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中醫養生 - 面肌痙攣怎樣治療?

面肌痙攣怎樣治療?

(1)藥物治療。傳統的藥物治療多采用抗癲癇藥物如苯妥英鈉、卡馬西平和地西泮等,其他藥物,如卡巴酚酊、非爾氨酯等,據報道對某些面肌痙攣(HFS)有特效,但尚不足以推廣應用。

(2)封閉治療。以往藥物治療HFS效果不佳時,臨床可采用酒精進行局部封閉,但往往導致面癱,且易復發。

近幾年,肉毒桿菌毒素A(BTA)被廣泛應用於HFS的封閉治療。

與酒精封閉相比,完全性面癱發生的比例小,作用持久。90%以上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好轉,藥效可維持3~4個月。其副作用為眼球發幹、上瞼下垂及輕度面癱等。其毒性具有劑量依賴性,可產生稱為“燃點現象”的精神過敏。另外,對於自主神經系統也有影響。

可導致心慌、心悸和血壓升高等。當與其他損害神經肌肉接頭的藥物合用時,毒性作用增大,治療HFS時推薦使用小劑量(12.5U)、多次(每年3~4次)、間歇性應用BTA。

(3)手術治療。自1944年Campbell和Kendy開始利用手術治療基底動脈瘤壓迫導致的HFS以來,經Carden、Maroon等對手術的進壹步完善,Jannetta於1976年正式提出了微血管減壓(MVD)的概念。MVD已成為治療HFS的首選方法。其術式為:枕下開顱,暴露面神經,於面神經出腦幹區找到壓迫血管,在其間隔以明膠海綿,肌片或Teflon片,達到減壓的目的。這壹術式曾被認為是能夠治愈HFS的唯壹不留後遺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