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是怎樣煉成的
《白夜追兇》是當之無愧的現象級網劇,總播放量已接近35億次,豆瓣評分達到9 . 1分。日前, 《白夜追兇》主創在北大光華管理學院與師生探討了爆款網劇煉成記,資本與藝術的關系,以及如何開創新商業模式培育文化“獨角獸”產品等相關問題。
作為涉案劇, 《白夜追兇》題材有些敏感,無法用大IP的方式來做。“我們在以美劇的規格和層次來要求自己的制作,希望能做到壹些嘗試和突破,引領國劇制作、敘事能力進步,大家以後不再只想看美劇、韓劇,而是看中國劇。 ” 《白夜追兇》總制片人袁玉梅說。
袁玉梅曾任《萬萬沒想到》的制片人,與《白夜追兇》壹樣都是爆款,但卻類型題材迥異,在袁玉梅看來,所有的爆款都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首先是劇本非常好,同時要有靠譜的團隊。“ 《白夜追兇》跟壹般的罪案劇不壹樣,是走心的劇” ,袁玉梅說。正因為走心,潘粵明演技炸裂就成為網絡傳播中的第壹個炸點。“以至於現在大家看到他,還總是覺得他臉上還少道疤。 ”袁玉梅說道。由此可見,潘粵明塑造的角色如此深入人心。 《白夜追兇》在類型化上向前走了壹步,對行業起到了引領作用。但是,“爆款很難遇。當時生怕潘粵明不演,因為在業內,大家的首選都是電影、其次是電視劇,最後才是網絡劇,網絡劇是‘第三世界的’ , 《白夜追兇》的壹名主要演員恰恰在簽合同之前被壹個電視劇搶走了。 ”袁玉梅說,後來,她從《跨界歌王》上看到潘粵明的演出,聯系到潘粵明,請他演出。
雖然潘粵明的演技因為《白夜追兇》再次受到關註,但是他認為網劇和電視劇對於演員來說,並無太大差別。“作為演員,肯定是希望遇到好劇本,遇到了好劇本肯定就想演。現在大家觀看時間比較碎片化,電視劇其實也是在碎片化的時間中被觀看。除了話劇是需要占用觀眾整段時間的,電視劇和網劇差別不大。 ”潘粵明說。
《白夜追兇》導演王偉稱自己為網生代導演,“ 《白夜追兇》播出之後,很多傳統媒體的制片人來找我,其中也有壹線衛視的。現在的主流觀眾是改革開放之後出生的這批觀眾,他們其實跟現在電視上播出的電視劇是不匹配。我們是看香港劇和韓劇、美劇、英劇、日劇長大的,觀影習慣刁鉆了,超前了。通過跟傳統的制片人、編劇接觸,我發現我們是有代溝的。二十年前跳迪斯科的那撥人跟現在跳廣場舞的是壹群人,人沒變,但是時代變了。演員的表演方式、導演形式、敘事都不壹樣了。但是,網劇並不意味著質量低下和粗制濫造,尤其是網劇和電視劇開始融合,從制作層次到投資規模二者越來越近,像播出平臺對劇的統稱就叫劇集,不會分開叫電視劇、網劇。 ”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趙龍凱認為,文化產品的爆款、“獨角獸”非常具有偶然性。文化產品只能在事後才知道是爆款,尤其是個案是不可復制的。但是資本是可以培育商業模式的。“電視劇需要廣告商贊助,需要快速抓住人眼球。但是像《白夜追兇》的播出平臺優酷的方式是充會員。恰恰是這種方式,使得有可能創造出好作品的人能夠靜下心來創造出好作品,或者說符合高凈值觀眾定位的作品。人才是稀缺資源,商業模式為的是能夠給人才機會。從電視劇依靠廣告費到網絡平臺充會員的商業模式的轉變,實際上類似於美國從有線電視到HBO這種付費電視的轉變。但是像優酷這樣的平臺所存在的問題是怎樣大量生產符合會員需求的產品。像有的會員花了錢可能只為了看《白夜追兇》 ,其他的產品是不符合他的需求。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改變整個商業結構,更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為健康的資本市場提供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