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半夏種植技術及經驗,應該註意哪些呢?
旱半夏的地下球形塊莖為藥用部位,旱半夏分布於全國各地,生於海拔2300米以下的高山丘陵的草坡、荒灘、山谷、溪流,雜草叢生,潮濕。那麽旱半夏種植技術及經驗,應該註意哪些呢?
壹、土壤選擇
旱半夏種植地壹般會選擇在海拔高、土壤疏松、養分豐富、濕潤、水資源豐富、光照差的緩坡、平地和丘陵地帶。旱半夏種植地需要翻幾次,壹般至少翻壹次或者三四次。然後撒上足夠的農家肥,將農家肥翻入土中,攪拌均勻,然後將土塊粉碎整平。
二、種植方法
旱半夏的種植方法包括鱗莖繁殖和珠芽繁殖。鱗莖繁殖壹般在每年的11月和12月左右種植,珠芽繁殖則在每年的夏秋季種植。種植時,按行距20厘米、株距2厘米左右的密度均勻壓排鱗莖和珠粒。最後將種子用土覆蓋,再蓋上壹層稻草或雜草,用水和土浸泡,等待出苗。
三、日常照明
壹般旱半夏怕強光,但不代表他不需要光。種植半夏時,要註意日常的光照管理。壹般來說,春天、秋天和冬天仍然需要陽光。但是夏天光線很強,需要及時搭建遮蔭棚,最好采用半透明的類型,讓陽光能夠散射到棚內,讓旱半夏能夠正常生長。
四、溫度管理
旱半夏需要更高的生長溫度。適合旱半夏生長的溫度在10-15度之間。如果溫度低於10度或高於15度,會影響旱半夏的正常生長,導致旱半夏發育不良。那麽對我們來說,管理好野外的溫度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通常通過澆水來降低溫度,尤其是在夏天和冬天,我們需要更加註意溫度的調節。夏天需要及時做降溫處理,冬天需要及時做保溫措施。
五、肥料和水的需求
旱半夏對養分的需求較大,除了基肥之外,還需要適當追肥。旱半夏出苗後,需要用適量的糞肥或氨肥進行灌溉。其次,後期旱半夏鱗莖生長,需要科學使用鉀肥和磷肥,從而加強鱗莖生長。同時噴施適量葉面肥,避免植株衰老。旱半夏的生長特點是濕潤,種植時要註意田間水分的管理。田裏的土幹了,要及時澆水,但田裏水太多了,還是要及時排水,否則旱半夏會淹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