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心理學優秀論文
傳播心理學作為壹個跨專業學科,正是將傳播和心理的聯系單獨作為壹門學科來研究。下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傳播心理學論文的 範文 ,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傳播心理學論文篇1試談搖滾樂的傳播心理學分析
摘要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搖滾之所以能在青年壹代中迅速傳播開來除了搖滾樂中所要表達和追求的東西符合當時時代的心理脈搏外,還於與青少年特殊心理特征有關。青少年的這些特征都為搖滾樂的傳播留下了心理空間。
關鍵詞 搖滾樂 傳播 青少年心理
搖滾樂發源於美國,以黑人音樂、藍調為基礎。開始流行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搖滾樂以其靈活大膽的表現形式,富有激情的音樂節奏,受到了年輕人的喜愛。如果說50年代的搖滾樂還是把眼光停駐在小汽車、姑娘、愛情、逃學之類反映青春騷動的主題之上,那麽60年代則使搖滾開始具有了相當的思想深度和社會責任意識。……(搖滾樂)不僅僅是壹種娛樂方式,或者壹宣泄青春期過剩精力的 方法 ,而已經成為壹種年輕人思考和表達的途徑。①當這種以“思考和表達”著稱的音樂形式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傳入我國後,不僅出現了象崔健、鄭均等這樣搖滾樂手,還出現了“黑豹”、“超載”等搖滾樂隊。連主流人士也給於了很高的評價,如美學家高爾泰就曾形成了壹個意味深長的判斷:也許崔健和他的搖滾樂是中國惟壹可以啟蒙的 文化 形式。那麽究竟是什麽原因使搖滾有如此巨大的魅力來吸引那些為它癡狂的青少年呢?本文試圖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解讀它在青年壹代中廣泛傳播的原因。
壹、宏觀上,搖滾樂的傳播符合了時代的心理脈搏
1986年5月9日、10日夜,北京工體“讓世界充滿愛”百名歌星演唱會上,崔健挽著壹高壹低的褲腳登上舞臺,吼出了那首標誌著中國搖滾誕生的《壹無所有》。從此,搖滾樂開始在中國落地、發芽。此時,正值中國改革開放的初期,中國人民剛從“”浩劫的政治陰影之中擺脫出來,經歷著壹個文化復興與 反思 的過程。這時引入的搖滾樂也和其他新興的文藝類型壹樣成為解放被壓抑的人性、喚醒人們生活熱情的有力助手。而搖滾樂的反叛精神恰恰切合了當時的青年壹代反思歷史、批判腐朽傳統的心理需要。②可謂是當時中國的氣候為搖滾的進入和傳播提供了土壤,而搖滾自身的“思考和表達”方式符合了當時中國壹代青年人的心理脈搏。
二、微觀上,搖滾樂的傳播符合了青少年特有的心理特征
1.青春期偶像崇拜心理的必然選擇
偶像崇拜也許是青少年發展過程中必然經歷的過渡性行為,它是青少年在自我否定期追求自我肯定和理想自我的壹種特殊形式,它有助於青少年投射自我及自我價值以及重新建構自我。③心理學認為,偶像崇拜是個人對所喜好人物的社會認同和情感依戀,其本質在於對崇拜對象的社會學習和依戀。人們之所以崇拜偶像,是因為人們相信偶像的真實性。④弗洛伊德認為偶像崇拜是青少年發展的標準方向,因為青少年增強的欲望行動不能只指向父母及同輩人,也需指向象偶像這類較遠的人。⑤而搖滾所表達的那種激情和偉大、叛逆和反抗正好表達了青少年的心聲,青年人也在那些搖滾鬥士的身上找到了自己所追隨的自由和叛逆。搖滾滿足了青年的心理需求,搖滾歌手成了青年心理表達的代言人。自然也就成了他們追逐和模仿的榜樣,成為了他們的心理偶像,搖滾樂也就自然而然在青年人中傳播開來。
2.搖滾樂滿足了青少年追求自由、渴望真實的內心表達
