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中醫養生 - 有壹個故事,講的是壹位女作家沒有了雙腿,去給壹群小朋友上課,自己在黑板上寫“……”

有壹個故事,講的是壹位女作家沒有了雙腿,去給壹群小朋友上課,自己在黑板上寫“……”

妳是問女作家是誰

還是故事

還是他說的話

我猜八成是張海迪吧

張海迪,1955年秋天在濟南出生。5歲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癱瘓。從那時起,張海迪開始了她獨到的人生。她無法上學,便在在家自學完中學課程。15歲時,海迪跟隨父母,下放(山東)聊城農村,給孩子當起教書先生。她還自學針灸醫術,為鄉親們無償治療。後來,張海迪自學多門外語,還當過無線電修理工。

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沈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恒心與疾病做鬥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卻發憤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並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1983年張海迪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先後翻譯了《海邊診所》等數十萬字的英語小說,編著了《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的追問》、《輪椅上的夢》等書籍。其中《輪椅上的夢》在日本和韓國出版,而《生命的追問》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獲得了全國“五個壹工程”圖書獎。在《生命的追問》之前,這個獎項還從沒頒發給散文作品。最近,壹部長達30萬字的長篇小說《絕頂》,即將問世。從1983年開始,張海迪創作和翻譯的作品超過100萬字。

為了對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她先後自學了十幾種醫學專著,同時向有經驗的醫生請教,學會了針灸等醫術,為群眾無償治療達1萬多人次。

1983年,《中國青年報》發表《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張海迪名噪中華,獲得兩個美譽,壹個是“八十年代新雷鋒”,壹個是"“當代保爾”。

張海迪懷著“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爾為榜樣,勇於把自己的光和熱獻給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億萬青年非常關心的人生觀、價值觀問題。鄧小平親筆題詞:“學習張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產主義新人!”

隨後,使張海迪成為道德力量。

張海迪現為全國政協委員,供職在山東作家協會,從事創作和翻譯。

(二)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

張海迪說:“我像顆流星,要把光留給人間。”她懷著這樣的理想,以非凡的毅力學習和工作,唱出了壹首生命的贊歌。

“活著,就要為人民做事。”張海迪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1970年,她15歲的時候,跟著父母到農村生活。在農村,她處處為別人著想,為人民做事。她發現小學校沒有音樂教師,就主動到學校教唱歌。課余還幫助學生組織自學小組,給學生理發、釘扣子、補衣服。她發現村裏缺醫少藥,就決心學習醫療常識和技術,用零花錢買醫學書、體溫表、聽診器和常用藥物。她先後讀完了《針灸學》、《人體解剖學》、《內科學》、《實用兒科學》等醫學書籍。學針灸時,為了體驗針感,她在自己身上反復練習紮針。短短的幾年,她居然成了當地的壹個年輕的“名醫”。只要有人求醫,她就熱情接待。重病號不能行動,她就坐著輪椅,登門給病人紮針、送藥。有壹位姓耿的老大爺,因患腦血栓後遺癥,6年不能說話,並癱瘓了3年,壹直沒治好。張海迪壹面在精神上鼓勵耿大爺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壹面翻閱大量書籍,精心為耿大爺治療。後來,耿大爺終於能說話了,也能走路了。這時張海迪深深體會到為人民服務的幸福。

張海迪同誌把為社會、為人民做事,當成最大的幸福。她的崇高精神,閃爍著***產主義的光芒。

有人說,人生在世,吃好,穿好,玩好是最幸福的。我覺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勞,發憤圖強,用自己雙手創造財富,為人類的解放事業——***產主義貢獻自己的壹切,這才是最幸福。

