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中醫養生 - DCCIK細胞的發展史

DCCIK細胞的發展史

1991年,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中心報告,采用抗CD3單克隆抗體(MabCD3)、白細胞介素2(IL2)、幹擾素等培養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細胞後,細胞總的抗腫瘤活性明顯比既往常用的免疫細胞LAK、CD3AK增加,稱為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

自1992年以來,陸道培領導的研究小組對白血病患者自體CIK的培養及其在體內外的抗白血病作用進行了壹系列研究,發展了大容量自體CIK培養技術,繼之又發展了大容量樹突細胞及DC-CIK培養技術。該研究小組於1995年在世界首次用自體CIK治療了2例化療困難且合並丙肝的白血病患者,其中1例存在AML/ETO白血病融合基因,另1例存在PML/RARa白血病融合基因。治療後白血病基因轉陰,血丙肝病毒基因(HCV-RNA)也轉陰,肝功正常。迄今為止該研究小組用自體CIK或自體DC-CIK***治療了11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其中94例為完全緩解(CR)的患者,在CR患者中,成人(≥14歲)76例,兒童18例,其中16例殘留白血病染色體和/或基因標誌;還治療了6例血液學緩解但有肝脾腫大或髓外浸潤,11例未獲血液學緩解的患者。94例CR者在CIK或DC-CIK治療後,5年無白血病生存概率(DFS)為66%,明顯高於本單位單純化療或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者;14/16例殘留的白血病染色體和/或基因標誌均在CIK或DC-CIK治療後轉陰;在CIK或DC-CIK治療後,3/6例肝脾腫大或髓外白血病者的肝脾或髓外腫塊明顯縮小甚至消失,並無病生存至今。 因DCCIK細胞發揮識別和殺傷腫瘤細胞的功能不受MHC等因素限制,因此有光譜抗腫瘤作用,臨床可應用於多種腫瘤不同階段的治療如:

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胰腺癌、惡性黑色素癌、腎癌、前列腺癌、卵巢癌、結腸癌、直腸癌、原發性腹膜癌、白血病、惡性淋巴瘤(T淋巴瘤除外)、皮膚癌、口腔癌、喉癌、鼻咽癌、舌癌、唇癌、耳部腫瘤、甲狀腺腫瘤、良性乳腺癌等。

◆針對術後患者

術後壹周左右應用CIK細胞療法可有效清除手術殘余的微小病竈,並能清除血液或淋巴循環中遊離的癌細胞,達到預防腫瘤的復發和轉移作用;同時提高患者抗腫瘤免疫功能,降低合並各種感染的發生率。

◆針對放、化療患者

在放、化療期後壹周聯合使用CIK細胞生物療法,降低放化療帶給機體的毒副作用和感染發生率,提高放化療的療效;同時預防腫瘤的復發和轉移。

◆針對放化療無效或對化療藥物產生耐藥性的患者

可以直接應用CIK細胞療法2-6個療程;控制腫瘤快速增長,預防腫瘤復發和轉移;以達到延長壽命和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

◆針對失去手術治療機會或已復發轉移的晚期腫瘤患者

根據患者具體病情,直接應用CIK細胞療法2-6個療程治療,能迅速緩解晚期腫瘤患者的癥狀,延長生存期,同時臨床亦出現了瘤體縮小甚至消失或長期帶瘤生存的患者。

綜上所述,由於CIK細胞除了殺傷清除腫瘤細胞之外,還具有增強機體自身免疫調節和修復體細胞的作用,在治療過程中,大多數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生存質量提高的綜合現象,如惡心嘔吐癥狀消失,食欲改善、周身疼痛減輕,精神和體力恢復明顯、皮膚有光澤,黑斑淡化、頭發生長或白發變黑等現象。 DCCIK細胞生物免疫療法大致分為三部分

(壹) 采血 采血機采血,提取淋巴細胞,大約需要2-3小時

(二) 實驗室增殖培養

(三) 回輸病人 電話通知,患者回院回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