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眼癥怎麽治療需要戴眼鏡嗎
翼狀胬肉英文名pterygium來源於古希臘語,最早是古希臘的醫生觀察到眼部會出現膜狀增生物,像蟬翼似的翅膀。輕度翼狀胬肉可能只影響患者的外觀,嚴重翼狀胬肉會引起不規則散光,甚至導致視功能障礙。翼狀胬肉主要發生在沿海地區、高海拔地區,與陽光和紫外線過度的照射有較強的關聯性。翼狀胬肉的發病機制主要與幹細胞功能、上皮細胞雕亡、免疫性損傷、基質金屬蛋白酶功能亢進以及氧化應激損傷相關。
追求翼狀胬肉的理想手術治療
翼狀胬肉主要治療手段為手術幹預。手術方法各不相同,有單純切除法、頭部轉移法,現代有帶蒂結膜瓣移植術,羊膜移植、角膜緣幹細胞移植、板層角膜移植等。復發率各有不同。隨著大家對疾病的認識以及在手術技巧和療效上面不斷的進步,翼狀胬肉不再是單純的切除,而是要求術後創面得到有效修復和愈合,降低胬肉復發。
翼狀胬肉術後疼痛
術後疼痛主要的有兩個原因,壹是炎癥反應,包括炎癥因子的釋放,特別是前列腺素類的炎性因子。二是在手術的刺激下中樞系統對信號的調節和接收能力上調。因此,疼痛的主要來源是來自於炎癥,並且前列腺素是壹個最主要的炎癥因子。個人認為翼狀胬肉應該早期手術。創傷小,反應輕,恢復快,復發率也就越低,患者的損傷小。從早期變性的瞼裂斑到初發期的翼狀胬肉都可以。
我們正常人的角膜上皮受傷以後,壹部分角膜上皮缺損,壹般24小時左右就會修復。為什麽呢?
因為缺損的那壹部分會通過周邊角膜上皮的移行來修復,角膜上皮來源於角膜緣幹細胞,角膜緣不斷分裂產生角膜上皮細胞,通過移行來修復雕亡的角膜上皮。
為什麽有些角膜上皮損傷,經久不愈呢?
是角膜上皮功能障礙所致。角膜上皮粘附功能、包括各種連接(緊密連接、縫隙連接、橋粒連接、半橋粒連接)都受到破壞。
翼狀胬肉有哪些癥狀?
早期多無自覺癥狀或僅有幹澀、磨等自覺癥狀,在胬肉頭部侵入角膜緣內時,刺激癥狀就會比較明顯,有的時候感覺模糊、視力下降由於牽拉而產生散光的原因。
瞼裂斑是?
是瞼裂部接近角膜緣處的球結膜出現三角形隆起的斑塊,底朝向角膜,偶爾伴有局部炎癥。
與假性翼狀胬肉的鑒別:角膜受到酸、堿、熱或化學燒傷後引起球結膜與角膜上皮粘連所致。它發生在角膜邊緣的任何壹個部位,它的大小與燒傷程度有關,嚴重的伴有角膜白斑。穩定後不再進展。輕的臨床上可見壹索條或三角形結膜皺襞固定在角膜混濁部位,和翼狀胬肉相似。但它與角膜貼附比較緊密,而翼狀胬肉與角膜貼附只在角膜上皮,與基質層接觸疏松,在手術中把翼狀胬肉頭部剪開後,附著在角膜的病變組織用顯微鑷子輕輕壹撕就會撕下來。
翼狀胬肉術後並發癥:胬肉復發,角膜創面的持續不愈合、流體動力學障礙引起角膜幹斑、肉芽腫的形成,使用抗代謝藥物後幹擾愈合過程從而導致角膜或鞏膜潰瘍持續存在甚至感染等。
手術技巧之壹:翼狀胬肉只切除頭部的壹小部分,其余的屬於正常結膜,只要把它退回到原位就可以,然後再根據缺損的部位取相應的壹塊角膜緣幹細胞組織就可以。角膜緣幹細胞從顳下方取,上面要給白內障和青光眼手術留地。壹般縫合四針,間斷縫合。
手術技巧二:手術縫線用10-0縫線,壹般7—10天拆線,恢復很快。可吸收縫線,則恢復較慢,刺激癥狀較重,且時間長。
手術技巧三:手術開始的時候,先用副腎+生理鹽水(1比1)稀釋了以後放在翼狀胬肉頭部濕敷,以減少出血。個體反應不壹樣,也有的瞳孔大,有的幾乎沒有反應。術前檢查時發現淺前房、角膜小有青光眼傾向的病人壹般就不用了副腎了。
術後用藥?手術後可佩戴角膜繃帶鏡,第二天開始點激素眼藥水,據觀察,雙側長的,復發率很高。作者簡介
韓育紅,男,河北省邢臺市眼科醫院角膜病科副主任醫師。工作20余年,擅長眼表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開展的手術有:白內障、青光眼、淚囊炎及淚道手術、各種眼外傷、穿透性角膜移植術、板層角膜移植術、角膜移植聯合白內障手術、角膜移植聯合人工晶體懸吊術、角膜移植聯合玻璃體切割手術、角膜移植聯合層間染色術、深板層角膜移植術、眼前節重建術、後鞏膜加固術治療近視眼。對於翼狀胬肉微創手術有獨特的見解。《分期手術治療真菌性角膜炎的臨床研究》獲得河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不同光源激發的眼底熒光與原色熒光血管造影在眼底病診斷中應用》獲得河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