張海迪的故事

張海迪,1955年秋天在濟南出生。5歲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癱瘓。從那時起,張海迪開始了她獨到的人生。她無法上學,便在在家自學完中學課程。15歲時,海迪跟隨父母,下放(山東)聊城農村,給孩子當起教書先生。她還自學針灸醫術,為鄉親們無償治療。後來,張海迪自學多門外語,還當過無線電修理工。 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沈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恒心與疾病做鬥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卻發憤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並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1983年張海迪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先後翻譯了《海邊診所》等數十萬字的英語小說,編著了《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的追問》、《輪椅上的夢》等書籍。其中《輪椅上的夢》在日本和韓國出版,而《生命的追問》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獲得了全國“五個壹工程”圖書獎。在《生命的追問》之前,這個獎項還從沒頒發給散文作品。最近,壹部長達30萬字的長篇小說《絕頂》,即將問世。從1983年開始,張海迪創作和翻譯的作品超過100萬字。 為了對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她先後自學了十幾種醫學專著,同時向有經驗的醫生請教,學會了針灸等醫術,為群眾無償治療達1萬多人次。 1983年,《中國青年報》發表《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張海迪名噪中華,獲得兩個美譽,壹個是“八十年代新雷鋒”,壹個是"“當代保爾”。 張海迪懷著“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爾為榜樣,勇於把自己的光和熱獻給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億萬青年非常關心的人生觀、價值觀問題。鄧小平親筆題詞:“學習張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產主義新人!” 隨後,使張海迪成為道德力量。 張海迪現為全國政協委員,供職在山東作家協會,從事創作和翻譯。 [張海迪的故事] [鳳凰衛視主持人魯豫與張海迪的對話——真實美麗張海迪(節選)] 20多年過去了,今年就要47歲的張海迪,在人們心目中的光環似乎漸漸消去。經歷了癌癥的折磨,愛情婚姻的爭議,死亡的挑戰,……依然坦然面對魯豫。她會說些什麽…… 張海迪:最早大家知道我的名字的時候,我才26歲,今年就要47歲了,20多年過去了,時間是真的很快,但是當時那些我有時候回想壹下,我就覺得像做夢壹樣,而且想想還是覺得像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情。 魯豫:妳還記得當時妳被神話的最厲害的那段時間,妳大概每天生活是壹種什麽樣的狀況? 張海迪:每天生活不得安寧,我當時每天收到的信,都是用麻袋來裝的,壹麻袋壹麻袋的送到我的單位,送到我的家裏,那個時候壹點沒有辦法,而且在我家裏,就是成批成批的人,有的多則上百,少則幾十個,或者是幾個人,每天都去,我們壹定要見見海迪,我看她壹眼行嗎? 魯豫:但是從外人看來,比如從我看來,有壹天,張海迪好象就從我的視線消失了,然後就很少聽到她的消息。就感覺慢慢地,妳不知道妳自己主動就淡出我們的視線,還是外界在慢慢遠離妳。