青少年在走入壹個由成人構成並掌握話語權的社會以後,他們的言行往往會顯得另類,受到來自家長和社會的管教和制約。這時的青少年就會在內心產生擺脫束縛、追求自由的欲望。按照弗洛伊德及其女兒的觀點:青春期(12―20歲)的發展,個體最重要的任務是要從父母那裏擺脫自己……男女青年***同的壹點是要和父母逐漸疏離,並嘗試去建立自己的生活方式。⑥而“對多數人來說,搖滾樂出現在階級、時代、文化鬥爭的壹個特殊交點上,這個事實已然使它在大眾文化產品中成為壹個重要角色,成為壹種受壓迫者求解放的工具。”⑦從這點上說,青年難怪在表現出憤怒、反抗父母和社會時,選擇壹種宣泄型的搖滾樂。另壹方面,作為剛剛走入社會的青少年,由於長期生活在父母和同齡人的“擬態環境”中,對社會復雜程度的認知還不夠深刻。他們長期養成的眼見為實的習慣,在步入社會那壹刻受到挑戰,對周圍事物的真假辨別能力較弱,當遇到挫折時感覺這個世界是如此的虛幻和難以相信。因此,有壹種渴望簡單、真實的生活環境願望。這些都在搖滾中找到了表達。正如搖滾了二十多年的崔建所說:“搖滾這種音樂形式很寬容,各種情緒都能表達,它需要的是真實的發自內心的創作”。二者心有靈犀,自然也就為搖滾在青少年群體中的傳播找到了默契。
3.搖滾樂滿足了青少年尋找刺激、宣泄積郁的心理需求
多數青少年長期生活在壹種父母的“保護傘”之下,他們的生活很少受到來自社會和外界的刺激。而心理學研究表明,只有少量感覺輸入的單調環境,會使人感到厭煩和痛苦,甚至導致人的活動的嚴重失調。國外心理學界就曾對人的這種需要――追求刺激的需要進行過實驗。他們給大學生以相當可觀的報酬,要他們在缺乏刺激的環境中逗留。具體說,就是要求他們持續躺在帆布床上,除進餐和上廁所外,不做任何事,房間的燈是開著的,但他們被戴著半透明的護目鏡,不能看到東西,室內還有裝置,防止他們去觸摸物體,或聽到任何有規律的聲音。起初,被試者嘗試大睡特睡,但是這種無刺激的環境最終使他們難以忍受,僅兩三天後,他們就決意逃脫這個單調的實驗環境。⑧雖然這個實驗有些極端,但還是反映了人,尤其是處於青春期的少年他們精力旺盛、渴望新鮮和刺激。而單調的學校、家庭環境往往忽視了他們這方面的需要,認為只要給他們吃穿,滿足他們的學習環境就是對他們好了。所以,青年們就會去自己尋找刺激,這時候,以刺耳、尖叫和身體扭曲為特點的搖滾表演方式自然就成為他們得到刺激和宣泄的最好方式。另外,來自學校的學習壓力和父母過高的期待有時也讓他們感到自己的神經無限緊張,感到自己的能力和夢想之間有太多的差距,引起心裏上的不平衡。根據心理學的研究,美好的心理平衡要靠工作、家庭、娛樂三者的和諧統壹。但青年由於年齡的關系,往往還沒有進入社會工作,在家庭中也屬於“聽命”狀態。所以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娛樂活動之中。而在娛樂活動中,由於搖滾是壹種審美觀效應最強的審美方式,加上搖滾又是壹種集體的狂歡,容易誘發郁積心頭、含混莫名的感情沖動,因此便很自然地成為青年們的最為理想的宣泄方式。⑨
4.搖滾樂為行走著的青年尋找到了心靈的歸宿
多數青少年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有壹種擺脫家庭牢籠,獨創壹片天地的理想。他們反抗來自父母的說教,叛逆傳統的社會規範。但是,多數青少年的這種理想只是壹種心理沖動,他們畢竟還缺乏社會 經驗 ,缺乏生活技巧以及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這有就註定了當他們跨出家門的那壹刻,多數會遭遇失敗。當他們的叛逆行為遭到來自成人社會的排斥後,他們的反抗會顯得無力。在這時,他們多數會有另外壹種選擇,那就是出走、逃避,以壹種消極的態度來表達自己的反抗。而搖滾中的“行走者”無疑成了他們的出走路上的知音和陪伴者。比如崔健的《苦行僧》,竇唯的《艷陽天》等,他們有的是堅定而充滿力量的走,有的卻是壹種對現實的逃避。其實,當青少年在外面遭遇挫折,感到無助的時候他們心裏首先想到的是家,是想回到自己溫暖的家裏,享受父母的愛。因此,搖滾作為對孤獨、迷茫的流浪青年的回應,“回家”也就成了壹個逃避的目的地。在歌中,他們盡情抒發著對家、對故鄉的想念。張楚高喊著:“姐姐,我要回家,牽著我的手,我有些困啦”。這時,搖滾樂中所表達出的由叛逆到出走,由出走到挫折,再由挫折到回家,最後為處於青春期行走並試圖逃避的年輕人找到了壹個心靈上的歸宿,於是多數青少年也就帶著搖滾流浪、流浪,他們在撒播搖滾的種子的同時最終也在搖滾中找到了心靈的歸宿。
