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及對策論文
家庭教育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及對策論文
摘要: 中學階段的學生正值青春期,屬於心理逐漸發育成熟的特殊時期。這階段的孩子家庭教育會對其今後的發展乃至壹生產生著深遠的影響。然而在我國當今的教育大環境下,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父母及老師都將焦點放在放在了孩子的成績及升學率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被巨大的學業壓力所覆蓋,絕大多數的老師及家長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
關鍵詞: 中學教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問題
中學時期是孩子心理發展的特殊時期,這個階段的孩子心理變化錯綜復雜,趨近於成熟,但仍缺少經驗,青春期的壹些表現隨之而來,因此這階段的孩子極其容易出現心理問題,或埋下心理疾病的隱患。隨著大學生自殺以及青少年犯罪率的逐年升高,青少年心理問題以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註。中學生心裏問題的存在以及他們心理發展情況已成為社會各界關註的焦點。而家庭是孩子來都世界所接觸的最為基礎的教育環境,對孩子心理健康的影響不容忽視。因此家庭的教育以及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系親密度對孩子的心理健康起著極大的作用。
1家庭教育中出現的問題
1.1父母強烈期盼影響學生的心裏健康:父母過分的重視孩子的學習,容易導致學生出現心理焦慮、情緒不穩定心裏不平衡、對他人表現出敵對情緒、抑郁、學習壓力大、適應不良。由於父母過分的對學生學習狀況以及成績的重視,壹旦孩子沒有達到預期的標準輕則進行說教。重則打罵,從而給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極其容易導致孩子出現焦慮厭學的情況。由於對孩子的學習過分的關註,因此大部分的父母都會將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優秀的孩子進行對比,並在孩子面前對那些成績好相對優秀的孩子大加贊揚,這回對孩子造成極大的挫敗感,很有可能因為這樣的情形導致學生自暴自棄。
1.2父母過度的懲罰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研究表明父母過分的嚴厲、懲罰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極其不良的影響。主要由於父親懲罰孩子的過程中不註重與孩子的溝通,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在接受懲罰之後迫於父親的威嚴,不敢將自己的憤怒及不滿表達出來,將這種怨懟情緒壓抑在內心深處,這樣負面的情緒長時間積累得不到宣泄久而久之便會產生心理問題。而母親的懲罰往往會伴有言語上的說教,孩子同樣不敢宣泄不滿及憤怒因此同樣會產生不良的影響。據統計大部分經常被父母懲罰的孩子成績都不理想,有的甚至厭學、抗拒考試;還有壹些孩子易怒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常與人發生爭吵、缺乏自信、更有甚者會對生活以及未來失去希望等壹些抑郁癥的表現。
1.3父母過度的幹涉保護孩子影響心理健康發展:由於現在的初中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因此在家裏都被是若珍寶。父母以及家庭中其他長輩出於疼愛的心理過分的對孩子進行保護及幹涉,以至於限制了孩子獨立、自主、勇敢精神的發展。壹部分孩子出現懦弱、焦慮、面對失敗與挫折毫無承受能力。家長的過分幹涉保護有時也會給孩子帶來不良的體驗,他會認為父母這樣的行為是在故意與自己作對,並且將他人的好意也視為敵意。於是會產生逆反心理常常做出違背父母意願的事情,表現以及思想偏執,人際關系緊張等等不良後果。
2家庭教育正確的做法
2.1父母加強自身素養提升:父母是孩子的第壹任老老師,家長的言行舉止都將影響到孩子。要想教育出優秀的孩子,首先要讓自己變得優秀。心胸狹隘的父母,很難教育處胸懷寬廣的孩子。如果父母的心胸狹隘,沒有容人之量,對孩子也是指指點點吹毛求疵,久而久之在長期的責備聲中孩子就會產生強烈自我懷疑。有些父母常常抱怨孩子散漫、不喜歡讀書等等。其實父母在抱怨孩子之前首先應想下自己,是否這些毛病都源於自身!因此父母的文化素養是對孩子社會化影響最為重要的因素,父母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理想、情操、道德水準、家庭關系、生活方式等等都取決於父母文化素養。因此家長首先要加強自身的學習、樹立遠大的理想、與人為善、誠實守信、建立高度的責任心、對工作對他人秉持認真負責的態度,從而在生活中感染孩子,更好的實行家庭教育,促進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2.2創設和諧氛圍建立良好溝通的親子關系:家庭中良好親自關系的建立有助於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良好親子關系的建立,有利於父母將他們的健康理念、社會目標傳達給孩子,有助於中學會生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使其樹立良好的公德心及正確的價值走向,促進其良好習慣的培養。人的壹生會面對各種復雜的社會關系,親子關系是人生社會關系的起點,中學生在與父母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系獲得成功愉悅的體驗,將會對其面對其他社會關系建立信心以及積極的影響。良好親子關系建立的前提是要有壹個和諧的家庭氛圍,父母應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正確對待工作生活帶來的壓力,給孩子展現出積極樂觀、自強不息的精神風貌從而促進其健康人格的形成。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也是良好親自關系建立的重要保障。作為家長應該盡量抽出時間多與孩子進行溝通,充分了解孩子的性格、思想動態、以及看問題的態度、觀點,真正的走進其內心世界了解孩子,有針對性的對孩子進行引導。是孩子真正的感受父母的關心、包容、理解、信任、體會家庭的溫暖,把父母當作朋友。這樣自然會喜歡與父母分享心事,父母給予的建議才會很容易的接納。
2.3合理要求適當管理:熱愛尊重孩子但不代表放縱,對於初中階段的孩子來講不過分幹預約束,但也要適當的要求。由於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因此父母的愛及呵護很容易過度。多數的父母都想盡最大努力為孩子鋪平道路,生怕孩子吃壹點點苦。但他們忘了在成長的道路上誰打磨練、痛苦荊棘是他們必須要經歷及承受的。在這樣的思想作用下父母對孩子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無不親力親為,這樣過多的幹涉影響了孩子獨立生活及獨立學習能力的培養。因此父母應多給孩子壹些空間,還給他們自由的權利。圈養在籠子裏的鳥兒永遠學不會飛翔,長在溫室裏的花朵經不起風吹雨打。要想培養孩子擁有健全的人格首先將他置於社會大環境中去接受磨練,培養其面對困難,應對問題的能力,再壹次次的挫折與失敗中成長培養起堅強的意誌力及耐力,從而為未來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3結語
要想培養出身心健康的孩子,只依靠學校教育是不夠的,家庭教育也極其關鍵。父母是孩子的第壹任老師,家庭是孩子接觸社會認識社會的起點。因此在中學時期孩子身心成長的這壹特殊時期家長正重視家庭教育,及時了解子女的心理發展特點,對孩子進行科學的引導,提升自身素質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探知子女的真正需求,建立平等的親子關系從而保證學生心理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王雪梅.初中生心理問題與家庭環境因素影響的研究[J].教育技術報,2012.
[2].初中生親子關系性格特征及相關的調查研究[J].教育科學研究,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