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社區衛生改革“三變”:築起就醫“金字塔”
○到基層就診患者比重從2006年的5%提高到目前的42%,數量是2006年的10倍
早晨7點30分,北京德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三樓已經坐滿了候診的患者。“您排第15號,請坐在外邊等吧。”分診護士曹麗的話,讓家住德勝門小市口胡同的李慶有點意外。李慶感嘆道:“以前社區醫院空蕩蕩的,現在怎麽看病都排隊了?”
自2006年以來,北京市通過改革社區衛生體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藥品零差率銷售,建設全科醫生隊伍,提高了社區衛生服務能力,有效減輕了大醫院的門診壓力。
據統計,2010年北京市基層診療量達到6000萬人次,是三級醫院本地居民門診量的2.4倍,是2006年基層社區服務人數的10倍。到基層就診患者比重從2006年的5%提高到目前的42%.昔日“大醫院人滿為患、小社區門可羅雀”的“倒金字塔”正在向“金字塔”結構轉變。
北京市副市長丁向陽指出,國內外的經驗表明,醫療服務需求是個“金字塔”型,80%以上的小病、慢病都能夠在基層社區醫療機構解決。因此,強化基層社區醫療服務能力,把醫療服務重心由大醫院向基層社區轉移,建立公立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分工協作機制,是緩解“看病貴、看病難”的有效途徑。
服務模式之變——
家庭醫生:上門提供“點對點”健康服務
那坤是方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全科醫生。過去,他雖然對很多社區居民都熟悉,但具體到哪個人有什麽病,他就不太清楚了。自從67歲的陳愛莉和他簽訂了“家庭醫生服務協議”後,他對老人就變成了“點對點”管理,定期上門隨訪,跟蹤病情變化,提供健康評估,實行精細化管理。陳愛莉說:“我身上哪個零件有毛病,那坤醫生了如指掌,比我自己都清楚。”
在北京東城區,每名家庭醫生都配備了“全科筆記本電腦”,為居民建立了家庭健康檔案、個人生活方式檔案和電子病歷,實現了對社區居民健康指導、診療、康復等全過程服務。社區衛生服務工作量以每年20%的速度遞增,家庭醫生上門服務的比例由改革前的不足4%提高到了20%以上,四種慢病的管理率由改革前的不足30%提高到了現在的80%以上。
每個社區家庭醫生團隊,都由全科醫生、社區護士、預防保健人員3人組成。在服務方式上,家庭醫生團隊改變了過去“坐等病人”的做法,通過簽訂健康管理協議,實現了契約式健康管理,建立了相對穩定的自願服務關系,為居民提供主動、連續的健康服務,家庭醫生團隊和社區居民“亦醫亦友”。據悉,到2012年底,每壹個在北京生活的家庭,都可自願選擇、簽約並免費擁有壹支24小時待命的社區家庭醫生團隊。
北京市衛生局局長方來英表示,家庭醫生式服務堅持自願簽約、自由選擇、規範服務的原則,按照1∶600的比例,由服務團隊與服務家庭簽訂服務協議,簽約的對象重點是老年人、婦女、兒童和慢性病患者。目前,北京市三個試點區縣中,已有近40萬居民簽約擁有了24小時服務的家庭醫生。
醫學模式之變——
家庭保健員:引導家庭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吃水餃,先吃8個,兩小時後再吃4個,總量不超過12個。堅持少量多餐,每天吃6頓飯。”西城區的李學蘭年近七旬,說起糖尿病人的飲食來滔滔不絕。過去,她愛吃大油大肉,口味也重。如今,每次做飯,她都少不了兩樣工具,那就是市政府免費發放的小鹽勺和小油杯。
2008年初,經過嚴格的培訓和考核,李學蘭成為北京首批1萬名家庭保健員中的壹員,逐步掌握了糖尿病患者的飲食運動規律。吃壹個饅頭,走多少路,才能達到能量平衡,她都算得清清楚楚。李學蘭說,現在是壹家人的健康都被她嚴“管”起來,血糖、血壓、血脂、體重等指標全部正常。
“家庭保健員計劃”是指從家庭中推選出1名成員,經過自學或培訓,掌握實用的慢性病防治知識與技能,包括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腦卒中等。然後對家人進行健康教育和指導,引導整個家庭逐步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為慢病家庭免費培養家庭保健員,相當於為慢病患者配備了壹位24小時陪伴在身邊的“醫生”。
據統計,北京市已為慢性病家庭免費培養10萬名家庭保健員。到2015年底,全市慢性病家庭保健員將達到20萬名,以協助專業人員在家庭和社區承擔起慢病防治職責,在社區初步形成慢病綜合管理模式。
在西城區展覽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擺放有許多健康監測設備,如心血管檢測儀、骨密度、血糖檢測儀、中醫五臟相音辨識檢測系統等。中心主任常淑玲告訴記者,居民健康檢測系統的建立,提升了社區慢病管理的能力,培養了居民健康自我管理的意識,可以讓居民“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
北京市副市長丁向陽認為,隨著疾病譜的變化,心腦血管病、老年病、傳染病等五大病種成為影響健康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須把“預防為主”作為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首選策略,將衛生工作重心由重後端治療向重前端預防轉移。
診療模式之變——
雙向轉診:醫院與社區從競爭到合作
最近,家住北京海運倉社區的劉錫福老人感到頭暈、手麻,老人的兒子給社區衛生站醫生馬佳打電話。根據病人既往病史,考慮病情較重,馬佳立即和對口支援的東直門中醫院聯系,病人通過雙向轉診綠色通道,立即轉到東直門醫院,通過檢查,明確為“腔隙性腦梗塞”。由於診治及時,病人未發生後遺癥,老人的生活質量也未受影響。
劉錫福老人感慨地說,如果不是社區和醫院之間建立了“綠色通道”,他的命都沒了。
馬佳醫生說,社區和醫院優勢不同,建立“綠色通道”後,雙方從競爭變成協作,形成壹個有機整體,老百姓看病就醫暢通無阻,省時省力。社區醫生遇到診斷不清和處理不了的疾病,可以隨時請教和預約專家。而病人到了醫院,有專門的護士全程陪同,不需要掛號和等候。如果做了檢查,病人也不需要專程去取,醫院會及時將結果傳回社區。
到今年底,北京市將完成覆蓋全市社區衛生服務管理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的互聯互通的網絡,實現大醫院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有機對接、大專家與社區醫生的有機對接。
“在我們開展的預約轉診中,***有28家大醫院與200多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立了轉診關系,僅宣武醫院壹家去年就接受了近1200人次的社區轉診患者,轉診率高達99.79%.”北京市衛生局醫政處副處長陳靜說。
為了加快社區衛生服務人才隊伍建設,北京市推出“四個壹批”工程,即“進來壹批、出來壹批、回來壹批、下來壹批”。“進來壹批”是指采取簽訂合同、解決戶口的方式,面向全國醫療衛生機構和普通高等醫學院校,引進適合北京社區衛生服務工作需要的本科以上畢業生及中級以上、年齡45歲以下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出來壹批”是指面向農村地區開展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工作等。“回來壹批”是指探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員延遲退休政策。“下來壹批”是指二、三級醫院衛生技術人員在晉升中級職稱前,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進行對口支援,每人每年不少於30天;臨床科室中級職稱以上醫務人員,每年必須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提供累計不少於15天的服務。