5.搖滾樂唱出了青少年對愛情和性的心理渴望
青春期少年的壹個典型特征就是對浪漫愛情的向往和性意識的蒙朧。從生理角度上講,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在生理上發育已經基本成熟,開始產生愛與被愛的期待,對兩性之間也開始好奇起來。而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又使他們羞於直接表達和訴說。而搖滾樂,如鄭均的《赤裸裸》在這方面卻表現大膽而直白,滿足了青少年的表達欲和好奇欲。其實,搖滾樂就其整體精神來說,壹開始就是西方浪漫主義的產物。但這種浪漫和激情並非壹般流行歌曲中表現的那麽呢喃和纏綿,而是更為簡潔明快和赤裸裸,像火壹樣的熱情號叫和吶喊,正是這些富有青春期式的激情表達方式吸引了富有激情的青少年的參與。這種心理需求上的滿足,為搖滾在青少年當中的傳播提供基礎。
6.搖滾樂吶喊出了青少年渴望參與社會的心理意識
作為逐漸完成的社會人,青少年除了反叛、逃避以為,其實更多的是想早日融入社會,積極參與社會事務。如1990年崔健為北京亞運會捐款100萬的巡回義演,所到之處無不引起青年的轟動和狂熱。搖滾歌手們並不乏自覺意識,許多搖滾歌手都***同認定政治是搖滾樂的起點。這種強烈的社會意識和政治熱情來自青年人的本性,有其社會心理依據。青年問題專家指出:“青年階段……從政治上看有其特殊重要的意義。在生命周期的這壹階段,青年人努力向成年過渡,不斷增加對政治問題的了解,並逐步形成自己基本的社會和政治觀念,其中有些觀念終身不變。”⑩當這種青年時期的觀念與實際生活進程相結合,便獲得了非常具體的內涵。就象有的學者所說的“搖滾文化中最核心的叛逆精神在此則成為搖滾青年們社會責任感的壹種體現,他們用搖滾的音樂形式對社會的陰暗面進行深刻的揭露與大膽的批判。”當青年們無法通過實際的參與來表達對社會改變時,他們便找到了這個屬於他們自己的搖滾。
搖滾樂是壹種青年人的音樂,它節奏簡單、表現力強,特別是他那強烈的節奏,與青少年精力充沛、好動的特性相吻合;搖滾樂無拘無束的表演形式,與青少年的逆反心理相適應;搖滾樂歌唱的題材,與他們所關心的問題緊密相關。由此看出,搖滾本身已經具有了青年人的特點,而傳播心理學認為:“受傳者的心理系統對傳送來的信息要進行選擇有它的生理原因,那就是,受傳者對傳送來的信息具有先天的選擇機制。”所以,搖滾樂自身的演奏方式和其所要表達的內容正好符合了青年人的在這壹時期的心理選擇機制,自然也就為青年人所接受,在青年人中傳播開來了。
註釋
1 劉小山:《認識搖滾(下篇)》,載《西安音樂學院學報》季刊,2003年第3期。
2 周宗偉:《中國搖滾樂與城市青少年文化》,載《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
3.4 姚計海、申繼亮、張彩雲:《中學生偶像崇拜與學業自我概念、學業成績的關系研究》,《應用心理學》,2003年第1期,第22頁。
5 轉引自嶽曉東:《青少年偶像崇拜與榜樣學習的異同分析》,《青年研究》,1999年第7期,第1頁。
6 李丹主編:《 兒童 發展心理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第432頁。
7 轉引自:陸揚、王毅 編選:《大眾文化研究》,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版,第210頁。
