖家水庫的路上時,突然從路邊的草叢中竄出四個歹徒,各人手持壹把雪亮的尖刀,壹齊直逼王建國。正在這危險關頭,路過這裏的吳付平見此情景,馬上怒喝道:“光天化日,誰敢打劫!”說著,他揮舞著扁擔壹陣狂掃,歹徒們手中尖刀被打落在地,嚇得逃跑了。1998年5月1日,在廣東江門市二建公司打工的李安文不慎失掉了為8位夥伴保管的5100元錢。同在該公司打工的吳付平在工地上恰好拾到了。這差不多是辛辛苦苦壹年掙的工資呀!面對巨款,吳付平卻毫不動心,反而為尋找失主忙碌起來。他很快便知道本公司打工仔李安文丟失了巨款,經核實後,分文不少地交給了失主。李安文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情,忙抽出壹張百元的要感謝他,但吳付平死活不肯要,並囑咐李安文要妥善保管,不要把錢放在身上。在物欲橫流的社會裏,壹個人不為金錢所湮滅,保持自純潔高尚的本色,這是多麽難能可貴啊!1999年9月2日,家住湘鄉的謝中華到婁底打工沒找到工作,時值中午,大汗淋漓,當走到漣水河邊時,想把自己身上的汗水擦幹,便在河邊蹲了下來,哪知因肚餓,頭壹暈就栽到河中。這時下班經過這裏的吳付平見此險情,來不及多想,壹下跳進幾米深的河中把謝中華救了上來,又給他買來盒飯。幫人幫到底,吳付平經過幾天奔波,多方打聽,終於幫素不相識的謝中華找到了壹份工作。如果說吳付平助人為樂的事跡是壹首催人奮進的時代之歌,那上面記下的僅僅是其中的幾個音符。“只要人人都獻出壹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是啊,吳付平正是用他自己的行動實踐著這壹真理,然而——誰來理解和支持“當代雷鋒”千金散盡,青春流逝。也因他每次助人總不留名,他家鄉的縣市級評優秀青年、見義勇為、先進個人學雷鋒標兵活動中壹直榜上無名。盡管如此,他仍十幾年如壹日,見危相救,見難相幫。因為常年在外打工,生活艱苦,且多次救助別人,在外打工掙的錢除寄壹部分給家裏外,身上幾無分文。他沒有精力,也沒有閑錢去考慮自己面臨的人生困境。至今他仍孑然壹身,嚴重的胃潰瘍時常困擾著他。更讓人遺憾的是,他的所作所為沒有得到社會的理解和支持。2001年1月,他疾病纏身,有人還說風涼話,也有人說拾的錢送給失主,為什麽不送給我們鄰居。還有人說他救助貧困人員是多管困事。在吳付平所在的偏遠的山村,世俗的目光,使他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我們的“當代雷鋒”渴望全社會的理解和支持。誌平 寄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