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中醫養生 - 杜鵑為什麽有毒

杜鵑為什麽有毒

杜鵑花

[編輯本段]1.簡介

杜鵑花:花中西施

科名杜鵑花科 Ericaceae

學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

拉丁名Rhododendron simsii & R.spp.

(rhododendrons - subgenus Pentanthera、

rhododendrons - subgenus Titsushi ).

英文名Sims Azalea、Indian Azalea

別名杜鵑花、紅杜鵑、映山紅、艷山紅、艷山花、清明花、格桑花(藏語)、金達萊(朝鮮語)、山躑躅、紅躑躅、山石榴等。

杜鵑是當今世界上最著名的花卉之壹。它是杜鵑花科中壹種小灌木,有常綠性的,也有落葉性的。北半球溫帶各地,都有杜鵑花的分布。在全世界800多個品種中,中國占有600多種,因此杜鵑花被壹些熱心人推舉為中國候選國花之壹。

南亞著名的山國尼泊爾,把杜鵑花定為國花。尼泊爾的國徽中有壹朵盛開的紅杜鵑花。

杜鵑花十分美麗。管狀的花,有深紅、淡紅、玫瑰、紫、白等多種色彩 。當春季杜鵑花開放時 ,滿山鮮艷,像彩霞繞林,被人們譽為“花中西施”。五彩繽紛的杜鵑花,喚起了人們對生活熱烈美好的感情,它也象征著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幸福生活。這就是我國人民熱愛杜鵑的真諦。

杜鵑花的代表種,就是俗稱的“映山紅”。它幾乎遍布長江流域各省以至雲南、臺灣等山地和丘陵上的疏林或灌木叢中。漏鬥狀的花,花瓣有酸味,可當水果吃,但壹次食用不能過多,否則會引起鼻出血。

[編輯本段]2.形態特征

落葉灌木,高約2米;枝條、苞片、花柄及花等均有棕褐色扁平的糙伏毛。葉紙質,卵狀橢圓形,長2—6厘米,寬1—3厘米,頂端尖,基部楔形,兩面均有糙伏毛,背面較密。花2—6朵簇生於枝端;花萼5裂,裂片橢圓狀卵形,長2—4毫米;花冠鮮紅或深紅色,寬漏鬥狀,長4—5厘米, 5裂,上方1—3裂片內面有深紅色斑點;雄蕊7—10,花絲中部以下有微毛,花藥紫色;子房及花柱近基部有糙伏毛,柱頭頭狀。蒴果卵圓形,長約1厘米,有糙伏毛。花期4—5月,果熟期10月。為酸性土指示植物。葉含黃酮類(杜鵑花醇)、三萜成分、烏蘇酸。

[編輯本段]3.分布

生於山坡、丘陵灌叢中;廣布於長江流域各省,東至臺灣、西南達四川、雲南。

世界分布:杜鵑花在全世界約有960余種,亞洲最多約850種,北美洲24種,歐洲9種,澳大利亞1種

中國約占560種,占全世界種類的59%。我國的橫斷山區和喜馬拉雅地區是世界杜鵑花的現代分布中心之壹。

[編輯本段]4.傳說

相傳,古代有壹位蜀國的皇帝杜宇,很愛他的百姓。死後,他的靈魂變為壹只杜鵑鳥。每年春季,杜鵑鳥飛來喚醒老百姓“快快布谷! 快快布谷!”嘴巴啼得流出了血,滴滴鮮血灑在地上,染紅了漫山的杜鵑花。這就是成語“子規啼血”的來歷。

[編輯本段]5.生長環境

杜鵑花喜歡酸性土壤,在鈣質土中生長得不好,甚至不生長。因此土壤學家常常把杜鵑花作為酸性土壤的指示作物。杜鵑花經過人們多年的培育,已有大量的栽培品種出現,花的色彩更多,花的形狀也多種多樣,有單瓣及重瓣的品種。 杜鵑性喜涼爽、濕潤、通風的半陰環境,既怕酷熱又怕嚴寒,生長適溫為12℃至25℃,夏季氣溫超過35℃,則新梢、新葉生長緩慢,處於半休眠狀態。夏季要防曬遮陰,冬季應註意保暖防寒。忌烈日暴曬,適宜在光照強度不大的散射光下生長,光照過強,嫩葉易被灼傷,新葉老葉焦邊,嚴重時會導致植株死亡。冬季,露地栽培杜鵑要采取措施進行防寒,以保其安全越冬。觀賞類的杜鵑中,西鵑抗寒力最弱,氣溫降至0℃以下容易發生凍害。

[編輯本段]6.藥用價值

為杜鵑花科杜鵑花屬植物杜鵑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以根、葉及花入藥。春末采花,夏季采葉,秋冬采根,曬幹備用或鮮用。