8 參見克雷奇等著:《心理學綱要》(下冊),文化 教育 出版社,1981年版,第380頁。
9 潘知常:《邂逅搖滾:當代文化工業的美學闡釋之壹》,載《益陽師專學報》1994年第3期。
10 姚文放:《從搖滾樂的文化特質看青年文化》,載《社會科學》1999年第2期。
11 周宗偉:《中國搖滾樂與城市青少年文化》,載《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
12 林之達著:《傳播心理學新探》,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51頁。
傳播心理學論文篇2淺談傳播心理學與網絡輿論的形成
2010年4月12日,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公布了“2010年第壹季度地方應對網絡輿情能力排行榜”,對地方黨政機關應對輿情 熱點 事件的得失進行了考評。其中,江蘇常州環保局“批評有獎”是此次的“正面”典型,而貴州安順警察槍擊致死案、山西問題疫苗事件,卻因政府應對嚴重失當、存在重大缺陷,被紅色示警。(4月13日《新京報》)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網絡傳播與社會輿論也出現了高速的融合,產生了有別於傳統輿論的壹種新的輿論形式,即網絡輿論。民眾所反映出的輿情具有壹定的普遍性,它可以在網絡上得到最為顯明的反應,而在現實中也能較為真實、直接、及時的反映民意,所以網絡輿論在這方面是很具代表性的。而人民網此次把應對網絡輿情的能力作為對地方黨政機關能力的考評標準之壹,充分地說明了網絡對當今社會的監督力量已不容小覷。因網民揭露而引發的各種反腐以及執法者犯法的案件得到解決在社會上已時有耳聞,而各種網絡人物的躥紅以及網絡現象在現實生活中的普及延伸,也在不斷地向人們昭示,網絡輿論的時代已經來臨,無論是政府機關還是公民個人,隨時都要做好迎接網絡輿論可能給自己的生活帶來的各種改變。這種改變,從政府講,有關部門可根據發帖人提供的現象進行調查取證,將不法之人繩之以法,但同時也存在著對政府形象造成負面影響的可能性。對個人亦然,好之能幫助受害人伸冤雪恥或借助網絡輿論壹炮而紅,反之也會使其身敗名裂,私生活受到極大影響。
不過,在此文中並不對這種網絡現象本身的問題進行探討,筆者著重於從傳播心理學的角度對網絡輿情的形成過程做壹個梳理。
壹、受眾發布信息時的媒介選擇
受傳者在接受信息時首先要做的是對傳播媒介進行選擇。有壹項關於受傳者對8種媒體選擇的調查統計資料顯示,“受眾對國際互聯網的選擇居於第四位”,“在我國大陸,選擇互聯網的人數正以驚人速度發展,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 報告 》,1997年中國上網用戶才26萬人,可是到2001年12月底已達3370萬人,4年增加129倍多。”
拉斯韋爾在《傳播在社會中的結構與功能》壹文中,將傳播的功能概括為三個方面:環境監視功能、社會協調功能和社會遺產傳承功能。拉斯韋爾認為,自然與社會是不斷變化的,只有及時了解、把握並適應內外環境的變化,人類社會才能保證自己的生存和發展。在這個意義上,傳播對社會起著壹種“望哨”作用,這種作用也就是媒介的環境監視功能,而媒介的預警功能是環境監視功能的壹種。尤其是壹些負面的輿論,如果能夠在其萌芽狀態即迅速預警、果斷處置,就會穩定公眾心理,平息社會謠言,控制由不良信息引起的群體非理性行為,將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所以,迅速、真實、準確地告知或報告信息,應該是當代媒體的首要任務。大眾傳媒是公眾了解信息的重要 渠道 ,只有保證了這個渠道的通暢,才能夠保障公眾的知情權,才能夠在危機發生時,不至於引起公眾的恐慌,有利於社會的穩定,而網絡媒體在這方面所發揮的功能也逐漸凸顯。