到底是壹種雙向選擇,還是純屬妳個人的選擇? 張海迪:大概,我覺得是雙向,因為首先是我覺得是我個人的。我個人我覺得我應該保持壹份清醒的頭腦,特別是我選擇了這個職業,作為作家,是應該在幕後工作的,而不是在前臺。因為我不是壹個演員,我不是去演戲,我不需要登舞臺,因為我的工作應該是大家看不見的,這是我自己的選擇。當大家看不見我的時候,可能正是我在事業的長河裏艱難跋涉的時刻。那麽在這個宣傳媒體上,他們對壹個人物的宣傳,對我來說,應該是比較長久的了。壹直到現在還經常有什麽壹個版壹個版地寫海迪了或者是怎麽樣。但是,當時到了1986年,這個情況會好了壹些。 (解說)1991年,張海迪接受醫生診斷,得知鼻部患有黑色素癌。於是,她經歷了生命中第6次大手術。魯豫:那手術過程很痛苦吧? 張海迪:非常痛苦,應該說是從剝離到縫合這段時間,因為這麽壹點點地方,上海最好的醫生為我治療,已經是作了最大的努力,而且這麽壹點地方縫了四十多針。很小很小的針,雖然那個線很細但對我來說好像是拉壹根麻繩。 但是作為壹個女性,我覺得,我承受了男性都難以承受的那種痛苦。這種痛苦不僅僅是皮肉的,最重要的是精神的。當時作完手術以後我的手也很涼,也有些顫抖,但是我沒有叫壹聲。我出來的時候,我愛人正在外面等著我,他的手我這麽壹摸,比我還涼。後來我就跟他講,我說我有壹種感覺,如果我要是在白色恐怖時期被敵人抓了去,我什麽也不會說,我說妳會說嗎,他說我也不說。我說不,妳會說。那個時候不能笑了,因為臉上太疼了,不能笑了,但是我自己知道我能夠忍受世界上最難以忍耐的痛苦。 魯豫:妳那個時候壹滴眼淚都沒掉過嗎? 張海迪:沒有,從小到現在從來沒有因為病痛而掉過眼淚。我這個人是非常富有感情的,但是從來沒有因為病痛掉過眼淚。總是因為別離,離開了自己親人,離開朋友,然後什麽什麽,眼淚汪汪,就這樣。大家等壹下可以嗎,我是看著表上廁所。 魯豫:我發現海迪身上有壹點超出常人,那就是對時間的敏感。由於她從胸部以下,身體完全沒有知覺,所以必須非常嚴格的遵守時間。每隔兩個小時,必須要使用壹次洗手間,而每壹次她並不需要旁人的提醒,也不需要上鬧鐘,好像身體裏面已經有了壹個自然的生物鐘,到時間就會提醒她。海迪告訴我說,這是她用了40年的時間,養成的壹個習慣。 (解說)手術後,張海迪身體狀況差到了極點,但她依然堅持就讀吉林大學哲學系,攻讀研究生課程。兩年後,獲得學位,成為中國第壹位坐著輪椅的哲學碩士。 魯豫:42年跟疾病壹直這樣相伴,不知道壹種什麽感覺,壹種什麽狀態? 張海迪:有的時候我自己想想,偶爾也有熱淚盈眶的時候,自己為自己感動。因為什麽呢,有的時候,這麽想想,哎呀,特別是有時候我跟我媽媽聊起來。有時候就講說,媽媽妳說,我如果當時病了,我堅持十年,二十年,我都可以堅持,三十年我也可以堅持。真的,如果我能夠堅持四十年的話,我覺得真的是非常非常不容易,因為我要戰勝很多別人根本就看不見的東西。那麽就是得克服很多別人根本想象不到的困惑和障礙。 魯豫:但是妳為什麽沒有放棄呢? 張海迪:沒有放棄是,每天都想想放棄,但是每天又把它拾起來。我覺得又把生命的火焰,就是已經將要熄滅的火焰,小心翼翼地,就像我前幾天跟他們講的,我說我自己每天都想放棄,又像壹團小火焰壹樣把它拾起來。這個小火種我吹壹吹,我又讓它變成我心靈的篝火,越吹越大,越吹越大,讓它繼續燃燒。 魯豫:壹直以來,張海迪被人們視作英雄式的人物,而在我們心目當中總覺得英雄和常人不壹樣,不食人間煙火,沒有七情六欲。但張海迪和每壹個平凡的女性壹樣,從小就對愛情充滿了幻想,充滿了追求。當然她品嘗過愛情的幸福,也遭受過失戀的打擊。不過她說即使翅膀斷了,心也要飛翔。 (解說)1970年,張海迪跟隨父母,來到山東聊城莘縣農村。在那裏,少女時代的張海迪情竇初開,有了初戀。 張海迪:有壹天我喜歡壹個男孩子,那個男孩子非常非常喜歡我,就是在我們那個小小的縣城裏。但是就是經歷了這麽幾年之後,大概,這個是我沒有想到的,有壹天就是他忽然帶著壹個女孩子到我家,壹直到現在我都記著那個女孩子。那是個冬天,她穿著壹件當時很少見的,因為她從外地來,穿著壹件很少見的毛大衣,毛毛領子,是這樣子的我就覺得就像冬妮婭穿的那種,那個衣服壹樣,因為我們那個地方當時很冷的。