性味歸經

根:酸、澀,溫。有毒。

葉、花:甘、酸,平。

功能主治

根:祛風濕,活血去瘀,止血。用於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閉經;外用治外傷出血。

花、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止癢。用於支氣管炎,蕁麻疹;外用治癰腫。

用法用量

根2~3錢;花、葉3~5錢;外用適量,根研粉,葉鮮品搗爛敷患處。

註意

孕婦忌服。

·資料來源:《全國中草藥匯編》

[編輯本段]杜鵑鳥

·杜鵑(Cercococcyx)----捕蟲能手。

鵑形目(Cuculiformes)杜鵑科(Cuculidae)鳥類。常指杜鵑亞科(Cuculinae)和地鵑亞科(Phaenicophaeinae)的約60種樹棲種類。杜鵑科分布於全球的溫帶和熱帶地區,在東半球熱帶種類尤多。杜鵑棲息於植被稠密的地方,膽怯,常聞其聲而不見其形。體長不壹,金鵑(Chrysococcyx屬和Chalcites屬)體長16公分(6.5吋),地鵑可長90公分(36吋)。多數種類為灰褐或褐色,但少數種類有明顯的赤褐色或白色斑,金鵑全身大部分或部分為有光輝的翠綠色。有些熱帶杜鵑的背和翅藍色,有強烈的彩虹光澤。除少數善於遷徙的種類外,杜鵑的翼多較短。尾長(有時極長),凸尾,個別尾羽尖端白色。腿中等長或較長(陸棲類型),腳對趾型,即外趾翻轉,趾尖向後。喙強壯而稍向下彎。

杜鵑最為人熟知的特性是孵卵寄生性。這種特性見於杜鵑亞科的所有種類和地鵑亞科的3個種,即產卵於某些種鳥的巢中,靠養父母孵化和育雛。杜鵑亞科的47種有不同的適應性以增加幼雛的成活率∶如杜鵑的卵形似寄主的卵(擬態),因此減少寄主將它拋棄的機會;杜鵑成鳥會移走寄主的壹個或更多的卵,以免被寄主看出卵數的增加,又減少了寄主幼雛的競爭;杜鵑幼雛會將同巢的寄主的卵和幼雛推出巢外。某些杜鵑的外形和行為類似鷹屬(Accipiter),寄主見之害怕,因此杜鵑能不受幹擾地接近寄主的巢。非寄生性地鵑其在北美洲的代表是廣泛分布的黃嘴美洲鵑(Coccyzus americanus)和黑嘴美洲鵑(C. erythropthalmus)。小美洲鵑(C. minor)在美國限見於佛羅裏達的南部海濱,也見於西印度群島、墨西哥至南美北部。中、南美洲還有12個種非寄生性地鵑,有些種歸屬蜥鵑屬(Saurothera)和松鵑屬(Piaya)。東半球有13種地鵑,分為9個屬。地鵑在低矮植被中用樹枝營巢。雌、雄鳥均參與抱卵育雛。

[編輯本段]1.所屬科目

鳥綱,鵑形目,杜鵑科,杜鵑屬的統稱。

[編輯本段]2.種類

大杜鵑、四聲杜鵑、布谷鳥

[編輯本段]3.特征

身體黑灰色,尾巴有白色斑點,腹部有黑色橫紋。初夏時常晝夜不停地叫。吃毛蟲,是益鳥。多數把卵產在別的鳥巢中。也叫杜宇、布谷或子規。

普通杜鵑身長約16厘米,羽毛大部分或部分呈明亮的鮮綠色。大型的地棲杜鵑身長可達90厘米。多數地棲杜鵑呈土灰色或褐色,也有些身上有紅色或白色的斑紋。有些熱帶杜鵑的背上翅膀上有像彩虹壹樣的藍色。多種杜鵑的翅短。尾巴較長,有的特別長。尾巴羽毛的尖端還點綴著白色。地棲杜鵑的腿比樹棲杜鵑長。腳掌前後有雙趾。喙粗壯結實,有點向下彎曲。

[編輯本段]4. 獨特的繁殖方式

對鳥類的所謂益鳥害鳥的劃分是十分不科學的,人們只看對自己是否有利而這樣劃分的,其實杜鵑很有意思,她們把自己的蛋產在別的鳥類的鳥巢裏,而且壹般會比別的鳥類早出生,只要壹出生他就把其他的鳥蛋推出鳥巢,並發出淒厲的叫聲要吃的。

這樣的行為依照人類的道德標準來看可以說是非常的邪惡!就是說其他的鳥類養了杜鵑這個殺害了他們孩子的兇手。

但杜鵑也是為了讓他們自己的孩子能更好的適應生活,站在母親的角度看,杜鵑這種表現其實是慈母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