網絡特有的“交互”功能也是受眾選擇媒體進行信息發布時它所具有的壹大優勢。傳統的媒體如電視、廣播、報刊雜誌等,在傳播信息時的方式都是單向的,不具有雙向溝通的功能,滿足不了受眾想要迅速得到信息回饋的需求。但是受眾在參與網絡輿論的過程中,就具有很高的主動選擇性,受眾可以根據其興趣喜好獲取信息或者發布信息,受眾的主動性得到了極大的展現,由被動接受轉向主動選擇。媒體要想掌握社會輿論引導的主動權,就要以最廣泛、最權威的方式向公眾公布事實真相,澄清事實,說明真相,讓公眾在真正了解實情、掌握信息的基礎上,消除恐慌,增強信心。在這方面,網絡媒體無疑將自身的優勢發揮到了最大化。在網絡中,信息量大且豐富,形態多樣、傳播迅速及時,受眾的操作完成也簡單易行,在信息內容選擇的自主性、準確性上都有很明顯的優勢。同時,受眾的選擇也不必受廣播電視和報刊媒體在時間上的限制,受眾只需要有壹臺能上網的電腦,就可以隨時隨地選擇適合自己閱讀的信息,並且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評論。所以,受眾不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主動地掌握和影響傳媒傳遞的信息,改變受眾的傳受地位。所以,首先在受眾對媒體的選擇上,互聯網已經具備了壹定的優勢,它對網絡輿論所能夠形成的力量給予了壹個極具發展力的平臺。
二、接收信息時的“自己人心理”
在日常生活中,受眾在接受信息時會有壹種“自己人心理”,即受傳者在接受傳播過程中,總希望在傳播者身上找到與自己的***同點或相似點。***同點或相似點越多,就越容易選擇、接受傳播者所傳播的信息。
在網絡信息的發布中,當屬UGC用戶的內容最能引起受眾的關註,UGC是“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戶原創內容)”的縮寫。UGC的概念最早起源於互聯網領域,即用戶將自己原創的內容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展示或者提供給其他用戶。UGC並不是某壹種具體的業務,而是壹種用戶使用互聯網的新方式,即由原來的以下載為主變成下載和上傳並重。例如:YouTube等網站就是UGC傳播的成功案例,而社區網絡、視頻分享、博客和播客(視頻分享)等等則是UGC傳播的主要應用形式。
在網絡上,受眾可以更多地接收到關於同壹事件的不同側面、不同形式的報道,還能夠做出自己對於事件的獨立評判和思考。最重要的是受眾還可以及時向媒介反饋自己的意見,隨時發表自己對新聞的觀點和看法。另外,網絡媒體的傳播不僅是媒體與受眾之間的互動,還是受眾之間的溝通,這是傳統媒體無法實現的。
在網絡傳播中,發布信息的大多都是壹些普通民眾,他們發帖時的心理狀態以及表達出的事件關註點,包括言論措辭等大都能和普通受眾產生***鳴。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網絡上的發帖行為就很容易引起受眾的關註,再加以事件本身,或是百姓急需解決的能博得網民大量同情心的事件,或是貧富極端中的富端的“為富不仁”抑或高官的以權謀私,這都是大多數的百姓所深惡痛絕卻不敢也沒有渠道可以供其發泄和交流的,而網絡低門檻和匿名的特點正好給他們提供了這個平臺。
三、接收信息時的心理選擇
受傳者在面對眾多媒體進行選擇接收時,他們的心理系統對傳播媒體的選擇情況包括:“當壹種傳播媒體能使受傳者在接受信息時可以自由地控制接受信息的速度、次數、時間、地點,而另壹種傳播媒體則不能使受傳者在接受傳播時可以自由地控制接受信息的速度、次數、時間、地點。那麽,受傳者會選擇前者而舍棄後者。”“當壹種傳播媒體告訴受傳者發生了什麽事,至於這件事是什麽樣子,只能盡力提供盡可能詳盡、具體、生動的描述,讓受傳者根據描述去想像這件事是什麽樣子;而另壹傳播媒體在告訴受傳者發生了什麽事的同時把這件事的樣子原原本本地展現在受傳者面前,不作描述,不需要受傳者去想像這件事是什麽樣子。那麽,受傳者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後壹傳播媒體。”