他進來了以後說,啊,海迪,這是我的表妹。那天還是壹起去看電影,他們推著我去看電影,他就告訴我這是他的表妹。 但是當時我非常敏感的就是看了這個女孩子,她真的也非常漂亮,那麽健康。就是從這天以後,我的感覺就是,我喜歡的那個男孩子,他真的疏離了我。在這個時候我才感覺到什麽呢,我就覺得,真的那個地方太小了,那個我的殘疾太重了。那麽就是說他在做現實的,和想象中的愛情決擇的時候,他必定要偏向社會世俗的壹些方面,我能理解。我願意把這痛苦自己咀嚼掉,我相信到明年的這個時候我就不會痛苦了,果真是這樣。 經歷了非常大的痛苦。後來以至於於我做什麽事情還像以前壹樣。有的時候我的朋友推我去看電影,去露天劇院去看電影。看電影的時候,我這個朋友去了,我真的很想看看他,很想在看他壹眼。但不壹定是面對面的,面對面是不可能的,他不敢對我的眼睛,我更不願意看見他的眼睛,我願意遠遠的默默的看壹看。後來就是我的朋友推著我,就是走過壹個胡同的時候,正好他在胡同緊那頭,我這麽壹看,他跟那個女孩子,就是他的表妹走在壹起,我心裏當時真的像,妳知道嗎,什麽叫針紮。 魯豫:我明白那種感覺。 張海迪:我真的知道是針紮的感覺,我們每個女性,我覺得應該經歷那樣疼痛,愛情真的是,就是像莎士比亞說的,愛情就是讓人嘗遍天下所有的滋味,如果真的壹開始就是甜蜜的話,不經歷這種疼痛的話,壹個女性她就不是完整的。 魯豫:那後來呢,除了感情這種疼痛,感覺其他的滋味嘗過嗎?酸甜苦辣妳應該都嘗過,包括甜美。 張海迪:甜美的確是有過,這裏面還有就是我經歷的。像我有壹個男性的朋友,當時去看我的時候,他給我留下壹句話,讓我就想了,就是想了好幾年,他說,海迪,他說,等我下次再來的時候,妳壹定會覺得真的妳獲得了幸福,就這麽壹句話,當時我們都非常的隱晦。後來幾年之後,他在很遠的地方,也是知識青年,在黃河軍馬場,在那個地方,這件事情我極少跟別人說。過了壹些年,有壹天他給我寄來壹封信,這封存信裏面夾了個照片,這個照片看了以後,我接著就撕了。 魯豫:為什麽? 張海迪:因為(照片上)他跟壹個女性站在壹個臺階上,壹個樓房的臺階上,他站的高壹點,女性站的低壹點。他後面寫的什麽呢,就是說,海迪,我已經結婚了,我的愛人是做什麽什麽的。他非常非常平淡的就說這樣的話,而且還寄給我這樣的照片,我想他很可能期待我的祝福。而他對我來說,就好像壹顆子彈,壹下子,不說是壹顆子彈吧,就像壹把利劍壹下子紮了我壹下,就是那種疼痛就是甚至讓我全身都猛的壹下子抽搐了,讓我就從那個幻夢中壹下子回到了現實,並且壹瞬間會覺得現實是非常的冷酷,是如此冷酷。我壹次壹次的追求,壹次壹次的又失掉了。 (解說)張海迪的丈夫是王佐良,在山東師範大學教外語。兩人的結合是在1982年。他們沒有舉行婚禮,壹切都在都在平靜中度過,如同現在壹樣。 魯豫:記得在90年代初期的時候,報紙上曾經有過壹陣子爭論,張海迪到底應不應該結婚,對於這些爭論張海迪自己是壹笑至之,她說早在1982年,她家喻戶曉之前,就已經結婚了,經歷過將近20年的婚姻生活,我們以外人的角度來看,如果不是那張輪椅,這對夫婦跟中國千百萬平凡的夫婦沒有太大的差別。 魯豫:在見張海迪之前,我心裏壹直有點顧慮,我怕她不願意談到自己的情感經歷和家庭生活,但海迪非常的坦率,在做這個訪問的時候,海迪的先生和妹妹都在家裏,海迪也完全不避諱我們,不時指揮自己的老公幫自己墊壹下墊子,或者倒壹杯咖啡,我能夠感覺到海迪是這個家庭的中心,倒不是因為全家人由於她的病情,而要圍著她轉,而是海迪身上就有這樣壹種力量,把周圍的人凝聚在壹起。 (解說)張海迪夫婦沒有孩子。10年前,他們收養這只小狗,取名“板凳”。夫妻倆對它疼愛倍至,讓人覺得它就是他們的孩子。 魯豫:關於張海迪,我聽到過這樣兩種聲音,有的人說,像她這樣壹個聰明的有才氣的女子,卻要承受身體上這麽大的痛苦,老天實在是太不公平了。但也有人說,張海迪什麽都有了,有名氣,有地位,出了那麽多書,還要求什麽呢。但海迪跟我說,她願意放棄所有這壹切,只希望能有壹個健康的,正常的身體。我想這壹點普通人是很難理解的。 海迪在壹起我們談到了死亡,我問她如果自己來撰寫自己的墓誌銘,她會寫些什麽?海迪說,她會這麽寫,這裏躺著壹個不屈的海迪,壹個美麗的海迪。

