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熱的診斷
從受感染體液或組織標本的培養,或在痰液,胸腔液,腦脊液,引流竇道的病變滲出物直接檢查,或在用銀或PAS染色的組織活檢標本中,檢出粗球孢子菌的小球體便可確診.完整小球體的直徑常為20~80μm,厚壁,充滿小的內孢子(直徑2~4μm).從破裂的小球體釋放並進入組織的內孢子可被誤認為是無芽酵母菌.
補體結合試驗檢測抗球孢子菌IgG抗體仍是最有用的試驗.血清滴度≥1:4表明存在現感染或新近的感染,更高滴度(≥1:32)表示極有可能已發生肺外感染.然而,免疫抑制病人卻可能出現低滴度.成功的治療滴度應當下降.腦脊液中出現補體結合的抗體可確診球孢子菌腦膜炎,這是很重要的,因為僅極少數病例可呈培養陽性.
其他抗體試驗,包括更新,更敏感和特異的免疫學試驗均不能判斷預後,用處不大.免疫功能正常者通常在感染後10~21天內可出現對球孢子菌素或小球體素引起的皮膚遲發性變態反應,但進行性疾病則特征性地缺乏該反應.由於該試驗在地方性流行區多數人呈陽性反應,所以,主要用於流行病學研究而不是用於診斷.
預後和治療
未經藥物治療的彌散性球孢子菌病常是致命的,如患有腦膜炎則預後尤其如此.在確診後的1個月中,HIV感染病人的死亡率超過70%.還不能確定治療能否改變這壹狀況.
低危病人的原發性球孢子菌病不必進行治療.高補體結合滴度表示已發生播散,則需要治療.輕,中度非腦膜肺外受累,應當用氟康唑≥400mg/d或伊曲康唑400mg/d治療.嚴重病例最好用兩性黴素B靜脈註射,根據感染程度連續用藥,直至總用藥量達到1~3g.與伴有組織胞漿菌病壹樣,艾滋病伴有球孢子菌病時要采取維持療法以防止復發;200mg/d唑類藥常是足夠的,不能耐受唑類藥的病人可用兩性黴素B每周靜脈註射.
如用兩性黴素B治療球孢子菌腦膜炎,需經皮下通道裝置從腦池鞘膜下註射或腦室鞘內註射.然而,氟康唑已替代兩性黴素B用於治療大多數的球孢子菌腦膜炎,>400mg/d可能更有效,曾實驗性試用過800~1200mg/d,但最佳的治療方案仍未確定.腦膜球孢子菌病需長達多月乃至終生的治療.球孢子菌骨髓炎可用外科手術切除受累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