隨著網民越來越習慣和喜愛自己創作內容,並與他人分享,在互聯網上,UGC已經成為很多網民的生活方式,例如在UGC最為活躍的BBS和博客領域,國內已經有很大的用戶群體,並且仍在迅速增長。
在當今的信息傳播中,無論是互聯網還是移動 網絡,受眾所獲得的信息中越來越多的內容不再來自於傳統媒體,而是直接來自於用戶、論壇、博客、社區、視頻分享和微博等等。尤其是手機功能的不斷強大,再加之微博的飛速 發展和大範圍的普及,用戶可以隨時隨地利用手機制作圖片、視頻,將自己的心情和所見所聞用手機記錄下來,並且隨時隨地就可以將這些內容發布到微博上,或者傳遞給他人,再形成各種轉發和評論,就有可能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關註,甚至在 社會輿論上形成廣泛的影響,這種例子已屢見不鮮。如今,上微博已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壹大渠道。
所以,在網絡傳播中,受眾對身邊的新鮮事的傳播方式和方法,正是符合上述受傳者的 心理系統對傳播媒介的選擇情況的,是受傳者更傾向於選擇的傳播方式。網絡傳播正是能滿足受傳者這種心裏需求的信息發布平臺,
受眾在選擇傳播方式時,會選擇更容易也更便捷的能發布其意見的媒介,而網絡無疑給他們提供了壹個極富發展空間的平臺。首先,它存在壹些操作上的優勢。其壹是其門檻很低,操作並不困難,只要稍有網絡常識的人都可以通過其發布並接收信息。它的第二大優勢就是有個快捷的入口,比如優酷首頁會有壹個搜索框,可以讓用戶很便捷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內容,並找到自己的同類 愛好 者,這是網民願意使用它的壹個很大的動力。其三是它的草根性和匿名性,可以讓更多的民眾參與其中,傳播與接收信息同時進行,用戶擁有了自主生產內容、發布內容的權力,而不僅僅只是個被動的信息受眾。
以上是本文對網絡輿論的形成過程從其傳播心 理學角度所做的分析。但是,在分析網絡輿論盛行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它的弊端。因為每壹個人都可以生成內容,相應的也就會有很多錯誤、片面甚至虛假的內容。所以,這就需要受傳者在接受信息時要擁有壹定的判斷能力,或者相關部門可以相應建立壹些審核機制。但如果真的建立了條條種種的審核機制,那麽網絡輿論傳播還會像今日這樣繼續繁盛嗎?這將又是壹個值得我們探討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林之達.傳播心理學新探[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2]杜駿飛.中國網絡傳播研究[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
[3]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4]周葆華.效果研究:人類傳受觀念與行為的變遷[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5]劉衛東.新聞傳播學概論[M].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9.
[6]張隆棟.大眾傳播學總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
>>>下壹頁更多精彩的“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