海倫·凱勒的故事

海倫·凱勒(1880-1968)美國著名的聾盲女作家、教育家。她出生後十九從此雙目失明,並有聾啞之疾,但以驚人毅力學完小學到大學全部課程。她通曉英、法、德、拉丁、希臘等5種語言,出版了《樂觀》、《走向光明》、《我的生活》等14部著作。有的被譯成50余種文字,風靡5大洲。1965年,當她85歲高齡時被選為“世界十大女性”之壹。

海倫·凱勒於壹八八○年出生,壹九六八年逝世,活了八十八歲,經歷了兩個世紀。她出生後十九個月便患了壹場猩紅熱,重病奪去了她的聽力和視力,變成又聾又瞎,同時嘴巴也發不出聲了。看來這麽壹個五官三廢的壹歲半的幼兒壹輩子也沒有什麽希望了。可是世界上也真有奇跡,後來由於她的頑強不屈,刻苦奮鬥和她的老師安妮·蘇利文小姐教導有方,當然還由於她有出眾的天賦,因此她從七歲開始受教育,經過了幾年的努力,終於學會了讀書和說話。她學懂的文字有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之多,而且知識淵博。她從二十四歲大學畢業後到她逝世這六十多年的期間,她的主要職務是寫作和講演,她跑遍美國各地,周遊世界各國,全心全意為聾盲人的教育和福利事業貢獻壹生,曾受到許多國家的政府、人民和高等院校的贊揚和嘉獎。壹九五九年聯合國發起“海倫·凱勒”世界運動。

壹九○四年,也就是海倫二十四歲的那年,她以優等成績通過了大學畢業考試。

海倫大學畢業之後,投身於為聾盲人服務的事業,她跑遍全國為聾盲人學校的籌建募集基金。同時她筆不停揮地從事寫作。還在大學時代她就寫作了著名的《我的生活故事》。以後她陸續寫出了《我生活的世界》、《石墻之歌》、《走出黑暗》、《我的老師安妮·蘇利文·麥西》、《樂觀》、《海倫·凱勒在蘇格蘭》、《海倫·凱勒:她的社會主義年代》等十四部著作。書中提到的《倘若我能看見三天》是海倫給《大西洋月刊》寫的壹篇散文。

海倫的壹生經歷豐富,除了見於她本人的著作之外,別人研究她的著作數以百計。 美國曾出版過著名的傳記作家約瑟夫·拉希的壹部八百多頁的巨著《海倫和老師》,材料最豐富,圖片也很多。拉希把老師與學生寫在壹本書裏是很有道理的。安妮當海倫的老師達五十年之久,和海倫結成不解之緣,贏得了“海倫的另壹半”的美名。馬克·吐溫稱贊這師徒二人“組成了壹個完美無缺的整體”。海倫自己也說:“要是沒有老師,我不知道我能做什麽。”

江陰呂氏姐妹的故事

呂氏姐妹簡介:呂氏姐妹,姐姐呂娟、妹妹呂營。同患《進行性肌肉萎縮》癥。此病的發病率只有五萬分之零點三。此病的癥狀是肌肉萎縮、全身無力、棉軟如嬰兒。生活完全需要別人照顧。

盡管如此,她們倆卻從不抱怨命運、不向病魔低頭。她們積極樂觀地生活。盡管從沒進過學校的大門,卻自學完了中小學的課程,還自修了大專課程等。

每天,她們只能固定地坐在特制的椅子上,在特制的桌子上學習,壹坐就是十幾小時。因為沒有別人幫助,她們自己就不能躺下,每天冬天腳腫得連鞋子都穿不進去。即使這樣,她們也從沒放棄對生活的追求。她們閱讀了大量的中外名著,寫了幾萬字的讀書筆記。她們的文字也經常在各級報刊雜誌上發表。她們樂觀、進取,熱愛生活的態度感染了壹批年輕人。經常有人給她們寫信、打電話或上門談心。她們談理想、談未來。他們從她們這裏吸取生活的信心和力量。受此啟發,她們決定開辦熱心電話,用自己的知識及坎坷的人生來啟迪、幫助那些人生迷惘的青年人。

96年7月,她們開辦了江陰市首家私人熱線電話、《姐妹愛心熱線》電話。這條熱線受到了青年朋友的歡迎。短短幾個月就有杭州、常州、張家港、如臯、鎮江等八九個城市的熱線電話壹千多個。他們涉及的問題有:工作、就業、學習、戀愛、家庭等方方面面。許多人在她們的開導、鼓勵、幫助下,擺脫了心理壓力,調整了自己的心態、找回了自信,重新愉快地生活和學習了。當有人問她們為什麽要這麽做時,她們的回答是能夠幫助別人,讓別人快樂、幸福,才是自己最大的幸福,才能體現出自己的人生價值。現在,她們已接到全國各地的熱線電話4000多個。98年,她們還成立了《姐妹愛心服務社》。許多有愛心的朋友常跟她們在壹起探討如何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現在,她們已幫助八九個貧困學生與有愛心的人士結了對子。她們自己也資助了失學兒童重返校園。現在,她們被十幾所學校聘為校外輔導員,被江陰市團市委評為“十大傑出青年”、“優秀青年”、“新長征突擊手”等。

現在,她們又有了自己的愛心網站www.lovejiemei.com,希望這裏會成為壹個溫馨的家園,為每壹個喜歡它的朋友送去人生的壹點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